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書福之謀:4億抄底華菱星馬 賣家苛刻條件助吉利補卡車短板?

商用車短板依舊。

名不見經傳的華菱星馬肯定沒有想到,突然,他火了——股票一月漲90%。

近日,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星馬”)發佈風險提示公告,其股票價格1個月以來累計漲幅約爲90%,最新靜態市盈率爲11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截至5月29日,華菱星馬收盤價爲8.16元/股,最新總市值爲45.35億元。

就在幾天前,華菱星馬錶示,公司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神建材,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公司856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5.24%。若本次公開徵集轉讓完成,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不再是馬鞍山市國資委。

公開資料顯示,華菱星馬前身爲成立於1970年的馬鞍山市建築材料廠,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進入卡車領域。2019年,華菱星馬與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等一同躋身“中國汽車(卡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5”。

據瞭解,華菱星馬近年來一直在尋求重組。2015年12月,華菱星馬曾嘗試與安徽安糧秀山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然而以失敗告終。2017年6月,華菱星馬擬將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作價約6.5億元全部轉讓給恆天集團,可惜股權轉讓協議最終終止。

吉利控股集團和一汽凌源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凌源”)被認爲是此次潛在的“緋聞對象”。對此,吉利控股方面表示,他們確實有接觸華菱星馬。但華凌星馬董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時間財經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控股股東的明確通知。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告訴時間財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吉利控股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真的接盤,後續發展看吉利的投入力度,但想在重卡、輕卡市場突圍,難度還是很大。

吉利成“接盤俠”?

華菱星馬多次陷入重組,是不受控股股東“待見”?根據華菱星馬公告,近年來受限於下游行業需求的變化,以及所屬行業的競爭和成長空間,他們的財務狀況不佳,資產負債率偏高,資產和業務規模難以繼續做大。

據瞭解,華菱星馬近年的經營狀況確實不穩定。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華菱星馬的淨利潤徘徊在0.5億元左右。2020年一季度,華菱星馬更是“由盈轉虧”,營業收入爲10.7億元,同比下降44.1%;淨利潤爲-1.1億元,上年同期爲595萬元。

相較前兩次,此次華菱星馬對買家要求更爲嚴格。公告顯示,華菱星馬要求受讓方或其控股集團“2019年總資產不低於2000億元,淨資產不低於500億元,具備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資質”,“最近連續三年盈利,每年利潤總額不少於50 億元,2019 年度經審計的合併報表營業總收入不少於2000億元”等。並且,此次股權轉讓的公開徵集時間僅爲10個交易日。

崔東樹表示,這背後很可能是擬受讓方已經鎖定,現在是在走流程而已,否則也不會公告。雖然一汽凌源或吉利控股都是緋聞對象,但吉利控股的可能性更大,一汽凌源的體量太小了。儘管華菱星馬方面對此表示否認。

官網顯示,吉利控股總資產超過3300億元,連續八年成爲“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相比之下,2013年主營業務爲空壓機的上海飛和集團,投資重組了一汽凌源。目前上海飛和持股95%,爲公司實控人。一汽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持股5%,僅爲財務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開徵集轉讓的價格擬不低於5.14 元/股。這也意味着,此次交易的價格不低於4.35億元。

這明顯低於2年前的價格。據瞭解,2017年6月,恆天集團與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神建材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當時的價格是6.5億元。但最終雙方以重組條件尚不成熟爲由,撤銷了當時的協議。

對此,華菱星馬方面表示,這都是控股股東方面設置的規則。可能2017年要比現在股價高,所以定價有所不同。

商用車短板

據瞭解,在全球大型的汽車集團中,商用車板塊也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豐田有日野,雷諾日產自己有雷諾同品牌卡車和日產柴,大衆更是有斯堪尼亞和曼恩,戴姆勒集團商用車則直接佔了一半的業務。

儘管在乘用車上突飛猛進,但商用車一直是吉利控股的短板。目前商用車版塊旗下共有遠程汽車、倫敦電動汽車等品牌,覆蓋了輕商、重卡、皮卡、客車、倫敦電動車TX等五個產品系列。據財聯社初步統計,吉利近兩年在商用車領域的總投資已高達509億元,佈局四大生產基地,總產能55萬輛。

2020年1月13日,吉利控股集團發佈2019年業績報告。其中,遠程商用車同比增長12%,倫敦電動汽車同比增長97%。只是公佈相關業務的增幅,但並未公佈具體銷量。

如果接盤華菱星馬,吉利將完成商用車領域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矩陣佈局。據瞭解,除了重卡整車生產製造,華菱星馬已擁有了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產品體系完備,市場反映良好,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口碑。多年來,華菱星馬一直都是國內重卡領域十強企業之一。

崔東樹表示,華菱星馬的體量較小,基本屬於三線車企。即便吉利接盤華菱星馬,也不會對商用車市場格局帶來明顯變化,與一汽解放等龍頭車企相比,差距也是非常巨大。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一汽解放全年重、中、輕型卡車累計銷量33.57萬輛。其中,中重卡銷售28.5萬輛,重卡車型市場佔有率達到25%;相比之下,華菱星馬中重卡產量約1.77萬輛,同比下降14.7%,專用車生產輛約1.24萬輛,同比下降了4.9%。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底,吉利控股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由吉利控股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下屬獵豹汽車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北京時間財經 歐陽西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