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大柱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公元前203年8月,秋高氣爽,楚漢雙方陣營簽訂鴻溝協議。以滎陽的鴻溝爲界,劃出了楚漢的勢力範圍,鴻溝就是象棋裏楚河漢界的原型。楚漢在滎陽對峙的兩年時間裏,西楚霸王項羽對陣漢王劉邦,簡直是屢戰屢勝,爲什麼此時甘願與劉邦握手言和呢?
項羽一直把劉邦壓制的毫無還手之力,三次把劉邦打成光桿司令。第一次彭城之戰,項羽3萬騎兵把劉邦56萬聯軍打的落花流水。第二次滎陽之戰,劉邦金蟬脫殼逃離被項羽團團包圍的滎陽。第三次成皋之戰,又是全軍覆沒,迫不得已北上奪取韓信部分兵權。雖然劉邦屢戰屢敗,但是每次都能重整旗鼓再戰,那是因爲劉邦佔盡地利的優勢。
劉邦大後方是富庶關中平原,還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四塞之地,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還不用擔心糧草被截的危險,怎麼弄都安全。所以劉邦底氣十足不怕失敗,大不了退守關中,守住函谷關與黃河渡口,項羽也只能望洋興嘆。有了這麼一個可靠的大後方,劉邦總能重整旗鼓一點也不奇怪。
反觀項羽的大後方淮河流域,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地方,一馬平川,哪有天險可守。項羽的後勤直接暴露在漢軍的眼皮子底下。彭越撓楚,劉賈燒糧都是以破壞項羽的後勤爲目的,使項羽疲於奔命,苦不堪言,漸漸處於下風。戰爭不光拼的是勇猛,還得拼後勤,這個項羽不佔優勢。
就在項羽狠狠咬住劉邦,滎陽對峙的時候,韓信毫不客氣,一氣收復魏國、趙國、代地、燕國、齊國,還在濰水之戰中,大敗龍且20萬楚軍主力,項羽元氣大傷。
此刻項羽西邊是劉邦,北邊是韓信,南邊是英布,還有彭越、劉賈的騷擾。項羽慌了,派使者去策反韓信,結果韓信拒絕合作,天平向劉邦這一邊傾斜。一旦劉邦把各方勢力整合起來,就是項羽的末日。
當然事情還沒這麼悲觀,項羽的實力仍然不能小覷,西楚並沒有丟失地盤。從濰水之戰到鴻溝協議前的9個月裏,表面上看項羽一直和劉邦對峙,韓信在做他的齊王,好像並沒有什麼動作。
然而,劉邦還是出手了,他派出灌嬰開始攻打西楚。灌嬰手裏有一支王牌軍隊,那就是騎兵部隊。灌嬰從齊國南下攻克薛郡、下邳、廣陵,還把西楚首都彭城也給端了,項羽的後方陷落,岌岌可危。
歷史沒記載西楚首都彭城陷落後,又定都何處,但種種跡象表明,西楚把首都遷移到了壽春,西楚的地盤被分割。南邊只剩淮河沿岸一帶與吳郡,北邊的梁地總是受到彭越的騷擾。項羽沒有穩定的後方,後勤補給也開始舉步維艱。
所以劉邦有了與項羽談判的籌碼,以談判劃界之名要回了在西楚爲人質的呂雉與劉太公。項羽還能怎麼辦,後方失火,以鴻溝爲界符合自己最大的利益,也就只能認命了。然而,劉邦也不是真心談判的,只是設計要回老爹與老婆而已。當劉邦的需求達到後,項羽的末日終於來臨。
項羽一心崇拜武力,以爲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時候,就註定失敗了。武力只能計劃一時的得與失,但改變不了整體戰略。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