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会自己整理物品的孩子,做事井井有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也不用大人担心,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妥当,非常有主见。”宝宝一开始可能不听,不要大吼不叫,继续温柔而坚定地劝说,而且坚持住不给孩子收拾,过上一会儿,孩子会默默的自己从地上拿起物品,好的习惯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孩子的表现往往就是家长教育的表现,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孩子在父亲和母亲面前的表现有时候也不同,好像是在挑战家长权威,不是孩子表现不佳,而是家长教育方式有区别。

孩子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父母看来总是毛病不断,想让孩子独立,父母忍住别插手!做好这3点自我管理孩子更优秀!

一、合理安排时间

  • 让孩子学会自律

“快起床!快吃早饭!”

“快写作业!别磨蹭!”

“别看电视,别看手机了!”

很多家长都在每天重复着这些话,不管有没有用,尽管声嘶力竭,然而收效甚微,越大声吼叫,孩子越反感越不听。父母也知道说教方法不太灵,可就是忍不住,出于父爱母爱的本能驱使。

可是如果让孩子改变,学会独立自律,父母真的要忍住。认识的一位同学家长每天喊孩子起床只喊一遍,不起床也不再喊,父母说到做到,孩子也不敢大意,养成了自觉起床的好习惯,毕竟迟到了老师批评,自己也没有面子。

一位朋友早晨匆匆把孩子送往学校,可课本忘带了,是送去还是忍住不管,哪怕被老师批评?明智的选择是如果孩子已经到了学校,就不必再送了,和同学合看一本,有了这次教训,孩子下次会在上学前把课本收拾好,养成检查书包的好习惯。

  • 让孩子有目标感

如果手机在身旁,我们是不是会忍不住总是想拿起看一看,包括成人。我家大宝有一位同学自律性很强,从初中开始,晚上写作业,手机就在身边,却能做到毫不所动,不用手机聊天,打游戏,手机只是同家人朋友联系的一个工具而已。

孩子每天的学习有规律,刻苦认真,成绩稳定,这一切的背后缘于有强烈的目标感,有敢于争先的精神,知道奋斗的方向,成功从来都是青睐认真付出的勤奋者。

想让孩子自律,就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知荣辱,当然好胜心不可太过强,动机性过强容易失去纯真的本性,对成败得失看得太重容易情绪失落,还要有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做个乐天派。

二、学会整理物品

宝宝喜欢随地乱放东西,如果你忍不住替她收拾整理,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结果是孩子我行我素,因为她知道会有人替她收拾。

如果宝宝扔了东西在地上,你温柔地对宝宝说:“宝宝自己捡起来,学会收拾整理是个好孩子。”宝宝一开始可能不听,不要大吼不叫,继续温柔而坚定地劝说,而且坚持住不给孩子收拾,过上一会儿,孩子会默默的自己从地上拿起物品,好的习惯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有趣的是,孩子很会看脸色,父母如果有一方喜欢给孩子收拾物品,一方从不给孩子收拾。孩子在不同的家长面前做法不同,如果有人乐意为她收拾,孩子就会偷懒;而在行为相反的一方,孩子知道偷懒没用,就学会自立。

学会自己整理物品的孩子,做事井井有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也不用大人担心,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妥当,非常有主见。

三、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财商,培养正确的金钱观。现在孩子过年都有压岁钱,平时也有固定的零花钱,给多少?怎么花?是需要制定一个很好的规则。

家庭收入不同,给孩子的零花钱也不同,但都应该量入为出,不可以不顾自身的家庭条件,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要什么买什么,学会节制节约,这并不是小气吝啬。即使家庭优越,不差钱,也没有必要让孩子挥霍无度,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有的父母工作忙,没空管孩子,就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来补偿心理上的愧疚,其实孩子缺少的不是钱,而是父母真心的陪伴,心与心的交流。

正确的金钱观的培养,也关系看孩子长大后的持家原则,很多消费习惯在年龄小的时候已经形成,长大了也很难改变。

学会记帐本,有时候稀里糊涂不知道买了些什么,钱也不知道花到了哪里,每年的花费多少钱也不清楚。试着学会记帐本,进行分类,衣食住行,学习培训,看看哪些是重点消费支出,哪些是没有必要买的,头脑发热买了一堆没什么利用价值的物品。

实行极简主义,去繁就简,克制住消费欲望,你会发现屋子里也没有乱七八糟的物品,心也不再凌乱,清清爽爽。

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人生,父母忍住别插手!相信孩子会更优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