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想要用“負罪感”,讓孩子變得懂事乖巧,實際上,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孩子覺得自己是父母的負擔累贅,就會慢慢的疏遠父母,不願意和父母真誠的溝通,而家長卻希望自己的話語,能夠得到一些反饋,忽視孩子的心理,導致的結果就是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晚上帶孩子去超市,經過玩具區的時候,看見一個奶奶正使勁拉着孫女的手,想把孫女拖走,但是小女孩就是抱着柱子不肯走,奶奶看到孫女這個樣子,只能着急的對孫女講:“你看你爸爸,從早忙到晚,就是爲了給你賺錢供你以後考大學,你再看看你每天都要花錢買玩具,你就不能懂事嗎。

“媽媽一天天辛苦上班,就是爲了給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還不好好上學。” “我們辛苦的賺錢,還不都是爲了你。”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語。出發點是想讓孩子珍惜當下,實際上,這樣的話卻給孩子帶去了無形的“負罪感”。


晚上帶孩子去超市,經過玩具區的時候,看見一個奶奶正使勁拉着孫女的手,想把孫女拖走,但是小女孩就是抱着柱子不肯走,奶奶看到孫女這個樣子,只能着急的對孫女講:“你看你爸爸,從早忙到晚,就是爲了給你賺錢供你以後考大學,你再看看你每天都要花錢買玩具,你就不能懂事嗎?”那個小女孩看了奶奶很長時間,才一臉不捨的放下手中的玩具。

我們小時候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爲這算是長輩們的“殺手鐧”, 只要使出“殺手鐧”,孩子便能很快的變得“懂事”起來。其實,孩子對於大人的抱怨和辛苦,很難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孩子最終只會覺得是自己的原因,對父母有着深深的愧疚。

一、爲什麼家長總愛用“負罪感”讓孩子聽話

1、可以使得孩子變得順從自己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道德標準,年齡過小的孩子因爲父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也就會把自己要聽大人的話,當做是自己的衡量標準,“這麼辛苦,還不是爲了你”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利用孩子的“負罪感”,讓孩子覺得是自己錯了,從而變得順從自己的父母。


2、見效快

讓孩子意識到沒有父母的辛苦工作,自己就不能擁有更多的東西,孩子意識到問題之後,可能會立刻做出改變,因此,很多家長也就認爲讓孩子內疚,是培養孩子的最好辦法,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短時間內,孩子可能會做出改變,但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3、適當的激勵孩子

“棍棒”、“吼叫”、“講道理”,這些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但是用引發孩子“負罪感”的方式,孩子基本上都會按照父母的意願,父母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最重要的是,在孩子面前訴說自己的辛苦與付出,可以激勵孩子的上進心,可是很多父母都會忽視一個問題,孩子是上進了,但是驅使孩子上進的是對父母的愧疚,而不是出於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在六歲之前,一個人的人格就已經成形,他對於生命的意義、追求的目標、處事的方式及情緒的基調都已經固定。”人的一生在六歲之前,不管是錯誤的觀念還是正確的,都已經固定下來了。不少家長希望通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從而引發孩子的“負罪感”變得順從自己,事實上,這樣增加孩子“負罪感”的行爲或語言,只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二、“負罪感”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1、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孩子的世界中只有父母,而“負罪感”正是利用孩子的這一心理,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應該向父母索要東西,要得越多父母也就越辛苦,而孩子自己只能通過好好學習,順從父母,聽父母的話,來回報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這樣也就很有可能讓孩子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真實心理,去做事,只是一味的去順從父母。


2、生疏的親子關係

父母想要用“負罪感”,讓孩子變得懂事乖巧,實際上,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孩子覺得自己是父母的負擔累贅,就會慢慢的疏遠父母,不願意和父母真誠的溝通,而家長卻希望自己的話語,能夠得到一些反饋,忽視孩子的心理,導致的結果就是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3、奪走孩子的能量

當孩子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就會產生深深的“負罪感”,徹底的去否定自己的努力,如果父母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孩子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令孩子疲憊不堪,“負罪感”源於保存種族的法則,在親人之間會變得更加嚴重,甚至會伴隨孩子的一生,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就會使得經常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喪失自信心,把周圍一切的不幸都會強加在自己頭上。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小歡喜》裏的媽媽宋倩對女兒英子的教育方式,因爲與丈夫不幸的婚姻,把自己的餘生都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英子一有自己的想法,宋倩就會覺得自己滿腹委屈,用“苦情計”威迫英子放棄自己的想法,在家長看來,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來講是有效的,但是這樣的愛卻給了孩子無形的壓力。

三、想讓孩子聽話,擯棄“負罪感”教育,多跟孩子交流

1、要學會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我們說出“我這還不是爲了你好”,“媽媽辛苦工作一天,你還要玩具”,這些語言年齡過小的孩子,真的不能理解。“爲了你好”到底是怎麼個好法,媽媽辛苦工作與買玩具又有什麼關係,在我們覺得好的東西,其實,在孩子看來,並不是多麼好。


2、經常與孩子交流

經常與孩子交流,不僅能夠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給孩子講自己經歷過的事情,這是給孩子提供一些人生的經驗,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帶着目的和孩子交流,孩子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3、尊重孩子的選擇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選擇的能力,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事事都順從自己,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認知問題的角度,有時在家長眼裏覺得好的,在孩子這裏並不一定是好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且相信孩子的能力。


總而言之,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情緒感染,同時家長們要有一個共同的理念:管教的目的就是爲了不管,我們應該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不用管的人,而不是需要我們用盡辦法去控制的孩子,無疑後者的教育註定是失敗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生活中和孩子說過上述類似的語言嗎?孩子是什麼反應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