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編輯:魏文藝

自3月份以來,招拍掛市場幾乎每個月都會誕生區域級“地王”項目,其中不乏單宗百億元級地塊。與此同時,溢價率和樓面價也在持續走高,部分二三線城市溢價率達30%~100%。

土地交易的熱情大致來自兩方面。從供應端來說,近期是地方土地市場供應的小高峯,廣州、杭州、武漢、福州、濟南等地均一日供應多宗地塊,單日土地成交額均超百億元;從需求端角度看,房企拿地出手“闊綽”,一方面得益於不少房企獲得了新的融資。另一方面,目前也處於拿地“窗口期”,部分房企需要通過積極補倉擴儲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提醒,雖然現在處於拿地“窗口期”,但面對溢價或樓面價較高的地塊,房企還應該冷靜研究判斷。如樓面價高且區域板塊交通等條件較差的地塊,後期銷售壓力也會比較大,去化將是不小的問題。

百億地塊頻現,一二線仍是拿地重心

土地市場回暖早在4月就已開始,但揭開大幕還需重量級選手。

4月22日,上海泰鳴貿易有限公司以103.55億元競得廈門首個百億元級地塊,刷新廈門總價和單價天花板,成交樓面價達50599元/平方米,溢價率43.8%。

5月17日,深圳本地房企龍光地產又以115.97億元+配建人才房40760平方米拿下深圳前海宅地,溢價率爲45%,可售樓面價約87409元/平方米,成爲深圳單價新“地王”。

除了百億元級地塊,據中指院、Wind 數據統計梳理,4月至今,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中,超過60億元的地塊有7宗。

而一線城市有4宗成交總價TOP10地塊,其餘6宗均爲二線城市。可以看出,一二線城市仍是房企願意斥巨資拿地的重點。


與此同時,根據中指院、Wind 數據統計梳理,4月至今,全國住宅用地樓面價TOP10地塊,門檻超過40000元/平方米。

由於龍光地產拿下的前海地塊有配建人才房,樓價面計算與其餘地塊略有不同,故未納入表中。從可售樓面價看,龍光地產約87409元/平方米應該排在第一位。

從統計表可以發現,TOP10中,北京一城就佔據了一半的榜單,南京也有兩宗地塊入榜。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今年北京已經出讓住宅用地33宗,土地出讓金總額突破千億元。也就是說,北京今年僅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土地出讓金已經超過去年全年(1672億元)的六成。

多地單日土拍超百億,二三線溢價率抬升

克而瑞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至今,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熱度最高。

如山西太原整體溢價率高達44%,近期出讓的3宗地塊分別被保利、中海、富力競得,溢價率分別爲74%、72%和45%。而優質地塊的集中出讓使得太原的土地市場達到前所未有的熱度。

寧波、西安、廈門、徐州、福州、常州等城市近期土地市場整體溢價率也超30%,高溢價地塊頻出。以寧波爲例,4月以來就有12宗土地溢價率超過30%,其中不乏江北、鄞州核心區宅地,房企現場競拍十分激烈。

佛山土地市場亦是如此。據克而瑞統計,4月佛山共成交了13宗商住地,成交總建面積超261.3萬平方米,吸金244.3億元,整體溢價率達34.4%。


克而瑞同時也指出,由於限價因素影響,部分城市雖然溢價率表現不太高,但熱度同樣不減。以合肥爲例,雖然溢價率僅有25%,但4月以來成交的15宗土地有7宗觸及最高限價。杭州也是如此,溢價率雖不是很突出,但有12幅觸發了最高限價,多宗土地價格創下區域新高。

從供應端的角度看,近期土地市場的回暖也是由於不少地方土地市場推出了一波供地潮。5月18日,廣州一日成交11宗地塊,總建面積近190萬平方米,成交總價達240億元。當天,廣州土地出讓官網一度被擠崩。

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類似於廣州這種一日出讓多宗地塊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原因可能在於,逐漸復工復產後,不少城市土拍的進度都有加快,因爲需要把之前落下的進度補上,以完成年度土地出讓計劃,這既是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也是穩定房價的重要舉措。

5月19日,武漢“雲拍賣”7宗土地,最後出讓總面積達57.61萬平方米,成交總價約爲123.71億元;在4月份128.47億元成交8宗地後,福州5月20日推出的兩宗地塊分別被中國恒大、世茂拿下,合計攬金124億元。

房企出手“闊綽”,土拍熱度仍將延續

近期土地市場供應潮中,不乏一些優質地塊,這對於需要補倉納糧的房企來說確實是一個拿地“窗口期”。

鄧浩志補充指出,近期國內土地市場表現都比較活躍,不少房企在近期都獲得了新的融資,所以在土地市場出手都比較積極,在這個時間節點加速賣地,既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也能滿足市場增加的對土地的需求。

中國恒大在近期的招拍掛市場就頗爲活躍。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年前4月,恒大以310億元拿地總金額位列行業第三。

記者梳理發現,恒大已重回招拍掛市場的“重鎮”廣州、北京。4~5月,恒大斥資超百億元在廣州拿下至少3宗地塊。

今年以來,恒大已在北京房山、順義等區域摘得3宗地塊,總金額超過60億元。而在此之前,除了拿下北京順義中央別墅區恒大麗宮外,恒大已經睽違北京土拍市場5年。

同策集團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現在拿地還是有“窗口期”的,畢竟在疫情影響下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對於部分中小房企來講,彎道超車、提升市場地位仍然有可能性。

合生創展或許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5月,合生創展接連在北京拿下豐臺分鐘寺3宗不限價宅地,合計金額達到179.6億元,溢價率分別爲26%、38%和42%。

此外,克而瑞統計顯示,就高熱度地塊(溢價率超過30%、最高限價、成交總價在10億元以上三個條件符合其一的土地)的競得企業來看,金地競得地塊最多,高達10幅,其次是恒大,競得9幅,萬科、新城、旭輝、建發、中海、中南、首開、龍湖、融創等房企落子也較頻繁,競得高熱地塊幅數均超過或等於5幅。

多家券商分析機構認爲,土地市場的回暖趨勢將會持續。華西證券研報指出,長期來看,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後,復工率將持續上升帶動建安投資逐漸恢復。同時,地方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度仍高,土地供應情況也將繼續好轉。

地方市場已經有實際動作。在5月單日攬金240億元后,廣州近日又掛出3宗地塊,總價超65億元,其中一宗天河區宅地起拍樓面價達到41329元/平方米,爲全市第二高。

張宏偉也提醒,房企積極拿地佈局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市場風險,畢竟樓面價上升了,利潤空間也壓縮了;市場環境雖然復甦了,但是也並沒有出現大幅反彈。此時,房企更應該冷靜研究市場大趨勢走勢,把握市場大勢順勢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