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慶餘年》,一開始看到這麼傳統的名字,拒絕的,畢竟每天工作忙,壓力大,不想看比較沉重的劇,但看了幾集之後,我就“真香”了,原本衝着範閒去,結果卻被範思轍給圈粉了。郭麒麟把地主家的傻兒子給深深演活了。感慨了這一大段,突然想起,我今天的目標,就是探討一個親子關係問題:假如你是範建,你希望有個範閒一樣的兒子,還是一個像範思轍一樣的兒子?

我相信很多看這個劇的家長們,看劇的時候喜歡範思轍,但實際上心理上選的還是範閒,畢竟做家長的都是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孩子帥氣聰明又多金,而不會喜歡一個傻乎乎的孩子。但從親子的關係中,我覺得,範思轍可能比範閒更適合當孩子。

初看時,覺得這個傻乎乎的孩子,霸道、野蠻、愛錢,好像扶不起的阿斗,但慢慢事情的變化,就真的是“真香”了!且論範思轍比範閒更適合當孩子的N個理由。

1、親子關係中,範思轍怕爹,範閒不怕爹

且不論是否真的親生,但名義上的一個“父親”,還是有一定的威懾力。在親子關係中,不是孩子要多怕父母,而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要能有一定的威懾力,能讓調皮搗蛋的孩子能夠收斂收斂,所以,可以友好跟孩子做朋友,但關鍵時候,做父母的也得立好旗子,讓孩子能聽話。在範思轍和範閒的兩種類型中,顯然範思轍比較怕家長的這種狀態,更適合當孩子。

2、在日常生活中,範思轍小錯不斷,範閒分分鐘來個驚嚇

現在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已經是進入了不說作業風平浪靜,輔導起來雞飛狗跳的狀態了,分分鐘都要血壓爆起來。但如果遇到了範閒這種平時不出聲,一出手至少是核彈級別的禍,當父母的確實不省心,低血壓都能被嚇成高血壓。範思轍雖然有時候傻得讓人想揍一頓,小錯連連,但至少不會闖下很大的爛攤子等着收拾,所以在這點上,範思轍完勝。

3、明確的未來目標,範思轍有,範閒沒有

對於範思轍,他的愛好和目標都很明確,就是金錢,爲了金錢,可以扛着老爹未明的怒氣推牌九,可以跟原本嫌棄的大哥探討開書局,是爲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努力。反觀範閒,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是比較模糊的,雖有目標,但不是關於自己生活的目標。所以,有個目標感強的孩子,是不是更省事?

4、在家庭關係中,範思轍與家長的模式,比範閒更合適

範思轍雖然竟然被老爹恨着牙癢癢的,想揍上一頓,但在細節上,其實可以看到孩子對於父親是有敬仰之感的,因爲父親的工作和能力,樹立了自己以後的工作目標。反觀範閒,跟父親之間的關係,雖然有從小不在身邊成長的原因,但始終缺了一定的親情,不像父子,而像同個陣營的盟友。所以,如果看中家庭關係的,可能範思轍會更適合做孩子。

其實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捧着範思轍類的人,貶着範閒一類的人。更多的是想衍生出親子關係中的一個問題,你願意有個平凡的孩子嗎?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着英雄,嚮往着高能力的人,但卻忽略了我們也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也可能只是類似範思轍一樣的普通孩子,沒法各個都像範閒一樣文武雙全領導看重。只要孩子平安健康,目標清晰,不闖大禍,我相信也能成爲心中的完美孩子。

請問:如果你是範建,兩個孩子給你選,你會選誰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