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有必要注重孩子間的親情感培養,這會讓孩子更加能夠從家庭中獲得能量。兩個小傢伙平時也很少發生矛盾,甚至身爲哥哥的大寶還會特意去“保護”妹妹。

文 | 閩南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隨着二胎政策的全面開發,父母們生二胎的熱情有所提升。此前有數據統計,2019年新出生而二胎數量已經超過了一胎寶寶,可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開啓二胎模式。

這也意味着更多的家長開始面對二胎家庭教育問題。選擇生育二胎需要考慮很多方面,比如說經濟、精力等等,而在衆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卻常父母們忽視。


妹妹被媽媽訓斥後,滿臉委屈躲到哥哥懷裏求安慰

王女士(化名)在兒子4歲的時候要了二胎,想着兩個孩子正好錯開了幾年,大寶也會更通情達理一些。事實也正如王女士預料,經過王女士對大寶做的心理建設,大寶對於媽媽生二胎的選擇並不牴觸。甚至在孕期的時候還和父母一起期待着二胎寶寶的出生。


妹妹出生後,大寶更是成了“護妹狂魔”,每天都要親親抱抱才能去乖乖睡覺。兩個小傢伙平時也很少發生矛盾,甚至身爲哥哥的大寶還會特意去“保護”妹妹。

一次王女士因爲妹妹弄亂了自己的化妝品而訓斥了她,沒想到覺得委屈的妹妹第一反應就是哭着找哥哥,一看見哥哥後就滿臉委屈的躲到到了哥哥的懷裏求安慰。

“媽媽批評我了!”妹妹用着磕磕巴巴的普通話委屈地向哥哥訴苦。

“沒事,哥哥保護你。”哥哥看到妹妹很委屈後趕緊安慰道。


過了一會兒,王女士覺得自己的口氣有點過重了,於是向女兒道歉,沒想到小傢伙不依不饒地又開啓了求安慰的模式。只見她迅速地摸索到了哥哥的懷裏求安撫。

看到哥哥有模有樣地輕拍着妹妹的後背,而妹妹滿臉委屈地躲在哥哥懷裏,王女士覺得自己二胎的選擇真的沒做錯。

王女士把這段視頻發佈到網上後,很多網友給予了評論。“真是太有愛了,看來只有哥哥才能平復妹妹的心情。”“畫面好溫馨,一看哥哥就是真的疼愛妹妹。”

人們一提到二胎家庭,印象裏就出現了雞飛狗跳的一幕,事實上,只要父母教得好,二胎家庭的歡樂會更多。


分析

一、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 注重親情感的培養

父母有必要注重孩子間的親情感培養,這會讓孩子更加能夠從家庭中獲得能量。親情感強的孩子身上家庭責任感更強,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很有好處。親情感讓孩子更加珍視手足之情,更加能夠成爲彼此的好玩伴。

2. 不輕易作比較

父母隨意的比較只會讓孩子感受到源源不斷的壓力,孩子從中獲得的榜樣力量並不如父母們所想的那麼有效。父母有必要認識到孩子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過分的比較只會讓孩子更容易迷失。


3.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當孩子可以試着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處境去思考問題時,孩子更加能夠體悟到他人的感受,更加能夠收斂自身的行爲。當孩子發現自己的行爲會讓他人不愉快時,孩子更加有行爲分寸感。

二、二胎家庭該怎麼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

1. 引導大寶參與到照顧小寶的活動中來

大寶在面對二胎的到來後不得不接受生活模式的改變,大寶會覺得父母不再圍着自己轉,這就很容易導致大寶把小寶當成是一個“搶奪者”。不過如果父母引導着大寶共同去呵護小寶,大寶身上有了責任感,就會更加願意配合。

2. 肯定大寶的權威感

大寶在認知上肯定會比小寶豐富,所以大寶在“管理”小寶的時候,父母要適當的放權。大寶感受到自己擁有一定的權利,在面對小寶的“挑釁”是更加能夠寬容地對待,而不是斤斤計較。


3. 儘量不輕易干預孩子間的分歧

二胎家庭中,孩子間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父母們儘量不要去幹預孩子間的這種小矛盾,試着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父母會發現沒有了自己的干預,孩子間的不恰當競爭感反而少了很多。

結語

當二胎家長爲孩子的教育而發愁時,不妨換一種教育理念,讓孩子自己去試着解決問題。小孩子的適應能力以及接納能力也許會刷新父母的固有認知。提醒家長注意,父母的偏心要比孩子做錯事受懲罰更加讓孩子難以接受。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二胎家庭教育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在孩子們間發生爭吵時,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裏是閩南媽咪,在這裏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