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產大亨》的誕生與文化

《地產大亨》是美國帕克兄弟公司1935年推出的一款桌面遊戲。它歷經70多年長盛不衰,已被翻譯成26種語言,在全球發售1億多套。它是目前市面上上百種通過佔有地塊、建設建築、收取地租、累積資產的大富翁類遊戲的鼻祖,創造了一個類型的遊戲模式,享有多項專利。它的出品方——帕克兄弟公司因在美國推廣中國麻將而出名,又因爲《地產大亨》而一躍成爲一家頂級桌面遊戲公司。1991年,《地產大亨》連同帕克兄弟一起被遊戲巨頭孩之寶公司收購。

目前我們所最常見的《地產大亨》版本是由查爾斯·達羅在1932年左右設計的,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爲是《地產大亨》的發明者。之所以說是在一定程度,是因爲在他的《地產大亨》問世以前,有些類似的手繪遊戲就已經在小範圍傳播了,而且他是在接觸了其中的一款遊戲後才萌發了靈感,把其改進成現在的樣子的。所以對達羅的遊戲發明者身份,一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爲他是位民間英雄,另一種認爲他是個十足的騙子。

今天我們再回溯《地產大亨》的起源,真可謂既是一場歷史之旅,又是一場文化之旅。你能想象這樣一款永載史冊的經典遊戲,其誕生的動因竟然不是爲了玩,而是爲了推廣一種稅收制度嗎?你知道它的每一個地名都有着真實的來源,在大蕭條時期它甚至給美國人渡過難關注入了精神能量嗎?

莉齊·瑪吉被認爲是《地產大亨》,至少是《地產大亨》模式真正的締造者。她的父親是美國“單一稅”制度的創始人亨利·喬治 的徒弟,她從小就受到“單一稅制”思想的薰陶。1903年的一天,她在宣傳“單一稅制”時突發奇想,如果把這種思想附着在遊戲中讓大家去玩,那不是很容易就在娛樂的同時宣傳了這種稅賦制度了嗎?於是,她親自構思了一款遊戲,找來專門的設計人員進行美術加工,並起名爲《大地主遊戲》,裏面主要就展示了地產收租造就富人的原理。她在遊戲裏設計了一種稅賦,讓地產越多的人所交付的稅金越高,這其實就是亨利·喬治所推行的“單一稅制”。

《大地主遊戲》和今天的《地產大亨》已經十分相近了。它的版圖也有四條邊以及四個頂點,四個頂點的設置依次爲原點、監獄、公園以及去監獄,每條邊上有鐵路、公共設施、各種地塊和奢侈稅的格子。另外,從規則上看,玩家通過走到格子上佔有地塊、收取地租而累積財富,每繞地圖行走一圈回到原點處時就可以從銀行中領到薪水,最終最富有的人獲勝,這些和現在的《地主大亨》幾乎完全一致。

莉齊非常注意版權保護問題。她向美國專利局提交了她的《大地主遊戲》,並申請了44項保護聲明,其中最重要莫過於循環路徑遊戲的概念。因爲在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遊戲版圖都是一個起點、一個終點然後有條中間路徑,而從未出現過循環不停的版圖和遊戲模式。

《大地主遊戲》從誕生伊始就非常小衆,完全沒有顯示出《地產大亨》的那種對市場摧枯拉朽般的影響力,這是有其原因在的。當時大部分的商業遊戲都是爲小孩子設計的,因此都非常淺顯易懂,可《大地主遊戲》連大人都感到困惑,因爲那時候還沒有多少普通人懂得什麼是房地產、什麼是稅收。莉齊的初衷是希望這款遊戲能教育民衆,讓他們瞭解“單一稅制”,但現實卻是大部分民衆根本對經濟和商業一無所知。他們中的大部分都不是土地擁有者,而是爲地主幹活的人;所以當遊戲中經常出現“抵押”、“利息”等字眼的時候,民衆反而聯想起自己繁重的負債,這讓他們從某種程度上對這款遊戲產生了牴觸情緒。

一個明顯的悖論是,對喬治主義者來說,榨取租金是導致貧窮的魔鬼,然而莉齊遊戲的獲勝條件是五圈以後最富有者獲得勝利,也就是說她的遊戲是讓榨取最多租金的人獲勝,這和喬治主義的思想是根本背離的。所以很多玩家提出,應該修改這一獲勝條件,不是讓最富有的人獲勝,而是讓其他人都破產的人獲勝。

1909年,帕克兄弟公司的確發行了莉齊所創造的一款遊戲,可惜那不是《大地主遊戲》,而是《模仿審訊》。前者被認爲規則太複雜,難以在美國社會以及民衆之間推廣。1923年,莉齊把改編升級版的《地主的遊戲》再次拿給帕克兄弟看,對方顯露出的興趣甚至還沒有當初大。他們感到莉齊遊戲裏所蘊含的政治和教育背景已經有些過時了。不過在這一版中,莉齊增加了一個“壟斷”的規則,就是如果玩家擁有了全部的鐵路或者全部的公共設施,那麼它們的租金將會翻倍。這條規則後來也成爲《地產大亨》中的經典規則,可惜莉齊的這一革新來得太晚了。

今天我們並沒有任何關於《大地主遊戲》銷售的情況記錄,但我們確切地知道它在一些學校裏傳播,被人改進後又在城市間小範圍傳播——特別是在一些“單一稅制”的師徒擁躉間,以及在嘗試採用“單一稅制”的新城裏傳播。在傳播的過程中,有不少人對《大地主遊戲》進行了改進。

很重要的一個玩家羣體是生活在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裏的一羣老師,由於經常住在酒店裏,所以他們給遊戲設定了當同一塊地基上蓋到第五個小房子時將轉換爲一座酒店的規則,遊戲名字也改爲《大西洋城》。在此前的傳播中,莉齊的一些規則被改變了。比如當一個人走到還沒有被佔據的地塊的時候,莉齊的規則是讓他用一個固定的價格優先購買這塊地,後來被改爲這塊地將被拍賣。大西洋城的玩家們感到這種變化不易於遊戲的傳播,因爲小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拍賣,以及如何制定拍賣策略,而且在當地拍賣被認爲是一件很嘈雜、很有欺騙性的事情。因此他們決定回覆莉齊當初的規則。這在事後證明是一項簡化遊戲規則、讓遊戲更適合市場需求的明智決定。

查爾斯·達羅在一次餐會上偶然接觸到這款《大西洋城》的遊戲。當時,邀請他前來的餐會主人託德把他所複製的《大西洋城》 展示給大家,而達羅一下子就迷上了它。達羅和他的夫人在大西洋城都有着美好的生活回憶,所以他非常享受地玩着這款遊戲,這款遊戲讓他很有認同感。他隨即向託德表示想要製作自己的一個《大西洋城》的版本,託德對他很鼓勵。

達羅把城市地塊從以往又窄又小的格子,變成了大大方方的格子,在每個格子上方安排了一個帶有顏色的色塊,並且給很多格子配上圖標。經過他的一番設計,《大西洋城》地圖就有了美觀的外表和動人的感覺。後來達羅解釋道,他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這樣的改變是爲了使莉齊所發明的這款學術氣息很濃的遊戲變得更適合普通大衆。

達羅把這款精心裝幀過的新遊戲拿到朋友間試玩,效果很好。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當朋友向其索取這款遊戲的時候,他會讓其花一定數量的金錢來買。因爲他每製作一套遊戲裝備,大概都要花費8個小時的時間,他出售的價格是4美元。他把這款遊戲命名爲《地產大亨》,還在當地銀行張貼了一個佈告,告訴市民有這樣一款遊戲並接受預訂。在推銷活動中,他被當成這款遊戲的發明者而贏得了聲譽。接下來的一項問題就是如何自動化地生產出這套玩具,而不是每有一個預訂,他都要身體力行全部自己手工製作一遍。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很難的工作。《地產大亨》起初的銷售不多但還算比較穩定,達羅也開始考慮以這款遊戲爲生。

達羅希望《地產大亨》能被正規的遊戲公司收購,於是1934年的時候他前往了帕克兄弟公司。可惜當時時任公司掌門人的喬治·帕克並不認同這款遊戲,他認爲這款遊戲有三大缺點:過於複雜、耗時較長以及遊戲的背景玩家並不熟悉。達羅又找了其他一些玩具公司,結果都不理想。要知道,1929年美國進入了百年一遇的經濟蕭條期,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口袋裏的閒錢都不多,從錢包裏取出一點錢來都是慎之又慎的。

1935年,事情發生了轉機。哈佛法學院出身的羅伯特·巴頓接管了喬治·帕克的公司,他是帕克的女婿。雖然他對遊戲並不十分在行,但他還是敏銳地感受到這款遊戲可能具有的強大魅力。他推翻了岳父在一年前作出的結論,決定投資收購併推廣這款遊戲。在爲《地產大亨》申請專利的時候,他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因爲《地產大亨》和莉齊在1923年更新專利權的《大地主遊戲》非常相似。如果有《大地主遊戲》橫在路前,那麼《地產大亨》根本不具備新穎性,更別提申請專利了。出身法學院的他馬上意識到,唯一的出路就是連《大地主遊戲》一同收購,然後以再次更新的名義用《地產大亨》替代它。於是,他找到了莉齊,在滿足了她的一些條件後,用500美元收購了《大地主遊戲》,然後他馬上把《地產大亨》註冊了新的專利。

專利的問題解決了,《地產大亨》開始進入銷售階段。誰也沒料到,這款被資深專家認爲過於複雜和脫離民衆的遊戲的訂單像雪片一樣向帕克兄弟公司襲來,因爲每個在朋友那裏玩過這款遊戲的人都急切地渴望擁有一套自己的《地產大亨》。所以對公司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開拓市場,而是生產能力遠遠抵不上市場需求。

1936年,《地產大亨》賣出了181萬套,要知道對於正處在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人來說,要花2美元去買一款遊戲真得算奇蹟了。《地產大亨》在短期內就形成了整個美國的文化現象,很多人自己製作地圖,各種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報道,甚至在多部好萊塢電影中都出現了《地產大亨》的身影。《金融》、《通貨膨脹》、《紐約》、《大商業》等模仿《地產大亨》的遊戲紛紛出現。有趣的是,在1936年中國也出現了《地產大亨》的“山寨”版,只不過用的不再是大西洋城的地名,而是上海的地名。

在1936年,帕克兄弟還爲《地產大亨》重新進行了一些美術設計,特別是爲其配置了一個頭戴黑帽、身着黑色晚禮服、手握一條柺杖和擁有白色大八字鬍的金融家的形象。這個形象至今沿用,併成爲《地產大亨》的“代言人”。要知道它的靈感來自當時已經去世20年的美國著名金融家J.P.摩根。這個傳奇的壟斷大亨和傳奇的“壟斷”遊戲就這樣永遠結合在了一起。

《地產大亨》因爲抨擊壟斷資本主義的“單一稅制”而出現,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大展異彩,讓玩具產業不僅在蕭條其中成爲支撐美國經濟的一枝獨秀的產業,也讓很多美國人通過玩遊戲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後來,因爲壟斷資本主義在美國發生的內在變化,《地產大亨》所具有的那種原始教導功能越發被人們遺忘了。不過,作爲宣揚資本主義世界觀、價值觀的一款遊戲,它在社會主義國家裏仍然保守批判。《地產大亨》在東歐一些國家很長時間都只能是地下游戲,而它在1987年才正式在前蘇聯發行,而我們知道在那之後沒過多久前蘇聯就解體了。

《地產大亨》的隨機性主要體現在骰子和機會卡中,策略性則主要體現在購買、升級的決策以及與人交易的過程中。或許,每個玩家心中都有一個成爲地產大亨的夢想吧,不然爲什麼當你壟斷了一個地塊時你會由衷地興奮呢?爲什麼當你建成一個酒店之後,你會這樣有成就感呢?《地產大亨》就是把每個人心中的這個夢想通過它的版圖實現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大喜大悲的快感,又有僥倖心理的刺激,還有對未來無限的暢想和美好的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