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慈禧关系甚密的德龄公主(见上图),却记载了慈禧的诡辩,德龄公主在《清宫二年记》回忆录中记载:慈禧曾严肃地对人解释,自己每日衣着华丽,精心上妆,为的不是自己,是大清国的体面。还能这么诡辩,真让人大开眼界!
关于慈禧生活,给人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奢靡”这两个字,当时适逢中国内外交困,中华民族到了危急之际,慈禧只顾自身享受而罔顾民族国家的行为,注定要被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在《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一书中统计:慈禧每天的生活费是白银四万两!
按照这一计算,不包括特别拨款之外,慈禧每年日常生活费就高达1500余万两,占晚清国家财政收入的10%左右,接近北洋舰队20年全部开支包括购买舰队费用在内的近一半。可以说,人类历史上从出过如此奢侈的政治家,可谓是史无前例的“败家娘们”。
然而,对于自己高标准的生活,慈禧却有一段颠覆我们认知的解释,她每天精心化妆每天穿新衣等等,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国家着想!
通过皇家近臣、宫女、太监等的回忆,慈禧日常生活非常奢侈,有些已为我们熟知,还有一些却鲜为人知,比如以下这么三个。
作为中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每天浪费两三个小时化妆,这实在过于奢侈,令人难以置信。众所周知,当时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清朝却是内外交困,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的领导人肯定是日理万机,不可能有什么闲工夫的。
除了精心化妆之外,慈禧要求衣服鞋袜每日更新,一天一个样,每天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是新的。
对于慈禧的衣服鞋袜,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是衣服,一次慈禧乘坐火车去沈阳,就动用了几个车厢装衣服。衣服是日常花销的大头,所以为人们熟知,但其实还有一些细微之处比如鞋袜,花费绝不在小说,却更能体现慈禧太后的奢侈。
慈禧的袜子是用纯白的软绸缝制而成,做工绣花等要求非常复杂,一双袜子至少需要七八天才能完成。甚至八国联军进京,慈禧逃亡西安时,北京宫女不仅要制作日常衣物,更要制作大量袜子,以供慈禧每日更换。根据回忆录介绍,慈禧每天一双新袜,一年费用就要2万两白银左右。
每天,宫内仆人会捧着新的绣鞋觐见慈禧,往往不止一双绣鞋,有时多达五六双,以供慈禧挑选。鞋子制作非常精美,尤其鞋面上,除了精美而复杂的绣工之外,还要钉上各式珠宝,珍珠、宝石、翡翠、璞玉等。但这些鞋子却只穿一次,就被扔到了仓库里。
慈禧对饮食非常讲究,归纳起来就是这三条标准。
一,无论何时何地,慈禧正餐的菜都不能简化,每日正餐必须多达一百碗菜。估计西逃西安时,是慈禧最艰苦的日子吧。
二,“祖宗传下来的家法,就是吃菜不许过三匙”,一道菜即便再喜欢最多也只吃三勺,然后就撤下去,半个月之内不再上桌。
三,慈禧到底喜欢吃什么,无论是谁都不知道,哪怕亲近的太监宫女。
按照“正餐”标准来看,慈禧每日小餐或加餐之类,估计也足够精美,那么她一年餐饮费用会有多高呢?如果再算上采办人员的贪腐,那么整体费用支出就极为惊人了。
所以,小德张指出慈禧每天花费4万两白银,应该是比较靠谱的数字。
通过对慈禧太后生活的基本了解,可以看到慈禧就是一个不顾国家、只顾自己的人,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慈禧却大肆浪费,甚至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罔顾国家民族命运,因此她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想想上世纪60、70年代,我们的总理一件大衣穿了多年,一件衬衫也只是外面看来新,里面实际也穿了多年,不是中国不能给总理每年或每月一件新衣,而是节省一切不必要的个人开销,为了中华崛起而奋斗着。相比之下,从这两人的衣服细节上,就可以找到新中国为何能崛起、晚清中国为何备受列强欺凌的答案!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