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寶寶在出生不久後,會出現溼疹,原因媽媽們都不清楚。

看着這些紅紅的,密密麻麻的小疹子,不僅影響美觀,還讓寶寶渾身不舒服。

溼疹究竟是怎麼引起的?該怎麼預防呢?

什麼是嬰兒溼疹?

嬰兒溼疹,也被稱爲“奶癬”,是一種常見的與變態反應有關的皮膚病,就是平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

新生兒溼疹多爲脂溢型溼疹,發生在寶寶出生後2~10周,頭皮、眉弓等部位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

新生兒溼疹是怎麼引起的?

嬰兒溼疹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常見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

溼疹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雙方中的一方曾患有過敏性疾病,或曾得過溼疹,小寶寶得溼疹的可能性也很大。

2.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可能引發溼疹,比如說很多寶寶對牛奶、雞蛋、魚、蝦、蟹等食物過敏。母乳餵養的寶寶,當媽媽攝入牛奶、海鮮等高敏食物後,就可能引起寶寶溼疹表現。

3.環境因素

二手菸、花粉、蟎蟲、汗液、尿液、空氣乾燥等都可能引發溼疹。

溼疹的治療視情況而定

因爲溼疹多是由於過敏引起的,塗抹激素藥膏就會好轉,但因爲根源不在皮膚上,所以停止塗抹後又會出現,所以治療溼疹第一步,要明確病因。

大面積融合,或伴有腫脹、滲出的溼疹,一定要根據醫囑進行用藥。防止出現感染。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一定要理性使用激素藥物,不要談激素色變,且激素的使用不能“見好就收”,所以激素的使用不能盲目加量、減藥或停藥。

如何預防和護理溼疹?

1.查找引起溼疹的原因,去除過敏物質纔是重中之重。

2.保持寶寶雙手清潔,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避免寶寶抓癢,降低皮膚感染細菌風險。

3.過度的清潔會讓寶寶的皮膚變得更乾燥,所以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過熱的水清洗患處。洗澡後,要蘸幹皮膚,塗好保溼霜。

4.給寶寶穿上棉質的寬鬆衣物,避免衣物和身體的摩擦,加重溼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