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問題,基本上就決定這個孩子以後的性格如何,爲人處世能力如何。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不會被他的朋友喜歡,同時你去注意一下他的生活圈子,注意一下他平時交往的人,你就會發現,要麼這個孩子沒有朋友,要麼他的朋友是和他一樣性格的。

青春期,是孩子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紀,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出現叛逆,逆反,頂撞父母的表現,在這個敏感的階段,孩子的這些表現讓家長們束手無策。更可怕的是,有的家長在這個年紀,恰逢更年期,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讓自己的家裏戰火紛紛。大人不肯聽孩子講話,孩子也不肯向大人低頭。青春期的孩子們這麼叛逆,甚至與父母爲敵。不足不讓我們思考很多問題。

你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到底什麼樣

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問題,基本上就決定這個孩子以後的性格如何,爲人處世能力如何。假如父母樂觀開朗,積極向上,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的正能量,教會孩子很多的東西,當然就會孩子的這個東西不一定是學習上的知識,更多的可能是生活上的知識,爲人處世的道理。那麼在這樣的父母帶領下,這個孩子以後一定也是同樣的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他對待自己的父母的態度就基本決定了他對身邊人的態度。

相反,假如這個父母自私冷漠,平時從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不肯聽孩子說話,拒絕接受孩子的意見,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爲主。那麼這樣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多半在生活中也會非常自私,只考慮自己。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不會被他的朋友喜歡,同時你去注意一下他的生活圈子,注意一下他平時交往的人,你就會發現,要麼這個孩子沒有朋友,要麼他的朋友是和他一樣性格的。

所以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問題非常關鍵,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着重去建立一個輕鬆愉快的親子關係,你跟孩子在一起多去體驗一些新鮮事物,都去關注一下他的感受。特別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可能這個時候他們有了自己的情愫,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去過分的打擊,有選擇性的去了解纔是最正確的做法,這就叫做尊重。

尊重孩子,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一說到尊重問題,有的家長就會一頭霧水了,到底怎樣做纔算尊重孩子呢?我們來看尊重這個詞,它長得方方正正的。尊重孩子就是從他的每一個決定開始。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需要你去支持他所有的決定。畢竟他們的思考能力有限,他們的人格還不夠獨立。因此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他們做出決定的時候耐心的去傾聽,並且給他慢慢的分析。他的這些決定中有哪些合理性,有哪些不合理性?即便是你不想答應他,也要給他一個合理的理由。

蘋果手機新款剛剛出來的時候,我上初二的女兒一直很想要一個蘋果手機。我們家裏的條件算是小康了,但是,我和我丈夫當時都是用的很普通的安卓機,因爲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沒必要過分追求。但是女兒總是會跟我提起想要一款蘋果手機的要求。開始我假裝聽不懂她的要求,後來她開始生氣了。有天晚上她沒有喫飯,在房間裏生悶氣。我看他很久沒出來就去臥室跟她說話。

我問她你一定要買嗎?她說我真的很喜歡。然後我跟她說了下面這些話,"寶貝,以我們家的經濟實力,這個手機我們可以買得起,但是媽媽不會給你買,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你現在還在上初二,你的任務是學習對它的需求不是特別強烈。而且你看我和爸爸也是用的普通的手機,我們來做一個約定,等到你中考完以後,無論你成績如何,媽媽都會給你買一個最新款怎麼樣?"女兒笑了,我知道,她現在應該很開心。

看吧,很多時候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就給大家複雜化了。明明你可以跟他好好商量的問題,你非要跟他大吼大叫,青春期的孩子真的不喫這一套。她要的只是你對她一個尊重的態度,比如手機現在不買,但是以後可以買,我沒有否定你的需求,也沒有否定你的喜好和選擇。這就是尊重孩子的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尊重老師,尊重父母,尊重長輩。可是大多數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可以有獨立的人格,可以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也希望他能尊重別人的選擇,所以我對他的教育是從尊重開始的。

我始終相信我的尊重,我也相信我的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