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馬援的後代並沒有完全被牽連其中,他們始終在朝廷中佔有重要一席,尤其是他的兒子馬防和馬光,深受漢明帝的信任,且他的女兒還成了皇后。然而,馬援在死的時候,卻遭人陷害,被劉秀誤會後撤去了侯爵。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都知道,馬援爲東漢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全心全意追隨劉秀。他的一生都在爲東漢而戰,甚至,一生的最後時光都是在戰爭中度過的,最終,他死在了平定嶺南的戰場上。

他死後,將士們殺了馬,用馬革將他的屍體包裹了起來,使得“馬革裹屍”這個成語由此產生。然而,馬援在死的時候,卻遭人陷害,被劉秀誤會後撤去了侯爵。

但是,他的後代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後代中不乏才華橫溢、勇敢果毅之人。


那麼,馬援的後代都有誰呢?

馬援是戰國時期趙奢的後裔,他的先祖和父兄都是朝廷裏的官員,可以稱之爲“官宦之家”。雖然,他死後被梁松誣告,家人受到了牽連,門楣衰落,但是,後人之中仍有人做官。

而且,馬援有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兒子是朝廷官員,其中,有一個女兒還是皇后。馬援的長子馬廖,在妹妹被封爲皇后之後,被授予虎賁中郎將軍的官職。在漢明帝去世後,他接受了遺名,負責宮中出入的管理,成爲了一名戍守宮門的將軍。後來的漢章帝也很喜歡他,對他禮遇有加。

馬援的次子馬防繼承了父親的衣鉢,和弟弟馬光一起做了黃門侍郎,參與了平定羌族的戰爭,被任命爲車騎將軍,馬光擔任越騎校尉。兄弟二人戰功赫赫,都得到了皇帝的器重,擔任要職。但是,馬廖的兒子卻因爲經常抨擊朝中要員,遭到了其他官員的栽贓陷害,最終,導致馬廖家族走向了衰落。

此外,在馬援的後代中,三國的馬超最爲著名,他是一位傑出的將軍。早年與父親並肩作戰,參加了潼關戰役。戰敗後,他佔領了隴上。後來,他歸順劉備,是蜀漢陣營裏的骨幹,深得劉備倚重。更有甚者,臺灣現代領導人馬英九,也自稱是馬援的後裔,至於真假,我們就無從得知了。


再來看看馬媛的女兒,她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因爲太想念逝去的丈夫,憂思過度,整天以淚洗面,時間一長,精神就變得不太正常。不久之後,她的一個哥哥也死了。那時候的她,才僅僅10歲,爲了家族生存,她不得不扛起家中重任,幫忙管理家事,負責教導家奴。

之後,家奴向她彙報內外事務,她都能處理得當。鄰居們聽說此事後,都對她敬佩不已。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孩子竟有如此大的出息。後來,馬氏生了一場大病,病了很長時間都不見好轉。她的母親藺氏請人爲女兒占卜,占卜師說:“雖然,孩子現在病了,但是,她將來會非常富有、顯貴。”

藺氏懷疑地問另一個道行很深的看相之人,這個人看到馬氏很驚訝地說:“這個孩子非池中物,我以後肯定要當這個女孩的臣子,但她以後可能沒有孩子。不過,如果她能把別人的孩子過繼來撫養,將來比自己有孩子還要受人愛戴。”


馬氏13歲進入王宮,因爲,她爲人慷慨敦厚,善良寬仁,太子劉莊對她傾慕不已。

後來,劉莊當上皇帝,自然而然的就冊封她爲貴人。馬氏和劉莊夫妻和睦,相敬如賓,她在後宮中以禮待人,穩重聰慧識大體,更處處爲他人着想。三年後,馬氏以優良的德行被尊爲皇后,她打理全宮上下,井然有序,對劉莊的母親也很孝敬順從,時時陪伴在側,贏得太后的喜愛。

正如卦象所說,馬氏雖然沒有孩子,但是,她全身心撫養劉炟,經常對劉炟噓寒問暖,疼愛有加,可以說,對待劉炟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之後,劉炟繼位,馬氏被尊爲太后,劉炟對其更是孝順有加,兩人一直非常和睦。


總之,馬援是歷史上著名的戰略家,一生致力於東漢疆域的穩定和開拓。儘管他死後受到了誣告,但是,他的成就卻是不可磨滅的。而且,馬援的後代並沒有完全被牽連其中,他們始終在朝廷中佔有重要一席,尤其是他的兒子馬防和馬光,深受漢明帝的信任,且他的女兒還成了皇后。

此外,他的後代果敢聰穎,眼中有大格局,不爲個人私利損害國家利益,這與馬援的家風息息相關,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縱觀馬援一生,與其他開國功臣不同,他的大半生都在“安邊”戰事中度過。史書評價他:“謀如湧泉,勢如轉軌;兵動有功,師進輒克。”

馬援爲國盡忠,殞命疆場,實現了馬革裹屍、不死牀簀的志願。且馬援進身朝廷,沒有一個人推舉薦拔,全靠自己忠心爲國。後來,他居於高位,也不結勢樹黨 ,堪稱是一代良將。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爲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

參考資料:

【《後漢書·光武帝紀》、《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藏書·卷五十五·武臣傳·賢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