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关于父母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情上,不语提出来,我们不应该是辅导“作业”,而应该是定位于辅导“孩子”。

这是因为作业是孩子的作业,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辅导孩子更好的完成作业的“能力”、“习惯”。

除了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参与的作业,比如说检查听写、背诵、默写、签字等等之外,其他的书面作业我不建议家长过多的去干涉孩子做作业的本身。

当然,事无绝对,如果你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发现孩子错误很多,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必须要干预的,因为这已经等于告诉你:孩子再过去的一段学习中一定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要及时解决才行。

先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入手

学习态度可以说能够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从预习到听课再到复习,从课堂作业到课后作业再到补习/补充作业,从书写质量到书写速度,从效率到质量……可以说一个孩子(大人其实也一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

有道是“态度决定一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种事儿装一天两天可以,装几年真的是装不来的。

大道理不用讲太多,小学生能理解的不会太多的,如果孩子是低年级,那么最有效果的方式我建议就是从大人那里就表现出对“学习”的喜欢来,孩子往往更愿意去做父母们认可的、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父母就爱看电视、就爱玩手机、就爱玩游戏那么孩子你觉得会不会也很喜欢呢?那么你为什不相信如果父母也爱学习、享受学习、研究学习孩子就不会去模仿父母们呢?其实是概率很大的,因为这样他们会获得来自父母更多的认可、互动、交流的机会,哪有小孩子不喜欢这些呢?

所以日常的身体力行就以起到“讲道理”的作用!

至于嘴巴里的讲出来的道理,最好是有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尤其是在气氛非常好的时候或者是一次比较正式的交流时候再说,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否则就会变成几乎所有孩子也包括过去的我们都反感的“唠叨”!

然后我告诉你一个为什么负能量越多的家长孩子反而成绩越不好的一个小实例:同样都是“家长作业”,有些家长心里不满,但是去不表现出来,有些家长一遍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一遍要么还是坚持做了,要么干脆不做。你认为这两种家庭的孩子即便父母去辅导了,他们的差距会是怎样的一种变化呢?

然后是“自我管理”

这里主要是“坐得住”,说白了就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他能够坐得住,别管他遇到怎样的“困难”了——比如说不会做了、比如说有点累了、比如说今天的状态不是很好了……这孩子都能够坐下来慢慢调节,而不是一会窜到哪一会玩玩那的。

我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从放学回家(三点半左右到家)一直到晚上睡觉,除了吃饭、上厕所之类的时间之外都能坐在那里学习。后来是我们“害怕”了,才不让他这么去做的,会给他找点事儿让他换换脑子休息休息。而寒暑假这样的大假期, 孩子可以在学习日即这天没有别的活动安排主要就是学习的日子里,一天学习8、9个小时而不会方案。

试问,孩子有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候,即便他的学习效率不是那么的高我想成绩也绝对不会差吧?更何况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提高他们的效率反而是更加容易的是不是吗?

怎么训练其实才是关键!

很简单,初期就是陪伴!不要做太多的干扰,比如发现孩子哪里错了就赶紧告诉他,比如孩子一有不会的就马上跟他讲……反正你要记住了,你的任务是“监督”他能不能坐得住,玩东西、走神、起来活动啥的这些行为你可以去管,其他的跟学习有关系的不要干涉太多,让他去完整的经历,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纠正。

什么?

你没时间?

嗯~~~对不起,这点我不能帮你解决,因为原本事情就是这样的——如果真的很容易就能解决,那么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为何不是在缩小而更多时候是在拉大呢?你觉得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么必然你要牺牲掉另外的一些事情。我想很多人总是抱怨老师怎样怎样,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的迁怒呢?

自己看着办好了!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事情上,除非你命好,养了个自学成才的孩子(这个真有!),否则自己选择了就不要抱怨了。

这时候再去进一步提高效率

说真的,以上两点能够做到了,这孩子的学习就一定不会差的而且极有可能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做父母的终究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很多让我们拍马不及的学习榜样在前面等待我们去追赶、超越。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总就不希望孩子的学习方式一种“笨拙”的形式,

虽然在部分学习上会有“大力出奇迹”的情况,比如说“博闻强记”,时间足够的多,孩子足够的努力,这种方式也会提高很大。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注重一下效率的提升,那么即便还是“强记”也会因为方法的变化而提高效率不是吗?

举两个我们生活中小例子:

1、比如我再辅导孩子“背诵”这点上就做过很多的尝试,最后发现采取分析文章结构、顺序然后画一个简体版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或者是是一幅图(根据文章的性质决定)的话孩子的记忆效果会好很多。我曾测试过孩子强记一篇近代散文的时候1.5个小时他背不过,但是我陪他分析完了之后我们只用了40分钟就全部背完了。

2。比如孩子的写作质量和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对孩子说“写得好”,因为没有意义,孩子不知道怎么写得好,所以我不能再让他写了。所以我为什么不教他如何提高写作质量而不是让他讨厌呢?所以我经常跟孩子讲“如何写得更好”,然后鼓励他坚持“描红”,观察细节和字句结构。所以虽然我们没有报名上课(后来我们报名了书法课),但是孩子们的写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速度也越来越快。

所以我辅导的并不是孩子的“作业”,而是在辅导孩子,是在辅导如何能够让他愿意学、知道学和会学。

至于“作业”,到这个时候你还担心吗?

辅导孩子这件事情我一直都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有太多的事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有很多意外、有很多郁闷但是同样也会有很多惊喜和欣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愿意去做一位“参与者”、“陪伴者”,而不是仅仅做一位只会按照自己想法要求孩子去做的“指挥者”,因为当你不在其中的时候,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