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08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

在本輪疫情的衝擊下,四大銀行分支機構是否即將成爲下一個犧牲品?

在過去幾個月中,澳大利亞向無現金社會趨勢的轉變進一步加劇。原因很簡單,由於擔心鈔票會成爲新冠病毒的傳播媒介,不少商家一直鼓勵客戶使用銀行卡進行付款。

正如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老闆羅斯·麥克尤恩(Ross McEwan)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現金的使用率急劇下降。”

分支機構“喪鐘”敲響?

現金並非唯一的犧牲品。

伴隨社交隔離舉措的出臺,銀行分支機構人流量下降了50-90%。

爲了銀行新冠疫情,四大銀行已經關閉了大約400家分支機構,相關工作人員已經重新部署至呼叫中心。

根據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APRA)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該國共有5314家銀行分支機構,低於兩年前的5816家。

絕大部分分支機構(3041家)位於主要首府城市市區。相比之下,“內環郊區”有1276家分支機構,“外環地區”有776家分支機構,“偏遠地區”有150家分支機構,“非常偏遠”地區有71家分支機構。

但是,一些銀行業分析人士對分支機構網絡的長期前景持更爲悲觀的態度。

據其預測,四大銀行可能會掀起新一輪的分行倒閉潮,類似於1990年代。

兩類客戶依賴分行

直到最近,兩類客戶仍然是分支機構的主要用戶:老年人和小型企業。

數據顯示,超過50萬人(大多在70歲以上)仍在使用存摺或未綁定借記卡的交易賬戶。

爲了應對新冠疫情,銀行向居家隔離且沒有借記卡的人羣發放了創紀錄的借記卡。

借記卡可以讓此類人羣在線購物或通過電話訂購商品和服務。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被說服而轉移至數字銀行?——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爲時過早。

據銀行分析師的估計,在新冠病毒危機期間,登錄數字銀行的次數已經增加了約20%至25%,這表明人們正在密切關注其財務狀況。

隨着澳大利亞政府陸續解除新冠疫情的限制,分析人士將密切關注以查看分支機構的客流量是否回升,或者許多一般使用分行的老客戶是否會轉移至數字銀行。

當然,小型企業也嚴重依賴銀行分支機構。

但是,伴隨越來越多的小企業選擇數字支付,而不是每天營業結束時抱着一大堆現金去銀行存,那麼銀行就更沒有理由維持如此龐大而昂貴的分支網絡了。

商業地產受衝擊

如果銀行確實開始掀起新一輪的分支機構關閉潮,那麼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商業地產房東。

隨着時間的流逝,銀行會逐漸選擇出售/轉移分支機構。隨着租約的到期,他們傾向於搬到人流量更大的黃金地段。

傳統上,銀行被視爲理想的租戶金主。因爲,銀行不僅是穩定,並且總是按時支付租金。

機構不同意見

一些機構認爲,實體銀行的分支機構不會完全消失。

之所以做出上述結論,他們的依據是人們在討論重要的財務決策(例如房屋貸款)時,仍然希望與銀行職員進行面對面的對話。

此外,更重要的是,銀行能夠通過其分支機構網絡吸引客戶。這也意味着他們對房貸經紀渠道的依賴程度會相應減少。

的確,分析師指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向四大銀行尋求住房貸款的人數逐步回升。

這不僅反映了四大銀行提供的房貸利率開始具有競爭力,而且還反映了在經濟承壓時期內客戶選擇大型成熟銀行的偏好。

機構認爲,分支機構將仍然是吸引小型企業客戶的關鍵因素,因爲這些人仍然喜歡與銀行人員建立關係的想法。

這可能會導致大型銀行(試圖在小企業貸款領域發展)在分支機構增加相應的商業貸款人手。

因此,對銀行而言,挑戰在於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分支機構,而降低員工在直接交易上所花費的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