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薄姬从一个社会最卑贱的私生女,竟成为中国几千年最尊贵的女人,从魏王豹姬妾,再为汉王刘邦织室女仆、姬妾、代王太后、汉文帝皇太后、汉景帝太皇太后,死後211年,九世孙刘秀追尊为汉高祖刘邦皇后。薄姬既是汉文帝太后,子子孙孙是汉王朝皇帝,也必然是汉创业的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薄皇后才是正统,世代受到汉代皇帝祭祀。

题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谁?

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明确解答。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读史嘛!本文提出这位皇后是薄姬,为今曹县人。这并非骇世惊俗,实是振聋发聩,传史实,明鉴诫。试问:再传的西汉、东汉皇帝哪个不是刘邦和她的血脉子孙?她能血食数千年,谁人能与之相比?!

薄姬命薄运不薄 文帝太后高祖后 京博文

薄姬是谁?这几年知道她的人已数万倍增加了。因为她是人生最富于戏剧化的千古一人。自2004年以来,有人发现并挖掘出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作为无尽的宝藏,纷纷拍剧上映。《薄姬传奇》《楚汉骄雄》《楚汉风云》《大风歌》《美人心计》《楚汉传奇》十数部电视剧渲染、演绎了楚汉争战的历史画卷,从此,在剧坛称雄十年,压倒了此前风靡数年的清宫戏。然而观众倾力关注的并不是项羽、刘邦角逐天下,而是三位女性的争宠与结局。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这三位女子竟然都是同一皇帝的皇后和准皇后,这戏就演大了。薄姬、吕后、戚姬三个近老乡登上了一个历史大舞台,或仁慈完美、或刚毅狠毒、或做作贪婪的不同性格;生生死死,富贵贫贱、天堂地狱般的不同命运,堪称千古绝唱、万世悲歌。通过电视剧,几亿人一饱眼福,从此牵动着几亿中国人的心绪,甚至影响着亿万女人的人生轨迹、生活道路,真是流年说不尽,世代道不明,还必将继续流传、解析、演绎下去,不知几千年矣。

《史记》之《吕后纪》记载,吕后为刘邦微时妃,生孝惠皇帝。刘邦当汉王时,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王如意。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代替太子,数次几乎取代太子。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刘邦一死,孝惠帝即位。吕后囚戚夫人,害死赵王,“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崩,先后立两假皇帝,吕太后称制,私通审食其,杀赵王友,再逼赵王刘恢自杀,违刘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之约,封诸吕为王,掌握军队。吕后一死,众大臣从吕氏手中夺回军权,“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可谓恶有恶报,吕后一人作恶,逼死儿子,致家灭九族,一人不留。可悲也夫。而戚姬作为不知进退的贪婪女性,让人怜悯叹惜。吕后死后,众大臣以代王为高帝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一致拥立代王为帝,是为汉文帝。下面看薄姬的记载。

《史记》之《外戚世家》载:“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薄父死山阴,因葬焉。及诸侯叛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纳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所,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拒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叛,中立,更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纳後宫,岁余不得幸。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坐河南成皋灵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稀见高祖。高祖崩,薄姬以稀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高后崩,大臣议立後,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载:”中元元年……冬十月……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曰:‘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残害三赵,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高皇后,配食地祇,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

史籍对薄姬、吕后、戚姬这三位女人命运结局记载大致如上。薄姬从一个社会最卑贱的私生女,竟成为中国几千年最尊贵的女人,从魏王豹姬妾,再为汉王刘邦织室女仆、姬妾、代王太后、汉文帝皇太后、汉景帝太皇太后,死後211年,九世孙刘秀追尊为汉高祖刘邦皇后。子、孙创造了二千年来被推崇的“文景之治”,子子孙孙当了几十代皇帝,大汉王朝被称为中国最强盛的王朝。皇帝刘恒亲侍汤药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成为孝道典范。薄姬这位载于历史文献的伟大女性确实太富有传奇色彩了。遗憾的是很多人先前并不知晓。近年靠着电视剧的传播,几乎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下面考证薄姬是汉薄县人、今曹县人。

1、曹县南部自商代起称亳都,周代又写作薄,如《吕氏春秋·具备》云:“汤尝约于殷薄矣。”《墨子·非攻下》谓:“汤属诸侯于薄。”其他书篇多写作“亳”,亳与薄为一地之不同写法。亳指商王宫殿及商都,薄指草木交错的沼泽--蒙泽及其周边的亳城,是周代写法,引申为迫近义,后世再转化为少、困义。

2、司马迁记“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云云,班固除未写父“姓薄氏”,皆同《史记》。这说明班固有证据,不认可《史记》太后父“姓薄氏”之说。既然秦时今曹县地属魏,处济水之域,为吴越之地人士来中原必经之地,故薄太后父与魏媪于此相处,二人私通,生下薄姬、薄昭姐弟,无夫妻名分,且薄父既没有带她们母子三人回吴同居,也没有在此居留养大儿女,而是只身回吴,即死于山阴。人皆不能知其名,史书无法记载。故班固记述正确,司马迁记述不当。即薄父为吴人,不姓薄,私生女不敢用也不能用父姓显于世。

3、汉武帝时亳人缪忌称薄缪忌,又称薄忌,是时人习惯以地名称呼人。

4、薄姬姐弟生在薄地,自幼卑贱无助,不得不由外公家收养着,当然是命最薄最苦的娃娃,不敢说父是谁,又无法从父姓,更不敢从母姓,才不得不以地为姓,命名薄姬、薄昭。

5、薄姬姐弟为私生子,靠外公家养育,故薄姬一旦成了薄皇太后,就知恩图报,让朝廷照顾外公家,此有史载。

6、根据《史记》、《汉书》可知,西汉初于亳城设蒙县,属梁国,汉武帝元朔中,削梁国八县,从蒙县分出一部分设薄县,治亳城,改属山阳郡;蒙县县治往东南迁三十里另建县。薄县之名因纪念薄太后而命名,而且汉代一直沿续。自薄昭之后,始有薄姓,薄姓从地名得姓,薄姬、薄昭因身世孤苦薄弱而如此称呼。

至此,薄姬因何姓薄,故里在薄,已很清楚。然令人最不可思议的是,薄姬死後211年,又有恩典。光武帝刘秀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自然也是薄姬九世孙,文帝八世孙,他出生于济阳,与薄县为邻,从小知道老奶奶薄姬之事。他当了皇帝,有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就要为老奶奶薄姬正名上位,不能再叫高祖薄姬了,而改称高祖薄皇后。

司马迁写《史记》,班固写《汉书》,虽如实记载了吕后恶迹及身后惨事,但他们绝不可能想到,他们记载的汉高祖吕后不算数了,汉王朝皇帝与吕后无关,不是她的子孙;薄姬既是汉文帝太后,子子孙孙是汉王朝皇帝,也必然是汉创业的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薄皇后才是正统,世代受到汉代皇帝祭祀。当然这种废立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但汉家天下是刘氏与薄氏後人的,这种废立也无可非议。由史可知,这既是吕后作恶多端的后果,也是薄姬仁慈谨让的胜利。薄姬这样命薄运不薄,曲折起伏的故事,通过电视的传播,启示无数女性,身世不由人,卑贱不可怕,只要做好人,干好事,不乞求于人,不贪富贵,教子有方,将人生无怨,富贵自至,受人尊崇,福佑后代,青史留美名,榜样传万世。

本文作者授权发布

徐子红,笔名京博文,山东曹县人,1945年出生,中文本科学历,出版专业编审职称,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菏泽历史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古代史、古文字、古地理、地方志。著作有:黄帝蚩尤涿鹿战地在菏泽、周人源自山东嘉祥、中原定鼎考、商都亳研究、尧陵尧庙考辨、汉地考、论夏禹是曹县人、左丘明研究等。论文有释宋、说楚、释商、说亳、商都屡迁原因新探、塗山圣地考、以曹名地纵横谈、曹县文化资源开发刍议、后母戊鼎献何人千古女帅家何在、薄姬命薄运不薄文帝太后高祖后、高考移民范仲淹、话说伊尹等。参编《山东方言词典》,主编2000年版《曹县志》,点校注释康熙版《曹县志》,编著《曹县人物·历史卷》,编写菏泽九县来历论文,证明皆有四千年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