摘要:實際上,不少大人也都在用自己的行爲逼孩子“懂禮貌”。各位父母,你有過逼孩子打招呼、懂禮貌的行爲嗎。

我國作爲禮儀之邦,人們普遍將“禮貌”歸爲好品質的一種。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會經常被老師灌輸“講禮貌,懂禮儀”的思想。不過現在的教育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操心,“懂禮貌”這一項也主要由家人來教導。

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朋友帶着6歲的女兒。喫飯過程中,這位媽媽要求女兒端着飲料繞桌子一圈挨個敬大人。最初小姑娘害羞不願意,然後她就用“小孩子必須有禮貌”的話逼孩子。

可能到後來小姑娘覺得沒面子,只能起身一一跟大人碰杯,過程中朋友還要求女兒碰杯時要說祝福語。還剩最後幾個人的時候,小姑娘舉着杯子實在不知道說什麼了,憋得小臉通紅出門大哭……

看到這裏,想必很多人都會認爲這位媽媽的做法有問題,生意場上的東西交給孩子,她能學到什麼呢?實際上,不少大人也都在用自己的行爲逼孩子“懂禮貌”。

有多少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了?

每到各種親友聚會、家庭聚餐,孩子總會成爲自然而然大家都會討論的話題。爸爸媽媽們更是希望孩子能在這種大場合給自己爭光,懂禮貌就是一種最常見的“爭光”方式。

他們的內心潛臺詞爲:看,我的孩子多有禮貌,我教得多好啊!但是對於那些表現不盡人意的孩子,父母可能當場就會進行一通指責,強迫孩子見人必須打招呼,必須分享,必須謙虛,必須才藝表演……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禮貌”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鮮花不都是在夏天綻放的,每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有的花孤傲,偏偏喜歡在冬天開,有的呢就是喜歡和衆多花花草草湊熱鬧,盛開在夏天,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單是性格上有差異,在很多地方都有着非常個人化的一面,這裏面就包括了與人的相處模式。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可能是性格使然,也有可能是因爲還處於只沉浸於自己小世界的階段,都是合理的。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們對事物的看法會慢慢發生改變。而一味給孩子貼假設性的標籤,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把孩子逼得越來越遠。

禮貌是必須的,但不應該用成人的方式要求孩子

懂禮貌可以給別人帶來愉悅感,的確是一種好的品質。但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千萬不要總站在大人的立場上,採用大人的方式逼問和責罵,因爲禮貌不是逼出來的,而是長期教養的產物。

如果鼓勵之下孩子也不願意主動打招呼,爸爸媽媽可以帶頭做表率,用孩子的口吻去問候他人。儘管孩子表現得好像沒那麼有禮貌,父母也要跟孩子站在一條線上,這樣他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也能給孩子留有去體會和嘗試的空間。

各位父母,你有過逼孩子打招呼、懂禮貌的行爲嗎?你認爲孩子是否有禮貌主要取決於什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