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軍 岐黃傳習所 

本 文 導 讀

鼻竇炎沒有遺傳性的,也沒有傳染性。
鼻竇炎也分爲發作期和恢復期這兩類。
發作期的鼻竇炎使用處方“吉雷通竅湯”及其加減。

 1



什麼是鼻竇炎?
臨牀中常見的第二類鼻炎是鼻竇炎。

鼻竇左右成對,分爲上頜竇、額竇、蝶竇、篩竇。鼻竇炎的主要臨牀表現是鼻塞、流濃鼻涕,鼻涕爲黃鼻涕或者白濁樣的鼻涕,常伴有頭目昏痛,嗅覺減退、喪失等表現。

鼻竇炎是沒有遺傳性的,也沒有傳染性。大多數的鼻竇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急性鼻炎反覆發作引起的,屬於外感類疾病

慢性鼻竇炎常出現反覆發作的特徵。比如免疫功能下降,或者感冒,都可能誘發鼻竇炎。一開始可能是流清鼻涕,很快出現濃鼻涕、鼻塞症狀。

鼻竇炎治療起來難度很大,特別是上頜竇炎。因爲上頜竇的開口位置在上面,不利於堵藏在鼻竇裏的膿液的引流。


 2


鼻竇炎的中醫治療

從中醫伏邪的角度進行治療,鼻竇炎也分爲發作期和恢復期這兩類

發作期的鼻竇炎可以用處方“吉雷通竅湯”。這個處方來自於上世紀四川地區特別著名的中醫耳鼻喉科專家熊雨田、熊大經家族。對於發作期的鼻竇炎,特別是少陽火化夾溼這種類型的鼻竇炎效果比較好

吉雷通竅湯組成:北柴胡18g、酒黃芩6g、法半夏9g、白芷6g、川芎10g、枳殼9g、瓜蔞15g、藿香10g(後下)。

臨牀主證:鼻竇炎發作後,出現流黃濁鼻涕、鼻塞、舌邊尖較紅、苔黃厚、脈左弦右滑數。

在臨牀中治療鼻竇炎,我用這個處方進行加減使用的非常多。通常會應用以下七種加減方法。

1.經常加細辛

伏邪溫病是因爲太陰或少陰不足而邪氣伏藏,邪氣外發時,常發在少陽經。但是因爲有少陰或者太陰不足,所以經常加細辛。前面講過細辛要開蓋熬製。

吳雄志老師認爲細辛是少陰經的解熱鎮痛藥,加細辛能溫少陰,促使邪氣往外透發,而且細辛也有辛溫通竅的作用,對於緩解鼻塞症狀效果比較好。

2.如果患者是以流黃濁鼻涕爲主就診,同時伴有頭目昏痛,周身有緊束感,往往提示有外感。

因爲外感誘發了伏藏於體內的伏邪,從六經的角度看,證型是少陽熱鬱夾溼合太陽標證。這時,可以佐加麻黃合藁本,辛溫散寒,把風寒的誘因驅除掉。

3.如果患者鼻塞特別明顯

一般合用蒼耳子散(蒼耳子6g、辛夷10g(包)、白芷6g、薄荷6g)但是,注意蒼耳子散整體偏於溫,一定要注意處方的調和。

如果患者有熱象,特別是少陽經熱重時,可以適當加重黃芩的使用,否則蒼耳子散的溫性不能被調平,會讓熱象變得更厲害。

4.很多鼻竇炎在發作時可以看到大量膿性的鼻涕、鼻塞、苔膩。

這種表現非常符合風溼的特徵可以合用麻杏薏甘湯(麻黃6g、苦杏仁10g、薏苡仁30-60g、炙甘草6g)

這個處方也是治療伏邪溫病的,“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哺所劇者,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麻杏薏甘湯主之”。
從六經辨證的角度看,麻杏薏甘湯是治療太陽標證合陽明溼熱證的,對於這種大量流濃鼻涕、鼻塞、苔膩的表現,效果不錯。
因爲薏苡仁可作爲食材,所以通常薏苡仁的用量偏大一些,一般用30~60克,量過小效果不好。

除了在這裏合用麻杏薏甘湯以外,還有一個處方。因爲鼻炎發病率特別高,臨牀中有大量治療鼻炎的中成藥,這些處方都是非常優秀的,值得學習。

比如千柏鼻炎片,它是由麻黃、千里光、卷柏、決明子、羌活、白芷、川芎組成。

這個處方其實是治療太陽、少陽、陽明合病,有一定的除溼解毒的作用

對於出現大量濃鼻涕、鼻塞、苔膩的症狀,經常在吉雷通竅湯基礎上合用千柏鼻炎片,增強清熱除溼,透散解毒的作用。

5.鼻竇炎發作期以少陽鬱熱最爲多見,口中異味、舌紅的表現

其實是少陽陽明合病可以加大黃,仿照大柴胡湯的思路來治療。

6.有一類鼻竇炎,發作時流的鼻涕是白濁鼻涕,平素體質虛寒的人尤其多見,平常就有白濁鼻涕,見風就加重。

可能因爲感冒或勞累鼻竇炎發作,此時除了用吉雷通竅湯,還會加黃芪和金銀花

仿照古人治療瘡癰的思路,用黃芪配銀花或者黃芪配皁角來托里透毒。如果只用吉雷通竅湯,會偏涼,對於病情緩解不明顯。

7.鼻竇炎除了在發作期鼻塞,平常也會鼻塞,尤其晚上鼻塞厲害,鼻腔顏色偏紅,舌底部兩側瘀暗,提示有瘀血

需要佐加活血化瘀的藥物,經常用丹蔘、牛膝,或者選用乳香等。
前面講的吉雷通竅湯主要是針對鼻竇炎發作期的治療。鼻竇炎一般以風溼伏藏體內多見,在發作期通常體現出少陽鬱熱夾溼的特徵,用這個處方很好。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很多小朋友流濃鼻涕的情況消失,鼻塞症狀緩解,但並沒有徹底治癒,邪氣還在伏藏。

特別是上頜竇的炎症,因爲竇腔開口在上面,引流不暢。再加上鼻腔粘膜增生,堵塞了竇口,更加引流不暢,用吉雷通竅湯治療後只是控制了炎症,但並沒有根除。

所以在吉雷通竅湯的基礎上,合用吳雄志老師的化血煎,組方包括黃芪、皁角刺、水蛭、海藻、甘草,另外佐加金銀花

遷延期的治療,依然推薦使用膏方。膏方中除了吉雷通竅湯加化血煎之外,還需要看臨牀中患者可能出現的脾胃虛弱等情況,佐加一些健脾的藥物。

(本文根據吳文軍老師講課錄音整理,未完待續。


本文爲國醫傳習所元老會聯合創始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