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馬光的“直男笑話”其三:。司馬光的“直男笑話”其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啓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司馬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我們熟悉的司馬光,是砸缸救友的機敏神童,是寫出《資治通鑑》的歷史學家。與此同時,司馬光又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盛讚他的廉潔奉公和剛正不阿,也有人詬病他的小肚雞腸和睚眥必報。而今天,筆者卻要揭開臉譜,撕掉標籤,帶大家認識一個你不熟悉的直男段子手司馬光。

(《清平樂》司馬光劇照)

“直男”,這個被玩壞了的新興詞彙,早已超越其原始含義,如今常用來形容那些思想呆板一根筋、審美單一不懂時尚、花式不解風情又總能把天聊死的男性。這個意義上的“直男”,既有他可笑的一面,又有他可愛的一面,衍生出的“直男笑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流行於網絡的各種“直男笑話”,想必各位讀者也聽過不少。

比如一位小姐姐的吐槽:“寶貝,你眼皮上沾東西了。” 然後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撕掉了我的雙眼皮貼。

再比如另一位小姐姐的吐槽:有一次買了一包壓縮面膜放在客廳,然後我爸就把它拆開喫了……喫了……他說,他以爲是牛奶片……

(蘇雪林與張寶齡)

類似的直男笑話,不僅流行於當下,也存在於歷史當中,其中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發生在民國才女蘇雪林與她的丈夫張寶齡之間的故事。那是二人婚後不久,在一個月色皎潔的美妙夜晚,蘇雪林與張寶齡漫步街頭,氣氛非常浪漫溫馨,文科女蘇雪林不禁感慨:

“親愛的,你看今晚的月亮真圓啊!”

不解風情的理工男張寶齡卻不明所以地回了句:

“是嗎?我覺得還沒我用圓規畫的圓呢。”

話題回到司馬光身上,真實歷史中的他,實則也是個典型的鋼鐵直男,其創造“直男笑話”的能力,不輸網絡段子手。以下試舉幾例。

(司馬光劇照)

司馬光的“直男笑話”其一:

在士大夫普遍三妻四妾的古代,司馬光卻是個難得的癡情男、一夫一妻制的堅守者,他終身不納妾、不畜妓,與原配妻子張夫人伉儷情深、相守到白頭。

北宋時期,經濟繁榮,國泰民安,每年的元宵佳節,朝廷都會舉辦聲勢浩大的洛陽燈會,其熱鬧場面在電視劇《清平樂》中亦有刻畫。史料記載,有一年的上元節,張夫人想去看燈,司馬光卻說:

“家裏也點燈,何必非要出去看?”

張夫人解釋道:

“上街不僅能看燈,還能看看遊人啊。”

司馬光的回答,着實令人憋出內傷,他說:

“看人?怪了,難道我是鬼嗎!”

好吧,這個“直男”腦回路,我服!大寫的服!

(鋼鐵直男司馬光)

司馬光的“直男笑話”其二:

司馬光與妻子張夫人情投意合,唯一的遺憾是婚後三十餘年一直沒有孩子。對此,司馬光不以爲意,張夫人卻一心要盡賢妻本分。

一次,張夫人偷偷買了個妙齡美女,安置在司馬光臥室。司馬光回到家中,看到有位不相識的女子躺在牀上,竟然不加理睬,徑直到書房看書了。美女有任務在身,便也跟着來到書房,她侍立在司馬光身邊,隨手拿了一本書,故作嬌態地問道:

“請問先生,中丞是什麼書?”

司馬光聞言,立刻板起面孔,拱起雙手,一本正經地答道:

“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

美女自知無趣,只能灰溜溜走出了書房。司馬光則頭也不抬,繼續讀書。

(宋仁宗戳破司馬光痛點)

司馬光的“直男笑話”其三:

又有一次,司馬光攜張夫人去丈人家賞花,張夫人與丈母故伎重施,又趁機安排美貌丫環去接近司馬光。丫環奉命行事,一番描眉畫眼精心打扮後,故意在司馬光眼前賣弄風情,怎料,司馬光卻勃然大怒,訓斥丫環道:

“走開!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

小丫環被一頓怒吼,又羞又騷,只能跑開了。

(司馬光畫像)

筆者雲:

以上司馬光的所作所爲,看似不解風情,甚至還有那麼點冷血,實則卻體現了他對張夫人的一往情深。在“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古代,司馬光在妻子不能生育的情況下,仍堅守愛情、忠於婚姻,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後來,二人收養了侄子司馬康爲養子,也算延續了香火。

參考資料:《清波別志》、《宋史》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