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光武帝劉秀,把武都郡的治所,在東漢建武年間,遷移到了下辯,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境內,隸屬於涼州,管轄了七個城池,分別是下辯、武都道(治所在西和洛峪)、上祿、故道、河池、沮、羌道(西漢時屬於隴西郡)。隴西太守劉盱派出了從事辛都監軍援李苞,率領了五千兵馬前去久遠,與武都郡現有的兵馬合在一起,平定了這次參狼羌人的叛亂。

大家好,我們的杯子破碎之風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劉秀雖平定了隴蜀之地,這裏卻並不平靜,武都參狼羌數次叛亂
史歆在成都反漢,被吳漢鎮壓
光武帝劉秀派大軍平定了隴蜀之地之後,有些地方卻並沒有完全歸順。公元42年,正是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才被收復沒有幾年的蜀地,蜀郡守將史歆在成都造反。光武帝劉秀派遣了武力值超高的大司馬吳漢率領着一萬多人的軍隊前去征討。吳漢先到了武都郡,然後派出廣漢郡、巴郡、蜀郡三地的兵馬對成都形成了合圍之勢,史歆雖然起兵造反,實力卻並不怎麼樣,被吳漢攻破了成都城,史歆也被殺。吳漢的大軍勝利凱旋。
武都參狼羌叛亂,隴西太守馬援平叛
其後不長時間,武都的參狼羌聯合了塞外的羌人,殺了當時的地方長官長吏。武都郡的太守率兵前往鎮壓,卻被反叛的羌人打敗。於是,隴西太守馬援率領了四千人的軍隊來到氐道清繳叛亂的羌人。
參狼羌是羌人一個部族,主要聚集地就在武都郡白龍江上游一帶,因爲這裏有一個地名叫做參狼谷而得名。白龍江在古時候被稱做羌水,參狼羌和白馬羌有着很密切的關係,交錯分佈在當地。
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功臣之一,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戰將。馬援原是割據天水的隗囂的部將,後來歸順了劉秀,東征西戰,爲劉秀統一天下、靖平宇內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爲新息候、伏波將軍。
馬援爲人豪邁,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養馬牧羊的經歷,深諳羌人的習性,在後來從軍之後也屢屢有奇策。這一次對造反的參狼羌並沒有採取硬攻,那些羌人在山上設立了營地,馬援就派人佔了他們平時居住的地方,奪取了水草,卻並不與他們進行正面的戰鬥,時間不長,這些羌人的後勤補給就跟不上了無奈之下,他們的首領率領着大約十萬戶羌人遠走塞外,萬餘名羌人歸降。
光武帝劉秀,把武都郡治所遷移到下辯
漢光武帝劉秀,把武都郡的治所,在東漢建武年間,遷移到了下辯,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境內,隸屬於涼州,管轄了七個城池,分別是下辯、武都道(治所在西和洛峪)、上祿、故道、河池、沮、羌道(西漢時屬於隴西郡)。據考證,下辯的治所位置在現在的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拋沙鎮廣化村境內,武都郡與下辯道同治。
下辯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西側有羌道、武都道,北側有上祿、東側有河池、故道,南側有沮、平樂。光武帝劉秀把武都郡的治所遷移到下辯來,真是看重了這裏的方位之便,有着管理四防郡縣的便利。而且下辯所處的徽成盆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也是發展農耕產業的很理想的地方。
參狼羌再次叛亂,隴西太守劉盱出兵鎮壓
下辯道在漢朝時,也是氐人和羌人聚居的中心,武都郡的治所遷移到下辯之後,這裏也並不太平。建武中元元年,也就是公元56年,武都郡的參狼羌再次進攻武都郡,並打敗了守軍。隴西太守劉盱派出了從事辛都監軍援李苞,率領了五千兵馬前去久遠,與武都郡現有的兵馬合在一起,平定了這次參狼羌人的叛亂。但是,武都郡內羌人與統治者的矛盾也成爲當時隴南境內社會里最主要的社會矛盾,連年征戰不止。
一邊是尖銳的民族矛盾,另一邊,社會經濟卻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在西漢的時候,武都氐人被西漢政權多次鎮壓,數十萬戶的氐人被遷出了武都,氐人在這裏的勢力大受打擊,削弱了很多。東漢時期,沒有了武都氐人的牽制,居住在這裏的羌人勢力迅速地壯大起來,也成爲對於西漢政權來說像曾經的武都氐人一樣的隱患。
羌人對於橫徵暴斂的東漢政權十分不滿,他們具有着強烈的反抗精神,頻繁地發動起義和叛亂。武都郡周邊的羌人與武都羌人互爲呼應,相互支持,連年與東漢朝廷爲敵,殺死地方官吏,掠奪當地漢人的財富和土地,這個過程維持了將近二百年的漫長時間。
小記
歷屬東漢時期,來武都郡做太守的人,都是檢舉文韜武略的全才,他們在歷任武都太守的任上,勞心勞力與政務,兼要爲朝廷立威,還要收服境內的羌人氐人等少數民族,對於境內的居民更要照看周到,不敢有些微的鬆懈和馬虎,很多人都留下了賢德的美名,我們在下一篇文章來看一看都有哪些能幹的武都太守留名青史。
本文爲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評論和轉發。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