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給二胎媽媽送過兩包舊衣服,再次登門時,卻發現人家根本沒讓孩子穿過,而且處理衣服的方法讓吳女士接受不了。吳女士回家後含淚向丈夫哭訴:“再也不給別人舊衣服,好心給二胎寶媽送孩子穿小的衣服,看到她的處理方式,我後悔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些家庭除了父母給孩子買衣服,親朋好友也會給孩子買,所以好多衣服孩子就穿過一兩次,到換季孩子長高了就不能再穿。

都知道小孩子衣服並不便宜,扔掉未免可惜,那麼面對孩子不能穿的舊衣服,好多寶媽會想,不如給一些條件差的家庭,這樣會物有所用,不浪費,而自己也做了一件善事,手有餘香。

但並不是所有穿別人舊衣服的人,都有感恩之心,寶媽吳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她給二胎媽媽送過兩包舊衣服,再次登門時,卻發現人家根本沒讓孩子穿過,而且處理衣服的方法讓吳女士接受不了。

吳女士回家後含淚向丈夫哭訴:“再也不給別人舊衣服,好心給二胎寶媽送孩子穿小的衣服,看到她的處理方式,我後悔了。”

說起來,吳女士只有一個女兒琳琳,平時親朋好友經常送琳琳衣服,每到換季,自己也給孩子買幾身。前不久,吳女士整理衣櫃,女兒不穿的夏季衣服就整出幾大包裹。

吳女士想起琳琳的好朋友悅悅,她還有個小2歲的妹妹,記得帶女兒去她家玩時,發現悅悅的妹妹都沒件像樣衣服。

從她家的擺設、喫食上可以看出,是個條件差又節儉的家庭。而且也聽悅悅媽說過,小女兒出生以來從沒買過一件新衣服,都是撿姐姐舊的穿。

吳女士在心中一比較,女兒琳琳這些不能穿的衣服,隨便拿出一件都比悅悅妹妹身上的要好。於是,一心軟,就給悅悅家送去了兩包,悅悅媽媽客氣地道謝,收下了。

後來的日子,吳女士在路上見過悅悅媽和小女兒幾次,並沒發現孩子穿過她送的衣服,吳女士也沒太往心裏去。

但就在前幾天,悅悅裝錯了琳琳的語文書,吳女士想着,悅悅媽媽要看兩個孩子,就別讓人家送了,而自己沒什麼事,不如上門去要女兒的語文書。

當她到了悅悅家,悅悅媽正在拖地,吳女士看着拖把眼熟,再定睛一看,那是用女兒琳琳的舊衣服改成的。

悅悅媽有些尷尬,說:“琳琳媽媽,真是不好意思,還讓你親自跑了一趟。你稍等下,我這就去給你拿書。”

找書的空檔,吳女士掃視了一圈,發現悅悅家桌子上的抹布、凳子上的坐墊,都是用女兒的舊衣服制作的,在她們家的沙發上,還散落着剪得亂七八糟的舊衣服。

於是吳女士拿到女兒的語文書後,質問悅悅媽:“我把這些衣服給你,是讓你給小女兒穿的,不是讓你用來製作抹布、拖把,你這樣糟蹋衣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悅悅媽聽了也很生氣,反駁道:“瞧你這話說的,我可沒求着你給我送衣服,你給了就是我的了,想怎麼處理是我的權力。”

吳女士懶得和她吵,也不想再和這種人家來往。但吳女士想不通,明明嫌棄別人家的東西,當初送去的時候爲什麼不拒絕呢?她把這件事發到了寶媽羣,好多寶媽也發表了意見。

@叮噹媽媽:舊衣服最好不送人。

@靜默如初:你家穿過一次也是舊衣服,質量再好送人也不禮貌。

@多多麻麻:沒給你扔了就是好事。

@兩朵金花的媽:別生氣了,幸虧沒給人再送幾次,下次捐給需要的人吧!

@奇異果醬玲玲:有的人家就是這樣,看上去條件差,但不會讓孩子穿別人舊衣服,再好也不穿,認爲很丟人。

世上的事情真是不好言說,像悅悅媽壓力大、生活苦,反而會滋生出許多敏感和脆弱,因此自尊心也比一般人強。假如別人幫助了她,就生怕接受了,讓孩子穿出去被人看不起。

這件事,有悅悅媽個人的心態在作祟,生出許多有的沒的,寧可把衣服制作成拖把、抹布、坐墊,也不會讓孩子穿。

其實,如果剛好有人主動贈送,彼此也瞭解,可以給孩子穿的,省錢又環保。當然,如果孩子大了,作爲家長,也要考慮孩子的自尊,即使是別人贈送的,如果孩子不願意,就不要強迫穿。

另外,別人好心送來的衣物,如果自己心裏過不去,不想讓孩子穿,看身邊的朋友有需要,外套之類的也可以轉送給他人。

最後,和你說幾句心裏話:

如果是自己孩子的衣物小了,送給別人,送之前要提前問問,如果人家願意給孩子穿舊衣物,就送去,不願意的話就不要送了。

這種情況下就要注意自己的措辭,看看別人的意願,如果接受就直接送出去,不接受的話,我們還可以選擇捐給需要的人。很多貧困山區的孩子,缺少衣物,清洗乾淨,打包好送給他們,獻出一份愛。

對於是否讓孩子穿別人舊衣服的問題,你怎麼看呢?可以說說你的想法,一起討論。

(注:文章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