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季梁勸諫隨國國君的主要理由,當然也就是儒家一直的主張,重點就在於“有道”,在於“講禮”,這也是儒家經典所貫穿的主線,不同之處只在於不同的文章,各有精彩的章句。文章詳細記載了楚國大夫鬥伯比對楚武王說的一番話,大概意思是:漢水東邊這些諸侯不待見我們,我們得分化瓦解。

古文觀止很有趣之十 季梁諫追楚師 桓公六年

怎麼分清“我們”和“他們”?

爲什麼春秋五霸,其他老四位都是“公”,而楚國卻是“王”?

儒家的寫史套路是什麼?

古文裏面生僻字很多,有的堪稱詰屈聱牙,對於我們來講,講古文觀止不是爲了學古文,而是瞭解內容的來龍去脈,作一些發散性的思考,所以,從今天開始,不再翻譯古文,直接了當寫我讀文章的感受。

具體的古文及註釋,我採用的是中華書局版,作爲圖片附錄放在後面,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不影響什麼。

讀這篇文章,想簡單談三個問題:

第一,怎麼分清“我們”和“他們”?

第二,爲什麼春秋五霸,其他老四位都是“公”,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而楚國卻是“王”,楚莊王?

第三,儒家的預言式寫史套路。

這篇文章裏,楚國閃亮登場。

一直以來,楚國所在的地盤,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還有湖南、江浙的一部分地區,現在雖然經濟發達,那時候卻因是中原以外的蠻夷之地。

楚國相對於中原文明,是“他者”。

楚國不甘心這個身份,一直想要融入中原文明。

周成王的時候,熊繹“桃弧棘矢以共王事”,拿着桃木弓和棘枝箭侍奉周天子,被封爲子爵,立“楚”爲國,算是楚國的第一任君主。

看看進貢的這些東西,還真是很有個性。

楚與中原不同的,還有很多,比如祭祀習俗、生活方式、儀式規矩等等。

現在,楚國要融入了。

它融入的方式,就是接受周天子的封賜,改變自身的文化習俗,並且逐鹿中原。

在古代,對“我們”這個認同,就是文明意義上的。

楚國接受了中原文明,成爲了“我們”的一部分。

從此以後,在這片東亞大陸上,中原文明不斷拓展,不論你來自何方,只要融入這個文明,就成爲了“我們”。

這種融入,實際上並不輕鬆,而是伴隨着鄙視、鄙夷、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甚至武力相向。

就是因爲被鄙視,所以楚國急於表現自己,不過被封的子爵實在很難拿出手,所以乾脆自己封自己爲“王”。

公元前741年,楚國話事人蚡冒去世,他的弟弟熊通殺死了蚡冒的兒子,自立爲君。

古文觀止中收錄的《季梁諫追楚師,桓公六年》,就發生在這個時間段。

小時候,男孩子欺負小姑娘,常常是喜歡這個小姑娘。

現在,楚國出兵攻打隨國,也是爲了爭一個入局的名額。

楚國派大夫薳章前往隨國講和,隨國派大夫少師前往楚軍大營談判。 文章詳細記載了楚國大夫鬥伯比對楚武王說的一番話,大概意思是:漢水東邊這些諸侯不待見我們,我們得分化瓦解;我們可以通過示弱來麻痹隨國。

這時候,這篇文章的書膽出現了。

楚武王說,隨國可有季梁,有他在,恐怕不行吧? 鬥伯比說,少師比他得寵,咱們可以試試看。 楚武王說,試試就試試。 少師果然上當,建議隨國攻打楚國,結果被季梁制止了。

季梁勸諫隨國國君的主要理由,當然也就是儒家一直的主張,重點就在於“有道”,在於“講禮”,這也是儒家經典所貫穿的主線,不同之處只在於不同的文章,各有精彩的章句。

他所說的,“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講的既是治理中“民本”思想,也是戰略中的“人和”理念。

在之後的歷史發展中,這種思想一直傳承,並且有更爲經典的表述。

比如,孟子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甚至還有“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樣振聾發聵的語句。

儒家論文中的書膽,大多數都是賢臣,要說一番勸諫的話,如果君王聽了,就會有好的結果,如果不聽,就會後悔不迭,甚至敗亡。

這是儒家慣有的手法,左傳裏面比比皆是;這也是古希臘、古羅馬、古希伯來很多經典的寫法,多見於古代文獻。

這實際上一種寓言式說理論證方式。

因爲古代,並沒有像觀測、計算、大數據這樣的認識工具,沒有嚴謹的科學論證,更多的是經驗表達,而經驗的最好表述方式,就是講故事,講那些能夠立竿見影的故事。

所以,不止東郭先生和狼、郝建和老太太是寓言,那些關於歷史片段的記載,那些歷史事件背後的勸誡,很多都是寓言。

對於寓言,我們要探究的,可能並不是歷史的絕對真實,而是一種考察歷史思維方式變遷的線索。

這句話是誰說的不重要,說的內容、思維方式,本身就反映了一種歷史真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