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用降燒藥退燒本身就是治標不治本,發燒的基礎病因沒有找到,退燒藥的藥效過了之後體溫自然又會升上來,這時候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而不是換另一種退燒藥服用,反而弄巧成拙。而我們常說的“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就是發燒”,參考的就是腋下溫度。

大多數朋友一出現頭疼腦熱,就趕緊找來退燒藥,但是你現在的情況真的屬於發燒嗎?真的需要喫藥嗎?體溫超過38.5攝氏度纔可以喫退燒藥?或許你一直處於這幾個發燒誤區。

一、 超過37.3攝氏度就是發燒?——部位不同,標準不一。

人是恆溫動物,但並不意味着人的體溫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着外界的溫度或者是年齡、晝夜有一些變化,但是變化的範圍很小。在不同的部位測量體溫,正常的體溫範圍也不一樣,對於發燒的定義也不相同。

如果在口腔測量體溫,正常的體溫是在36.3-37.2℃之間。如果在直腸測量體溫,也就是在肛門測量體溫,正常的體溫是在36.5-37.7℃之間。如果在腋窩測量體溫,正常的體溫範圍是在36.0-37.0℃之間。正常情況下,只要超過正常體溫0.3℃以上,就算是發燒的情況。

而我們常說的“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就是發燒”,參考的就是腋下溫度。

二、燒到38.5攝氏度才能喫退燒藥?——因人而異

喫退燒藥其實目的很明確,是爲了降溫,讓人舒服。有時候雖然發燒了,但飲食和精神狀態並沒有太大影響,精神狀態一樣很好,自然就不需要喫藥退燒。

但如果明顯感覺不舒服,燒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即使沒有到38.5攝氏度,也不用硬抗,可以喫退燒藥。

不過,如果發燒體溫較高,比如腋下溫度高達39攝氏度以上,還是建議及時降溫處理。因爲持續的高燒,會對身體造成很多危害,比如影響中樞、循環、呼吸、消化以及泌尿等系統,同時也會造成電解質代謝紊亂。

但是,一定範圍內的發燒其實是對身體有利的。

當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入侵人體時,會激活體溫調節中樞的環氧化酶。這種酶會催化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又會使調定點溫度上調,從而使身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導致發熱。當體溫升高之後,人體的免疫功能就會隨之增強,直至消滅感冒病毒。

客觀講,發燒大部分是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表現,對疾病的康復是有幫助的。

三、服藥後久燒不退?——或許你忘記了這點

很多人反映服用退燒藥後,久燒不退,更換退燒藥也沒有改善。其實你可能忽略就最根本的原因。服用降燒藥退燒本身就是治標不治本,發燒的基礎病因沒有找到,退燒藥的藥效過了之後體溫自然又會升上來,這時候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而不是換另一種退燒藥服用,反而弄巧成拙。

四、發燒就要及時就醫?——這三種務必小心

發燒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狀態,因此退燒藥也是絕大多數家庭的必備藥品之一,遇到高燒,不管原因,先喫一粒退燒藥,高燒退了也就不在意了,這個現象比較常見。但這樣做並不可取。

我們要認識到,應對發燒,找到病因纔是關鍵,輕易使用退燒藥,可能會掩蓋背後的病因,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利。

若出現以下三種熱型,務必小心,及時去醫院處理。

1. 稽留熱

體溫恆定地維持在39—40攝氏度以上的水平,連續數天。這種情況常見於大葉性肺炎以及傷寒等。

2.弛張熱

體溫常在39攝氏度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波動範圍超過2攝氏度。這種情況常見於敗血症、風溼熱、重症肺結核以及化膿性炎症等。

3.間歇熱

體溫驟升達高峯後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1天至數天。這種情況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以及腸道感染等。

再次提醒,是不是發燒、不要喫退燒藥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切勿亂用藥,更忌多用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