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此徐達就作爲其的心腹,幫助朱元璋平定江南,揮師北伐,最終推翻元朝,將元朝殘部趕出關外。又從朱元璋設伏應天城下,大敗陳友諒軍,俘7000餘人。

大家好,我們的思淼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起明朝,大家腦子裏第一個想到的人估計就是朱元璋了,他以一個貧苦農民出身的身份推翻了當時魚肉百姓、統治殘暴的元王朝。當然這一切肯定也離不開跟隨他身邊的文武將才的付出,但我們都知道,在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以各種理由殺害了大多數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34個開國功臣有30個被殺。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得到善終的明朝第一武將徐達的傳奇一生。
朱元璋和徐達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朱元璋比他大四歲。在朱元璋投了紅巾軍後,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因爲他人面廣,七八百號老鄉紛紛加入,其中就有當年的小夥伴徐達。從此徐達就作爲其的心腹,幫助朱元璋平定江南,揮師北伐,最終推翻元朝,將元朝殘部趕出關外。
他傳奇的一生可以分爲兩個時期,第一個是1351~1363年,元末農民起義時期,主要打敗了當時割據了江南的兩大勢力: 陳友諒和張士誠。第二個時期就是1363~1375年,推翻元朝,北定中原。
1.元末農民起義時期
率軍攻克常州,隨後分兵取常熟、江陰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權首領張士誠軍隊的西進。次年,留守應天(今南京),升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至正二十年五月,長江中游漢政權首領陳友諒兵攻池州(今安徽貴池),徐達與中翼大元帥常遇春在九華山下設伏,俘斬陳軍萬餘。又從朱元璋設伏應天城下,大敗陳友諒軍,俘7000餘人。次年,從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師先行,逼迫陳友諒退兵武昌,並追至漢陽。
至正二十三年,從援安豐(今安徽壽縣),大敗張士誠部將呂珍,移師圍廬州(今合肥),旋從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陽湖之戰中,衝鋒陷陣,敗陳友諒軍前鋒,殺1500人,士氣大振。隨後,繼揮師克江陵(今屬湖北荊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陳友諒餘部。
至正二十五年,揮師東向,先克淮東、再佔浙西、後破平江(今江蘇蘇州)之方略,進攻張士誠,克泰州。次年克高郵、淮安、興化(今均屬江蘇)等地,悉平淮東。同年八月,以大將軍率舟師20萬,由太湖進圍湖州(今屬浙江),大敗張士誠軍,迫守將李伯升、張天騏以城降。十一月,轉兵北上,合圍平江,並申明軍紀,禁掠民財。
二十七年九月,率將士破城,俘張士誠。師還,封信國公。
2.驅除韃虜,平定中原
北伐也可以分爲幾個階段,
首先,第一次北伐主將是徐達和常遇春,共領兵25萬。3個月後佔領山東全境。然後西進河南,在河南遇到元軍主力阿魯溫。雙方在洛水大戰,殲敵5萬,阿魯溫被俘。隨後攻克潼關、華州。1368年5月,朱元璋親自誓師汴梁,直指元大都。7月徐達佔領大都周圍,元順帝棄城而逃。8月2日,明軍佔領大都。
其次,就是重頭戲,大戰元朝王保保部,先後攻克太原、蘭州等重鎮,總共殲敵十餘萬人,一舉奠定了北伐的勝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