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清實錄》記載,“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 冊立皇貴妃那拉氏爲皇后。乾隆三十一年,烏拉那拉氏皇后去世。

清代一共出現了三位烏拉那拉氏皇后。第一位在努爾哈赤病逝後,被迫以身殉葬(烏拉那拉·阿巴亥);第二位是雍正的皇后(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曾爲雍正生下長子,到雍正當上皇帝的第八個年頭,因病去世;
最後一位,是乾隆的繼皇后,陪同乾隆南巡至杭州時,因 “斷髮” 一事觸怒乾隆,甚至在死後,只以皇貴妃禮葬,葬處更被安排在了裕陵妃園寢前排正中主寶頂下的地宮內,且不設神牌。
乾隆皇帝的烏拉那拉氏皇后爲何要斷髮?雖有各種的猜測,但其背後的真相至今仍是一個謎。綜觀整個事件,至少存有三大蹊蹺之處 : 一是事件的突發性;二是“斷髮”之說的真假;三是乾隆怨恨之深。
“斷髮事件”在亳無徵兆的情況下發生
公元1765年,正月十六日, 乾隆皇帝奉皇太后鈕祜祿氏自京啓鑾,進行第四次南巡江南。 隨同乾坤南巡的主要包括,烏拉那拉氏皇后、已故孝賢皇后富察氏的兄長、大學士傅恆、寵臣和坤、容嬪之兄圖爾都及蒙古王公親貴、令貴妃魏佳氏、慶妃陸氏、容妃和卓氏等。
據《清史稿 列傳一 后妃》記載,“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 事件發生時是已到達杭州後,按照清朝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烏拉那拉氏皇后在毫無徵兆的情形下,如同發瘋般剪掉了自己的頭髮。
無論是清宮的文檔或是史料記載,在“斷髮”事件發生前,烏拉那拉氏並無精神類的疾病,平時生活起居也未見異常,甚至與乾隆皇帝的關係並沒有如民間傳言般的不堪。究竟是什麼原因而導致她突然變得舉止失常?唯一可以斷定的,是這起事件是突發性的。
斷髮之說真假難辨
皇后烏拉那拉氏的“斷髮之說”出自清朝的官方,且一如既往地只作簡單的敘述,至於事件的起因、過程等均隻字不提,更別說動機或主觀方面是否故意還是過失了。
因此,“斷髮之說”是否只是爲了掩蓋真相而找出的一個藉口而已?另外,就“斷髮”一事而言,在乾隆時期並非是孤例。實際上,在此之前也曾發生過多例的“剃髮事件”,且處罰極爲嚴厲。最爲不解的,還在於乾隆的怨恨之深。
乾隆皇帝爲何死後不願同穴?
按照清代的喪葬制度,若皇后死在皇帝入葬前,則先葬入帝陵內,待日後與皇帝合葬。如果死在皇帝入葬後的,只能單獨建陵。依此制度,烏拉那拉氏先於乾隆而死,理應先葬入裕陵。
烏拉那拉氏死於乾隆三十一年,而這時乾隆的裕陵地宮裏早已葬入死於乾隆十三年的孝賢皇后富察氏及慧賢、 哲憫、 淑嘉三個皇貴妃。 然而,事實卻是烏拉那拉氏並沒葬於裕陵,也沒有單獨的陵寢。
據《清史稿 列傳一 后妃》記載,“ 純惠皇貴妃,蘇佳氏。事高宗潛邸。即位,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諡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側。” 這裏的純惠皇貴妃是乾隆的妃子,在乾隆二十五年時已去世。
另據《清宮醫案研究》等記載,純貴妃是死於肺病,甚至懷疑可能是帶有傳染性的肺結核。因此,純惠皇貴妃並沒有被葬入乾隆的裕陵,而是在裕陵旁單獨建陵,即純惠皇貴妃園寢。而六年後去世的烏拉那拉氏皇后,也被葬入此處。
民間傳言其可信度並不高
在民間,有傳言乾隆對那拉氏皇后並無感情。她能當上皇后,主要是基於皇太后對乾隆施加壓力,只爲填補因孝賢皇后富察氏去世而留下的空缺。剪髮的原因,一是乾隆的風流;二是對日漸失寵表達不滿;三是在立儲上與乾隆產生矛盾。
首先,事件還沒發生前,烏拉那拉氏與乾隆之間的感情並非如傳言般。恰恰相反,在現有已知的記載中,二人的感情不僅穩定,還處處透出恩愛。
如在事發前的二月初十烏拉那拉氏的生日當天,乾隆仍爲那拉氏準備了一席精美的菜點,並親自陪皇后享用。若這樣的舉動仍不足以說明的話,那麼在衆多的歷史記載中,或許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孝賢皇后崩逝於德州。僅僅過了十一天,據《造辦處檔案》記載,“三月二十二,孝賢皇后定諡,養心殿西耳房裝修挪東耳房。” 這裏指嫺貴妃(烏拉那拉氏)搬進皇后在養心殿的單間了。因爲此時的嫺貴妃手下忽然增加了三名宮女,其標準已接近皇后。
在剛過孝賢皇后富察氏百日滿的六月二十二日,據《軍機處錄副奏摺》記載,“軍機處呈進所擬冊立皇貴妃諭旨”。說明乾隆早就下達了要冊封皇貴妃的旨意,並命軍機處擬旨。
據《清實錄》記載,七月初一,即詔封嫺貴妃爲攝六宮事皇貴妃, 明確立後時間定在27個月後,“但皇貴妃攝行六宮事。二十七月後即正位中宮,既統理內政,體制自宜尊崇。貴妃亦應一體行禮。” 皇貴妃攝六宮事沒有先例,是乾隆自創出來的。
皇太后也明確表示,皇帝應在喪期過後、生日之前才立後。即 “皇帝心有不忍。亦應於皇帝四十歲大慶之先。 時已過二十七月之期矣。舉行吉禮。” 等於說,是乾隆讓烏拉那拉氏提前過上了皇后的生活。
立後有兩大先決條件,即不宜在喪期未滿和乾隆生日之前。而乾隆這樣的舉動,說明了對烏拉那拉氏的信任與寵愛。也進一步推翻了民間所說的乾隆不喜歡烏拉那拉氏,一直拖延立後的說法。
據《清實錄》記載,“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 冊立皇貴妃那拉氏爲皇后。八月十五,皇后之父訥爾布、追封爲一等公。遣官致祭。造墳立碑如例。妻封爲公妻一品夫人。以其孫訥蘇肯襲一等侯。 ” 一年半後,烏拉那拉氏更在五年內爲乾隆生下兩男一女,不恩愛的傳言似乎難以成立。
其次,說因乾隆風流而對此不滿更是無稽之談,試問封建社會里,民間還允許三妻四妾、妻妾成羣,就更遑論皇帝了。至於攝六宮事的烏拉那拉氏會因此而爭風喫醋,也多是無中生有的捕風捉影罷了。
最後,烏拉那拉氏參與或涉及立儲之事也未見正史。且在雍正時期,已建立了祕密立儲制度,要想幹涉也無從下手。就算有這心思,也多是在乾隆枕邊吹吹風旁敲側擊暗示一下而已。
“斷髮事件”的猜想
在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去世不到一個月時,也曾出現過多例 “剃髮事件”。著名的有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及湖廣總督塞楞額,二人先後無視 “百日之內嚴禁剃頭” 的禁令,帶頭剃髮。
乾隆聞訊後,先後將二人賜死。後來又以地方官員不上表奏請赴京叩謁大行皇后梓宮爲由,相繼又處分了五十多名官員。
既然在特別的日子裏剃頭都可招致殺身之禍,那麼在乾隆面前公然“斷髮”也必然會引火燒身,這層道理烏拉那拉氏不會不知道。可爲何還要奮不顧身歇斯底里地去實施?這於情於理都不合。
若說平時就有精神類疾病或家族遺傳史等,出現這種情形尚能解釋過去,可正史卻並無這樣的記錄。是否是出於一時的氣憤?這樣的情形也不大可能。因爲烏拉那拉氏常年深居宮中,發生事件時攝六宮事已達十多年之久,其心態早已歷練得異於常人。
另外,就算此時已四十五歲的烏拉那拉氏失寵,但至少二人的夫妻關係仍維持在一個正常的範疇之內。但爲何一夜之間就翻臉成仇?乾隆三十一年,烏拉那拉氏皇后去世。乾隆發了道上諭,對皇后喪事規格作出明確規定。
皇后喪儀比照皇貴妃辦理,並將二人反目之事詔告天下。此諭一經頒示,舉朝譁然。幾天後,御史李玉鳴上奏,言稱上諭中遺漏了重要的一項,即應爲皇后服三年國喪。乾隆讀畢,即下令將李玉鳴革職查辦,發往伊犁戍邊。
既然烏拉那拉氏精神沒有異常,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沒出現大的問題。爲何堂堂的皇后在死後受到的待遇如此不堪,就連官書和檔案對此亦諱莫如深隻字不提?
唯一的解釋,是烏拉那拉氏觸碰了乾隆的底線。這個底線無非就兩種可能,一是出言不遜在言語上有辱先皇等,即所謂的“大不敬”;二是將乾隆的個人私隱當面給掀了出來。也只有這兩種可能,才使得乾隆的怨恨達到了極致。並以皇后發瘋自斷其發爲藉口,將烏拉那拉氏廢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