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與慈禧關係甚密的德齡公主(見上圖),卻記載了慈禧的詭辯,德齡公主在《清宮二年記》回憶錄中記載:慈禧曾嚴肅地對人解釋,自己每日衣着華麗,精心上妝,爲的不是自己,是大清國的體面。還能這麼詭辯,真讓人大開眼界!
關於慈禧生活,給人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奢靡”這兩個字,當時適逢中國內外交困,中華民族到了危急之際,慈禧只顧自身享受而罔顧民族國家的行爲,註定要被釘在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慈禧太后的親信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在《流亡日誌:慈禧在山西的53天》一書中統計:慈禧每天的生活費是白銀四萬兩!
按照這一計算,不包括特別撥款之外,慈禧每年日常生活費就高達1500餘萬兩,佔晚清國家財政收入的10%左右,接近北洋艦隊20年全部開支包括購買艦隊費用在內的近一半。可以說,人類歷史上從出過如此奢侈的政治家,可謂是史無前例的“敗家娘們”。
然而,對於自己高標準的生活,慈禧卻有一段顛覆我們認知的解釋,她每天精心化妝每天穿新衣等等,不是爲了自己享受,而是爲了國家着想!
通過皇家近臣、宮女、太監等的回憶,慈禧日常生活非常奢侈,有些已爲我們熟知,還有一些卻鮮爲人知,比如以下這麼三個。
作爲中國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每天浪費兩三個小時化妝,這實在過於奢侈,令人難以置信。衆所周知,當時世界發展日新月異,清朝卻是內外交困,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真正的領導人肯定是日理萬機,不可能有什麼閒工夫的。
除了精心化妝之外,慈禧要求衣服鞋襪每日更新,一天一個樣,每天從內到外從上到下都是新的。
對於慈禧的衣服鞋襪,其中最爲我們熟知的是衣服,一次慈禧乘坐火車去瀋陽,就動用了幾個車廂裝衣服。衣服是日常花銷的大頭,所以爲人們熟知,但其實還有一些細微之處比如鞋襪,花費絕不在小說,卻更能體現慈禧太后的奢侈。
慈禧的襪子是用純白的軟綢縫製而成,做工繡花等要求非常複雜,一雙襪子至少需要七八天才能完成。甚至八國聯軍進京,慈禧逃亡西安時,北京宮女不僅要製作日常衣物,更要製作大量襪子,以供慈禧每日更換。根據回憶錄介紹,慈禧每天一雙新襪,一年費用就要2萬兩白銀左右。
每天,宮內僕人會捧着新的繡鞋覲見慈禧,往往不止一雙繡鞋,有時多達五六雙,以供慈禧挑選。鞋子製作非常精美,尤其鞋面上,除了精美而複雜的繡工之外,還要釘上各式珠寶,珍珠、寶石、翡翠、璞玉等。但這些鞋子卻只穿一次,就被扔到了倉庫裏。
慈禧對飲食非常講究,歸納起來就是這三條標準。
一,無論何時何地,慈禧正餐的菜都不能簡化,每日正餐必須多達一百碗菜。估計西逃西安時,是慈禧最艱苦的日子吧。
二,“祖宗傳下來的家法,就是喫菜不許過三匙”,一道菜即便再喜歡最多也只喫三勺,然後就撤下去,半個月之內不再上桌。
三,慈禧到底喜歡喫什麼,無論是誰都不知道,哪怕親近的太監宮女。
按照“正餐”標準來看,慈禧每日小餐或加餐之類,估計也足夠精美,那麼她一年餐飲費用會有多高呢?如果再算上採辦人員的貪腐,那麼整體費用支出就極爲驚人了。
所以,小德張指出慈禧每天花費4萬兩白銀,應該是比較靠譜的數字。
通過對慈禧太后生活的基本瞭解,可以看到慈禧就是一個不顧國家、只顧自己的人,在那個艱難的時代,慈禧卻大肆浪費,甚至挪用北洋水師的軍費,罔顧國家民族命運,因此她註定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想想上世紀60、70年代,我們的總理一件大衣穿了多年,一件襯衫也只是外面看來新,裏面實際也穿了多年,不是中國不能給總理每年或每月一件新衣,而是節省一切不必要的個人開銷,爲了中華崛起而奮鬥着。相比之下,從這兩人的衣服細節上,就可以找到新中國爲何能崛起、晚清中國爲何備受列強欺凌的答案!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