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啓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李白,一個浪漫與霸氣並存的天才詩人,他的氣質裏,既有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的肆意灑脫,又有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的凌人盛氣。他自詡爲被貶凡間的謫仙人,只可惜,謫仙不是仙,也有走到生命盡頭的那一天。

對於詩仙李白的死因,大致有三種說法,分別是“醉死說”、“病死說”和“溺死說”,正史野史、專家考證、民家傳說,各執一詞,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李白的死絕非毫無預兆,他對自己的大限將至是有預期、有心理準備的。

(《妖貓傳》李白劇照)

上元三年 (公元762年),李白自覺精神不濟,病入膏肓,回首平生往事,不禁悲從中來、感慨萬千,在病榻上寫下了絕筆詩《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首先說明一點,李白的這首絕筆詩,在流傳過程中幾經坎坷,存在形近字間的誤傳,標題裏的“路”應該是“終”,正文裏的“石”應該是“左”。以下按照李白原意書寫。

(李白像)

受莊子《逍遙遊》影響,李白對大鵬鳥向來鍾愛有加,一直把它當作自己精神的化身,比如我們熟悉的那句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便是李白筆下最霸氣外露的豪言壯語。李白還寫過一篇《大鵬賦》,其中

“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

等句,與其說是在寫大鵬的氣魄,不如說是在寫李白自己的遠大抱負。

在絕筆詩《臨終歌》裏,李白再次以大鵬自況,借大鵬展翅奮飛而半空摧折表達了自己空有曠世才華卻一生鬱郁不得志的悲愴。

(大鵬展翅)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大鵬振翅高飛,威震四海八荒之地,卻在半空中慘遭摧折,無力繼續向前。

前半句

大鵬飛兮振八裔

暗指李白得到皇帝青睞,受詔入京,春風得意,盛極一時。後半句

中天摧兮力不濟

暗指李白仕途不順,在長安受到挫折,也暗指他此刻行將就木,滿懷的才華和抱負再也無處施展。

(李白劇照)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大鵬雖然中空摧折,其遺風卻足以激盪千秋萬世,只可惜東遊扶桑時被掛住了左邊衣袖。

前半句

餘風激兮萬世

比較好理解,李白仍是以大鵬自比,暗指自己雖然理想破滅、命不久矣,但其作品和精神卻能千秋萬代、影響深遠。後半句

“遊扶桑兮掛左袂”

連用兩個典故,所以讀起來會比較難懂一點。首先,扶桑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生在太陽昇起處的大樹,太陽是君主的象徵,“遊扶桑”是指來到皇帝身邊。其次,西漢辭賦家莊忌的《哀時命》裏有

“左袪(袖)掛於扶桑”

之句。所以後半句的意思就是李白在皇帝身邊時遭到了挫折。

(李白畫像)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後人得知這個消息必然口耳相傳、悲慟不已,但是孔子已亡,此時又有誰爲我的死去而傷心流淚呢。

前半句

後人得之傳此

表面是說人們會因大鵬中空摧折而惋惜傷心,實則是對自己的極大自信,認爲後人會爲他的不幸遭遇而扼腕嘆息。後半句

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則引用了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魯國曾捕獲一隻麒麟,孔子曾爲神獸遭難悲痛落淚,李白認爲自己有麒麟同樣的價值,只恨沒有孔子那樣的人懂他、賞識他,但與此同時,他又斷定千百年後,後世之人必然會肯定他的才華和精神。這兩句與杜甫在《夢李白二首》中說的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所表達的意思一致。

(李白)

這首《臨終歌》,可以看作是李白的自撰墓誌銘,裏面既有他的理想抱負和狂傲自信,又有他的憤懣不甘和痛苦哀傷,更有彌留之際對人世的無限眷戀以及對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深沉惋惜。一代文豪,千古詩仙,傳奇人生即將落幕,他的臨終絕筆實在令人感慨萬千、痛心不已。

參考資料: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