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關鍵詞:長白山 白頭山 冠帽峯 鏡城長白山 咸鏡山脈 穆克登定界
作者簡介
李花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明清以來中朝邊界史、中朝關係史。著有《清朝與朝鮮關係史研究》《明清時期中朝邊界史研究》《清代中朝邊界史探研》等。
前言
明清時期,朝鮮王朝(1392-1910年)地理稱謂中既有“長白山”,也有“白頭山”。“白頭山”指今天的中朝界山長白山,但是所謂“長白山”不一定指今天的長白山。有關明清時期朝鮮地理稱謂之“長白山”,學界觀點有分歧,一說指今天朝鮮的咸鏡北道冠帽峯,它是朝鮮半島第二高峯;一說指今天朝鮮的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延伸的大山系(楊軍、李東彤:《長白山考——兼論穆克登查邊以前的朝鮮北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4期)。這個大山系呈東北-西南走向,橫跨咸鏡北道、咸鏡南道的中央,包括圖們江水系、鴨綠江上游水系均在其外面,顯然是一個大分水嶺。那麼,朝鮮王朝地理稱謂中的“長白山”,是指鏡城附近的冠帽峯,還是指包括冠帽峯在內的整個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的大山系,這個問題值得再探究。
前述主張“長白山”指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的研究(楊軍、李東彤:《長白山考——兼論穆克登查邊以前的朝鮮北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4期)還認爲,在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查邊以前,這個大山系(指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外面有不少地方不在朝鮮管控之下,包括長津江流域(鴨綠江上游支流)、赴戰江流域(鴨綠江上游支流)、廢四郡(鴨綠江上游地區)、今長白山以南地區和茂山郡(圖們江上游地區)等等。還認爲明初朝鮮與女真人的分界線是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及長津江一線,其後到了清代穆克登查邊時,朝鮮的把守處均在此線以內,所以說此線是朝鮮北界。那麼,這裏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明初朝鮮在圖們江南岸設立了會寧、鍾城、穩城、慶源、慶興、富寧等六鎮,在鴨綠江上游南岸設立了閭延、慈城、茂昌、虞芮等四郡(後來被廢掉,稱作“廢四郡”),以及設立了厚州郡(撤郡後復設)、長津柵、三水府、甲山府、惠山鎮等,其下有衆多的萬戶和鎮堡,如仁遮堡、羅暖萬戶、小農堡、新加乙坡堡、舊加乙坡堡、鎮東鎮、同仁鎮、雲寵堡等,到了清代還在廢四郡一千餘里無人區設立了100多處把守(爲了防止朝鮮邊民越境),如果像前述主張那樣,在穆克登定界以前,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及長津江是朝鮮北界,那麼此線外面的衆多朝鮮郡邑、鎮堡和把守,該作何解釋呢?
前述研究(楊軍、李東彤:《長白山考——兼論穆克登查邊以前的朝鮮北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4期)指出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及長津江是朝鮮北界,還有一個依據是,在穆克登查邊時,朝鮮君臣曾擔心本國的鎮堡、把守位於今長白山以南五六日程,以及“廢四郡”、六鎮不復爲朝鮮所有,於是得出朝鮮尚未管控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及長津江以外的地區。那麼,有必要探究一下長白山以南五六日程的朝鮮鎮堡、把守到底在哪裏?清代穆克登定界時,朝鮮尚未管控的長白山以南、以東的地理範圍如何呢?
本文試利用朝鮮官撰地理志《世宗實錄地理志》《東國輿地勝覽》《輿地圖書》,以及17、18世紀朝鮮官私撰地圖等,對朝鮮王朝長白山、白頭山的地理指稱進行再探討,尤其對鏡城長白山的地望進行考證和辨別;還要考察穆克登定界時,朝鮮管控的長白山以南、以東的地理範圍,特別是考證長白山以南五六日程的鎮堡、把守的具體位置,以求教於學界同仁。
一、明初朝鮮的長白山、白頭山的地理指稱
從《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看,明初朝鮮的“長白山”的指稱較爲模糊,辨不清是指今天的長白山還是另有所指。如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1418-1450年在位)時,臣下柳思訥撰“龍興歌”一首,歌頌太祖李成桂的誕生及開國偉業,其中提到了“長白山”,歌辭唱道:
山從長白山來,水向龍興江流,山與水鍾秀儲祥,太祖大王乃生。源遠流長,德厚流光,奄有東方樂只,且傳祚無疆。
歌辭中的“龍興江”指太祖誕生地永興的一條河流,古稱橫江,根據河侖的建議改爲現名。那麼與太祖誕生有關的“長白山”指哪裏呢?永興以北有兩座山被稱作長白山,一個是中國所稱長白山,朝鮮稱白頭山;另一個是鏡城以西110裏的“白山”,土人稱之爲“長白山”。筆者將這座“長白山”稱之爲鏡城長白山,以區別於今天的長白山,自朝鮮初期到後期,官撰地理志均將其列入鏡城山川條。在這兩座山中,鏡城長白山列入鹹吉道(後來的咸鏡道)三大名山,其地位高於白頭山(今長白山)。而白頭山不但未列入名山之列,因尚處於“野人(女真)地面”,從地方官自行設祭的山川名錄中被削祀。除了這兩座長白山以外,鏡城以西5裏有鎮山祖白山;定平府有鼻白山,定爲北嶽,列入中祀,是太祖誕生地永興以北的重要鎮山,其地位遠高於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所以說,單憑“山從長白山來”一句,不好區分具體指哪座山。
這種與“長白山”的地理指稱模糊相比,白頭山的地理指稱很明確,就是指今天的長白山。朝鮮王朝最早的地理志《世宗實錄地理志》(成書於1454年)記載白頭山:“山凡三層,頂有大澤,東流爲豆滿江(指圖們江),北流爲蘇下江,南流爲鴨綠,西流爲黑龍江。其山禽獸皆白色,山腰以上皆水泡石也。”這段內容參考了中國地理志,既有《元一統志》的影子,也有《契丹國志》的內容,如“其山禽獸皆白色”,包含了長白山的基本地理信息,只是混淆了自長白山天池發源的水系,誤以爲黑龍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衆所周知,黑龍江(又稱阿穆爾河)雖在下游接收松花江爲支流,但是其發源地並不在長白山天池。
圖1:八道總圖,《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此外,朝鮮王朝最早的地理總志《東國輿地勝覽》(成書於1481年)記載:“白頭山即長白山也,在府(指會寧府)西七、八日程。山凡三層,高二百里,橫亙千里。其巔有潭,周八十里,南流爲鴨綠江,北流爲松花江爲混同江,東北流爲蘇下江爲速平江,東流爲豆滿江。《大明一統志》東流爲阿也苦河,疑指速平江也。”這段內容參考了《世宗實錄地理志》和《明一統志》(成書於1461年),包含了比以往豐富的地理信息,但由於混淆了來自不同語言的河流名稱,如蘇下江、速平江、阿也苦河等,誤以爲速平江即今天的綏芬河發源於長白山天池,其發源地在今汪清縣老爺嶺。
圖2:咸鏡道,《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如上,明初朝鮮地理志除了記載白頭山以外,還記載了鏡城長白山,並將其列入鹹吉道的三大名山。如《世宗實錄地理志》記載,鹹吉道“名山曰:鼻白山在定平府西北百里許,白山在鏡城郡西,烏鴨山在安邊府東”。《東國輿地勝覽》鏡城山川條記載:“白山,在府西一百十里,山勢甚峻,五月雪始消,七月復有雪,山頂樹木矮小,土人亦謂之長白”。這個鏡城白山或者鏡城長白山,可以比定爲今天的咸鏡北道冠帽峯,其海拔2541米,是半島第二高峯。
冠帽峯,位於朝鮮半島屋脊蓋馬高原的東北部,構成東北-西南走向的咸鏡山脈的主峯,周圍屹立着2000米以上的高峯30多個,包括南冠帽、西冠帽、北冠帽、中冠帽、東冠帽及虹台山等,形成險峻的山地地貌。雖說冠帽峯是咸鏡山脈的主峯,但是朝鮮王朝地理稱謂中的(鏡城)“長白山”並不指整個咸鏡山脈,這一點不應混淆。
另外,咸鏡山脈是今稱而非歷史地理名稱,它橫跨咸鏡北道、咸鏡南道的中央,從咸鏡北道的慶源雲霧嶺開始,到達豆裏山(今頭流山)而止,構成圖們江水系和朝鮮東海岸水系的分水嶺,圖們江水系幾乎在咸鏡山脈以外。咸鏡山脈到了豆裏山,再與自北向南延伸的長白山脈的主幹-摩天嶺山脈相互交叉。而豆裏山繼續向東南延伸,再與赴戰嶺山脈相接,構成東北-西南走向的大山系。
二、清代朝鮮明確區分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
明初朝鮮對北部山川的地理認識模糊,包括對白頭山即今天長白山的認識,這與朝鮮尚未控制這些地區有關。如前述,兩部最主要官撰地理志《世宗實錄地理志》和《東國輿地勝覽》,均混淆了源自長白山的水系,要麼誤以爲黑龍江發源於天池,要麼誤以爲綏芬河發源於天池。到了清代,經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穆克登定界,朝鮮對從前邊界模糊區具有了領域意識,激發了對北部山川地理的熱情,特別是對今長白山的關注度空前提高。
朝鮮注意區分兩座長白山即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也是從穆克登定界開始的。朝鮮通過清朝禮部諮文了解到,康熙帝派穆克登要調查的長白山即是朝鮮所稱白頭山,而不是朝鮮所稱長白山。爲了不至於混淆,朝鮮將其納入“差官接待事宜別單”,其中一條規定:“彼中所謂長白山,即白頭山一名,而非我國所謂長白山也。”目的是爲了引起朝方接待人員的注意。此外,洪世泰的《白頭山記》(收入《柳下集》,編纂於1731年)出現了區別於白頭山的“鏡城之長白山”名稱,如記載:“自掛弓亭下,沿流上五時川,川出自鏡城之長白山西,至此江水合”。意思是說,鴨綠江支流五時川,發源於鏡城長白山以西,至此與鴨綠江干流匯合。這裏的“鏡城之長白山”,指的是位於鏡城以西的冠帽峯。
朝鮮古地圖區分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是從穆克登定界時清朝畫員繪製的山圖的模本——《白山圖》(收入奎章閣收藏《輿地圖》,古4709-1)開始的,分別標出了北邊的“白頭山”和南邊的“長白山”。圖中“長白山”位於緩項嶺以南、雪嶺以東,指的是鏡城長白山,即今天的冠帽峯。從圖3可以看出,“長白山”是一座高山,而不是一個山系概念。
圖3:白山圖,《輿地圖》古4709-1,首爾大學奎章閣收藏
圖4:茂山地圖,1872年,首爾大學奎章閣收藏
這以後,18、19世紀朝鮮地圖,包括1740年代鄭尚驥製作的《東國地圖》的“咸鏡北道圖”,18世紀中期製作的《海東地圖》的“咸鏡道圖”和《西北彼我兩界萬里之圖》,1765年官撰《輿地圖書》的“北兵營地圖”,1770年申景濬依據王命製作的《朝鮮地圖》的“咸鏡北道圖”,18世紀後期製作的《北界地圖》,1785年由咸鏡北道製作的《北關長坡地圖》,1861年金正浩製作的《大東輿地圖》,以及1872年由咸鏡北道製作的《茂山地圖》等,均標出了天池所在的白頭山和其南邊的鏡城長白山。這其中,《茂山地圖》(圖4)還將“長白山”四座山峯描成了白色,意指山頂四時戴雪,是一座長白的山,此即朝鮮“長白山”名稱的由來。
英祖時期編纂的第二部地理總志《輿地圖書》,不但區分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還強調白頭山是朝鮮“諸山大幹脈”的起點,韓國學者一般稱之爲“白頭大幹”,實際上是指中國所稱長白山脈向半島的延伸。有關“白頭大幹”的山系認識,在《世宗實錄地理志》中已有顯現,如記載:“有峻嶺,自白頭山起伏,南走鐵嶺,綿亙千餘里。”從白頭山開始的山系向南延伸,一直到達與江原道分界的鐵嶺,綿亙千餘里。其後,到了《輿地圖書》階段,“白頭大幹”的山系認識得到了強化,這一方面與穆克登定界有關,朝鮮通過與穆克登的共同調查,瞭解了這座山的高大雄奇,結合風水地理學,將其視爲朝鮮山脈的祖宗山。另一方面,到了英祖時期爲了加強王權,有意抬高了白頭山的地位,使其具有了朝鮮王朝發祥地的象徵意義,終於代替鼻白山成爲北嶽,在甲山實行春秋望祭。
考察《輿地圖書》所述北道山川,重視對“白頭大幹脈”的總體把握,包括對寶多山(又叫甫多會山,今胞胎山)、鏡城長白山、車踰嶺、豆裏山、吐羅山及檢義德山的記述,均體現了自白頭山起脈的山系認識。如寶多山:“自白頭山向東南落脈,由虛項嶺三十里許突起,山高險惡,人不得攀登,不知裏數。”又如其南邊的(鏡城)長白山:“寶多山大脈向東北落,逶迤至鏡城界而止。山險路絕,不知裏數”。又,鏡城山川長白山條:“在府西(指鏡城)一百十里,脈自白頭山,五月雪始消,七月復有雪,山頂石亦白,土人謂之長白山”。又如車踰嶺:“白頭山之東條而轉南,自鏡城府長白山向北來脈,峙於茂、富、會三邑境”。即白頭山向東南延伸,到達鏡城長白山,再轉向北,屹立於茂山、富寧、會寧境內,形成車踰嶺。又如端川山川:“白頭山南條,由甲山之東爲豆裏山,至府(指端川)北三百餘里分爲兩條,一條東北折爲長白山(鏡城境內),爲北道諸山之祖;一條西南折爲府北黃土嶺及天秀、厚致、黃草諸嶺,南爲鐵嶺,爲南道衆山之根。兩條中抽爲吐羅山,俗稱檢義德山。山勢高峻,爲咸鏡一道之最。”即白頭大幹脈到了豆裏山,分爲三條,一條向東北去,構成鏡城長白山,它是北道諸山的祖宗山;另一條向西南延伸,一直到達與江原道分界的鐵嶺;中間抽出一條爲吐羅山,向東北延伸爲檢義德山(又稱儉德山,出自《大東輿地全圖》)。
圖5:大東輿地全圖,金正浩,1861年。
如果把《輿地圖書》的上述內容彙總起來,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如下山系脈絡:從白頭山開始,向南經過虛項嶺,延伸至寶多山,再向南至豆裏山(今頭流山);在此分出三幹,一干向東北去,構成鏡城長白山和車踰嶺;另一干向西南去,構成黃土嶺、天秀、厚致、黃草嶺,一直到達與江原道分界的鐵嶺;中間抽出一條向東北去的小山系,即是吐羅山、檢義德山,如果參考金正浩的《大東輿地圖》,從豆裏山中間抽出的這個小山系,在車踰嶺以西平行地向東北延伸(參見圖5)。總之,從今長白山向東南延伸的摩天嶺山脈(今稱)和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咸鏡山脈(今稱)在豆裏山相互交叉的景象,躍然紙上。其中鏡城長白山不過是一座山,並不代表整個咸鏡山脈或者赴戰嶺山脈的大山系。
此外,《輿地圖書》“白頭山”條,克服了初期地理志的錯誤,所述內容更加客觀、準確,如記載:“在府(指茂山)西三百五里。形如釜上甑,外土內巖,山色戴白牌天。週迴八十里,中有大澤。澤邊四面皆絕巖,千仞屏列。北有水口,流落瀑布,名爲混同江。”通過康熙五十一年的實地踏查,朝鮮地理志終於克服了河流水系的錯誤,準確記載從天池發源的河流,只有從北邊落下形成瀑布的混同江即松花江。這段內容與洪世泰的《白頭山記》十分相似,估計參考了基於實地踏查的該遊記。
三、清初穆克登定界時朝鮮尚未管控的長白山以東、以南地理範圍
這個問題關乎穆克登定界以前兩國的邊界狀況,特別是長白山地區的邊界狀況,以及通過穆克登定界朝鮮得地的範圍。在考察這個問題之前,應明確自明初以來中朝兩國以鴨綠江、圖們江爲界,這已成爲學界共識。只是清初自女真人撤走以後,長白山地區的界線不明晰,於是康熙帝在製作《皇輿全覽圖》的過程中,決定實施長白山定界。康熙五十年(1711年)五月癸巳,有關查界的康熙諭旨如下:
混同江自長白山後流出,由船廠打牲烏拉向東北流,會於黑龍江入海,此皆系中國地方。鴨綠江自長白山東南流出,向西南而往,由鳳凰城、朝鮮國義州兩間流入於海,鴨綠江之西北系中國地方,江之東南系朝鮮地方,以江爲界。土門江自長白山東邊流出,向東南流入於海,土門江西南系朝鮮地方,江之東北系中國地方,亦以江爲界。此處俱已明白。但鴨綠江、土門江二江之間地方,知之不明。……伊(指穆克登——筆者注)等請訓旨時,朕曾密諭雲:“爾等此去,並可查看地方,同朝鮮官沿江而上。……乘此便至極盡處,詳加閱視,務將邊界查明來奏。”想伊等已由彼起程前往矣。此番地方情形,庶得明白。
如上引文,康熙帝指出中朝兩國以鴨、圖二江爲界,只是“二江之間地方,知之不明”,即承認長白山地區彼此邊界不明晰,因此,他諭令穆克登“乘此便至極盡處,詳加閱視,務將邊界查明來奏。”即到發源地詳細調查二江水源及兩國邊界,實際上下達了實施長白山定界的命令。
朝鮮方面對以鴨綠江、圖們江爲界無異議,因爲這早已是兩國事實上的邊界。自清初兩國建立宗藩關係以來,邊民越境的交涉圍繞鴨、圖二江展開,越過鴨、圖二江即意味着越境,以犯越罪論處。朝鮮的處罰措施相當嚴厲,會將主犯梟示江邊,次犯流配邊地,地方官或革職或流配。在宗藩關係下,圍繞邊民越境的交涉及處理方式逐漸制度化,一直維持到晚清同治、光緒年間。
朝鮮最擔心的莫過於長白山地區的定界及歸屬。這裏地勢高、氣候寒涼,不適合農耕和居住,自女真人撤走近百年來,有些地方被朝鮮人佔墾了,如圖們江上游的茂山、樸下川等地,但是大部分地區仍留爲空地。對於長白山地區邊界模糊區,朝鮮君臣曾進行過議論,認識到這是定界的關鍵。如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侍讀官吳命恆向國王啓聞道:
鴨綠、土門則以江爲界,宜無可論。而臣聞三甲、茂山之境,無江水處,自白頭抵長白之間,綿亙曠漠,本無界限。雖以《輿地勝覽》見之,樸下川在於彼境,而今則我民居之,未知彼境又有他同名之地。而此等處亦不分明,系是疆場重事,不可不預爲看審。
如上引文,吳命恆(1673-1728年)指出了雙方邊界模糊的四個方位,從南邊的三水、甲山府到東邊的茂山府爲止,再從北邊的白頭山到東南邊的鏡城長白山(冠帽峯)爲止,其間“綿亙曠漠,本無界限”。所謂《輿地勝覽》記載“樸下川在於彼境,而今則我民居之”,指的是茂山以西的樸下川(又叫西北川,今延面水,是圖們江上游支流)地區,曾經是女真人的領地,自女真人撤走後,已經被朝鮮邊民佔墾了,但其歸屬仍不明確。
都提調李頤命(1658-1722年)關注的是朝鮮的實際控制線,即鎮堡、把守位於長白山以南五六日程,他擔心清朝會提出以把守處爲界,於是提出了應對策略,向國王啓聞道:
但彼且以疆界爲言,此正可慮。伏聞白頭山(長白山)下,自甲山亦七日程。而亂山深樹,人跡難通,故我國設鎮堡與把守,皆在山南五、六日程雲。把守之外,似若限而棄之。伏見《大明一統志》,以此山屬於女真。其注曰:長白山上有大池,西流爲鴨綠,東流爲土門,北流爲混同江雲,即此山也。彼人若以白頭山南我國把守處,謂之渠境,則甚爲難處矣。我國既以豆(豆滿江即圖們江)、鴨(鴨綠江)兩江爲界,則毋論發源處與下流,水南皆當爲我地。此可爲執言而力爭者,前頭接伴使下去時,以此分付。如有此爭端,使之極力辯爭,何如?
李頤命根據中朝兩國以鴨、圖二江爲界及二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事實,提出無論是發源處還是下流,水南皆當爲朝鮮地,即天池以南屬於朝鮮。對此,國王表示贊同,下令:“彼人若或有意外之言,當以白頭以南,即爲我境之意,措辭爭執,接伴使下去時,亦以此分付可也。”即如果清人提出以朝鮮鎮堡、把守處爲界,那麼力爭白頭山以南爲朝鮮境,即天池以南屬於朝鮮,這成爲朝鮮的定界目標。
再如上引文,李頤命提出白頭山下七日程爲甲山,而朝鮮的鎮堡、把守位於白頭山以南五六日程,那麼這是指哪裏呢?從甲山出發前往今長白山,朝鮮的鎮堡、把守到惠山截止,過了惠山,特別是到了五時川(鴨江上游),“川外皆荒磧無人居”,朝鮮再無設施了,因此所謂“山南五六日程”,應指惠山附近。換言之,朝鮮的實際控制線即鎮堡、把守位於惠山附近。
那不妨看一下從惠山到今長白山需要多少日程?據記載,甲山“南距監營475裏5日程,南距兵營280裏3日程”,這裏的監營指咸興,兵營指北青,即從甲山到咸興475裏,5日程;從甲山到北青280裏,3日程,那麼1日程約行90-100裏。另據記載,從甲山到白頭山330裏,7日程可達,也許山路難行,1日程不足50裏;另從甲山到惠山90裏,那麼從惠山到白頭山約240裏(330-90=240),5日程應該可以到達。實際上從洪世泰的《白頭山記》看,穆克登一行從惠山出發,走了5日程半,登頂長白山天池。因此可以斷定,惠山位於今長白山以南五六日程。自朝鮮初期惠山設有鎮堡,是隸屬於甲山府的邊防前哨。
另外,從清使穆克登致朝鮮二使(樸權、李善溥)的諮文也可以看出,雙方邊界模糊區,位於從惠山到茂山的無江水處(二江發源地),雙方討論在這裏設立人工標識,內容如下:
我(指穆克登——筆者注)親至白山審視,鴨綠、土門兩江,俱從白山根底發源,東西兩邊分流。原定江北爲大國之境,江南爲朝鮮之境,歷年已久不議外,在兩江發源分水嶺之中立碑,從土門江之源順流而下審視,流至數十里不見水痕,從石縫暗流,至百里方現巨水,流於茂山。兩岸草稀地平,人不知邊界,所以往返越境結舍,路徑交雜。故此於接伴、觀察同商議,於茂山、惠山相近此無水之地,如何設立堅守,使衆人知有邊界,不敢越境生事,庶可以副皇帝軫念生民之至意,且你我兩邊無事。
穆克登與朝鮮二使商議在茂山、惠山之間的無江水處設標,這是穆克登定界的重點區域。後來穆克登歸國後,朝鮮在這裏設置了土石堆、木柵等標識。不僅如此,穆克登還在天池東南十餘里處(約4公里)設立了定界碑。由於址靠近長白山天池,使朝鮮獲得了長白山以東、以南的大片空地,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對此,朝鮮君臣表示“疆域增拓,誠爲可幸”,國王下令派謝恩使,給康熙帝上了“謝定界表”,對清朝派使定界表示謝恩。
參與穆克登定界的朝鮮接伴使樸權(1658-1715年)在《北征日記》中,也詳細描述了從前歸屬不明確而今成爲朝鮮領域的地理範圍,指出:
自吾時川至魚潤江,長白山以北、白頭山以南,周圍千餘里之地,本是我國之土,而以《輿地勝覽》及《北關志》中,皆以“彼地”懸錄之。故我國人之採獵者,恐犯潛越之禁,不敢任意往來是白如乎。今則界限既定,沿邊之人,皆知此之明爲我境。其間西水羅德、虛項嶺、緩項嶺等地,及甫多會山左右前後,皆是參田是白遣,貂鼠則在在產出是白乎?。白頭山下,所謂天坪、長坡等地,樺木簇立,一望無際。三甲(三水、甲山)、茂山三邑之民,若許採於此中,則衣食自可饒足是白在果。
如上,樸權指出“自吾時川至魚潤江,長白山以北、白頭山以南,周圍千餘里之地”,“今則界限既定”,即歸屬了朝鮮。這裏的“吾時川”位於惠山以北,是鴨綠江上游支流;“魚潤江”是今天的西豆水(又叫西頭水),位於茂山以西,是圖們江上游支流;“長白山”指鏡城以西的冠帽峯。這個範圍與前述吳命恆、李頤命所指邊界模糊區,基本吻合,經過穆克登定界這裏歸屬了朝鮮。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在穆克登定界時,朝鮮是否利用長白山名稱的差異,即中國的長白山與朝鮮長白山的不同,誤導穆克登堅持以中國的長白山(朝鮮稱白頭山)爲界,使中方領土受損失呢?筆者認爲這個主張是不成立的。如前述,朝鮮雖然確定白頭山以南爲朝鮮地的定界目標,並向穆克登轉達此意,但是並沒有利用“長白山”地名的差異來獲取領土,這完全是兩碼事。
在穆克登定界時,朝鮮明白清朝所謂長白山不同於朝鮮的長白山,爲了不至於混淆,朝鮮制定了“差官接待事宜別單”,逐一記錄接待清使時的注意事項,其中規定:“彼中所謂長白山,即白頭山一名,而非我國所謂長白山也。我國長白山實非長白,乃小白山也。壬申及今番兩諮文所謂長白山南,與今番狀啓所謂白頭山南,同是一白頭山,令本道知悉舉行之意,分付爲白齊。”即強調中國所謂長白山是朝鮮所稱白頭山,不要與朝鮮的長白山(別單標爲小白山)相混淆。
另外,在穆克登到達朝鮮境內與接伴使樸權及譯官金慶門等見面時,金慶門向穆克登表示:“長白山顛有大池,西流爲鴨綠江,東流爲豆滿江,大池之南即我國界。”即長白山天池以南屬於朝鮮。朝鮮的邏輯是既然兩國以鴨、圖二江爲界,及二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那麼天池以南理應屬於朝鮮。對此,穆克登並沒有表示反對,於是樸權向國王報告“爭界事無甚可慮”,即長白山天池以南屬於朝鮮有把握了。
小結
明初朝鮮的“白頭山”地理指稱很明確,指的是今天的長白山,但“長白山”的地理指稱不明確,或者指今天的長白山,或者指鏡城長白山。鏡城長白山又叫“白山”,位於鏡城以西110裏,山勢險峻,山頂四時戴雪,土人稱之爲長白山。這個鏡城長白山可以比定爲今天咸鏡北道冠帽峯,屬於半島第二高峯(2541米),列入鹹吉道三大名山,其地位高於尚處於“野人(女真)地面”的白頭山即今天的長白山。
朝鮮王朝關注和區分兩座長白山即中國的長白山(朝鮮稱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始於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定界。朝鮮通過清朝禮部諮文了解到康熙帝準備派穆克登前往長白山查界,這個長白山即朝鮮所稱白頭山,與鏡城長白山有別。這以後,18-19世紀朝鮮地圖,均明確標出白頭山和鏡城長白山,後者即冠帽峯。雖然冠帽峯是今咸鏡山脈的主峯,但是朝鮮王朝地理稱謂中的“長白山”,並不指整個咸鏡山脈包括赴戰嶺山脈的大山系,這一點通過官撰地理志《世宗實錄地理志》《東國輿地勝覽》《輿地圖書》及官私撰地圖,可以得到證明。
另外,咸鏡山脈也不是歷史地理名稱,而是今稱。咸鏡山脈的地理範圍從咸鏡北道慶源雲霧嶺開始,呈東北-西南走向,一直延伸至豆裏山(今頭流山,咸鏡南道、兩江道的界山)爲止。再往下延伸爲赴戰嶺山脈,構成東北-西南走向的大山系,在山系外面分佈着圖們江水系和鴨綠江上游水系。這個大山系在朝鮮王朝歷史上不可能都叫做“長白山”,它也不是穆克登定界時的朝鮮北界,因爲山系外面分佈着朝鮮衆多行政設施,如圖們江邊的六鎮、鴨綠江上游的廢四郡(康熙二十七年在廢四郡一千餘里地,朝鮮設立了100多處把守)、長津柵、三水府、甲山府、惠山鎮及衆多的萬戶、鎮堡、把守等。
所謂朝鮮鎮堡、把守在白頭山以南五六日程,應指惠山附近。在穆克登定界時,兩國邊界模糊區,或者說朝鮮尚未管控區,位於惠山以北、茂山以西及白頭山(今長白山)以南、鏡城長白山(冠帽峯)以北,這裏經過穆克登定界歸屬了朝鮮。
總之,明清時期朝鮮史料中的“長白山”,一般不是指今天的長白山,而是指半島第二高峯冠帽峯。冠帽峯雖然是今天咸鏡山脈的主峯,但是朝鮮王朝地理稱謂中的“長白山”,並不指整個咸鏡山脈、赴戰嶺山脈的大山系,它也不是穆克登定界時的朝鮮北界。
爲便於手機閱讀,註釋從略。
【注】文章原載於《清史研究》2019年第4期。
責編:曲曉輝
聲 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衆號立場。文章已獲得作者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衆號。如有版權問題,請留言說明,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繫。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