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後,電視劇和網絡劇怎樣融合發展。打造精品力作,促進電視劇與網絡劇相互融合,推動中國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020文話兩會】

  作者: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周才庶

同是影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劇與網絡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引領大衆文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鄭曉龍提交了關於優化視聽產業監管方式的提案。這位執導過《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等優秀劇作的著名導演,在提案中重點關注了電視劇和網絡劇、線上與線下的標準一致,以及如何加強審覈監管力度等問題,引起熱議。

電視劇《甄嬛傳》劇照

網絡視聽產品總量大、更新快,電視劇如何與之相融合,值得關注。優化視聽產業的監管方式,深化影視行業的綜合改革,需要加強相近文藝形態的協同建設。個人認爲,電視劇和網絡劇的融合發展,需要釐清以下三個基本問題:

  首先,電視劇和網絡劇有着什麼關係?1958年5月,北京電視臺開始試播,這標誌着新中國電視事業的開端。同年,《一口菜餅子》播出,標誌着中國電視劇的誕生。算下來,電視劇在新中國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網絡劇則於2000年以後開始起步,至今不過二十年。網絡劇,是用攝影機等視頻攝製設備錄製、以塑造人物和講述故事爲基本內容、以視聽語言爲表達方式、以網絡作爲傳播渠道的視聽節目。簡言之,網絡劇是指在網站播放的劇目,或者先通過網絡線上播放隨後在電視臺播放的劇目。

目前,國內主要有愛奇藝、騰訊、優酷等一些知名網站,來製作網絡劇。由視頻網站獨立製作或與影視公司聯合制作的自制劇,是網絡劇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網絡劇具有實時互動、跨屏觀看、即時點播等優勢。在作品創作和改編、產業經營和運行、觀衆接受和反饋等方面不斷完善,使得網絡劇逐漸成爲觀衆認可的文藝形態。

電視劇和網絡劇,具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二者的家族相似性,既體現在拍攝設備、視聽元素、人物情節等製作內容上,又體現在大衆化、娛樂化、消費化等美學傾向上。但是,二者在製作規模、審查監管、傳播媒介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傳播媒介。電視劇先在電視臺播映,網絡劇先在視頻網站播映。隨着時代發展,影視劇的傳播格局正在變化。傳統電視劇在視頻網站上線,網絡劇在電視臺播放,都不再是新鮮事。

  其次,電視劇和網絡劇的邊界在哪裏?網絡劇,被認爲是在網站上播放的劇集。早期,網絡劇集數少、規模小、製作快,演員陣容、畫面特效比較樸素。後來,製作水準不斷提升,頻頻出現製作精良、口碑頗佳的網絡大劇。除了播映平臺的差異,它們和傳統電視劇的分野正在逐步縮小。

網絡劇《慶餘年》劇照

例如,2017年的《白夜追兇》《無心法師》《河神》《你好•舊時光》,2018年的《延禧攻略》《如懿傳》《雙世寵妃》《鎮魂》,2019年的《慶餘年》《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等優秀網絡劇,都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步入2019年,網絡劇在工業化製作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長安十二時辰》《鬼吹燈•怒晴湘西》《九州縹緲錄》等作品,都具備宏大的拍攝場景和精緻的特效鏡頭。

隨着網絡大劇的生產,以及原計劃在衛視播出的電視劇轉移到視頻網站,電視劇和網絡劇的邊界開始消融。各大視頻網站,也慢慢淡化了電視劇和網絡劇的區分。例如,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將網絡劇放在電視劇的類別中,優酷則用“劇集”消解了電視劇和網絡劇的概念。從生產製作、播出媒介、受衆反應等三重維度來看,電視劇和網絡劇的差異都在減少。

  最後,電視劇和網絡劇怎樣融合發展?近年來,電視劇和網絡劇出現了融合發展的趨勢。竊以爲,未來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促進業態融合。

第一,繼續推進優質網絡劇的生產。如今,部分網絡劇不斷接近電視劇的生產規模、製作水準,這樣的努力值得肯定。第二,加大播映平臺的彈性,淡化臺播劇和網播劇的區別。2019年,電視劇在內容題材、演員片酬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生產引導和政策調控。例如,古裝劇的備案數量下降迅速。原本計劃在衛視播出的古裝劇,轉移到網絡視頻平臺。這種轉移,並沒有造成觀衆的流失,反倒促進了電視劇和網絡劇的融合。第三,優化產業監管方式,深化影視行業改革。

電視劇和網絡劇,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觀照時代、反映現實,成爲廣大觀衆喜聞樂見的藝術形態、文化產品。在產業意義上,它們不斷靠近觀衆,尋找更多的消費人羣,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在文化意義上,它們承擔着傳遞價值、守護夢想的功能,追求作品的風格化。歷史、宮廷、武俠、神話、懸疑、抗戰、刑偵、家庭、職場、偶像等多種類型的劇作,滿足了不同羣體的觀影期待。但無論什麼題材,無論電視劇還是網絡劇,歸根結底都是在表現此心相通的人性。打造精品力作,促進電視劇與網絡劇相互融合,推動中國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周才庶)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面向社會長期徵集優秀稿件。誠邀您圍繞文藝作品、事件、現象等,發表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評論意見。文章2000字以內爲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內容。來稿一經採用,將支付相應稿酬。請留下聯繫方式。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