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到姚家溝村的第一件事,王玲走遍了當地8個村民小組,225戶727人。村委會的辦公室裏走出一位女幹部,她叫王玲,是蓬安縣石孔鄉姚家溝村駐村第一書記。

四川在線消息(汪澤民 記者 蒲南溪)5月29日,孟夏的清晨,一場大雨過後,讓地處南充市蓬安縣石孔鄉姚家溝村仍舊有些涼意。沿着姚家溝村乾淨整潔的水泥路來到村委會,只見村內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綠樹環繞,流水潺潺,成片的水田裏整齊嫩綠的秧苗,憧憬着稻穀的豐收場面,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很難想象,這裏幾年前還是一個深度貧困的小山村。

村委會的辦公室裏走出一位女幹部,她叫王玲,是蓬安縣石孔鄉姚家溝村駐村第一書記。 初見王玲,她手中的筆記本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打開一看,“不忘初心”四個字寫在扉頁上,筆記本內工工整整地寫着每天的日記,字裏行間滿滿的百姓情結,記錄下的不僅是入戶所見所聞,更是一名名脫貧羣衆的真實感受。

扶貧從“致富路”開始

“現在村裏不僅有了硬化水泥道路、安全的住房、乾淨的飲用水,還有了穩定增收的致富產業……”這是姚家溝村“第一書記”王玲工作日記裏的一段話。駐村扶貧近兩年時間,王玲不僅是姚家溝村鉅變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姚家溝村地處蓬安縣石孔鄉西南,是個半丘陵半石山區的旱山村,村裏基礎設施薄弱、沒有骨幹產業支撐,村民基本靠天喫飯。王玲剛來的時候,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93人。

2018年7月,剛休完產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王玲,被蓬安縣就業局分派到姚家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這一駐就是兩年。來到姚家溝村的第一件事,王玲走遍了當地8個村民小組,225戶727人。“那時,還有一個村民小組不通水泥路,一下雨我們只能穿着筒靴去入戶走訪。”回憶起剛來的時候,泥濘的道路和艱難的走訪,讓王玲記憶猶新。

挨家挨戶跑,王玲越跑心裏越沒有底,怎麼解決這些人的貧困問題?道路要修,飲水要保障,產業要幫扶……那段時間王玲急得覺都睡不着。

致富之路,交通先行。面對這樣的情況,王玲和村委會幹部決定從修路開始着手改變姚家溝村面貌。爲了把路修好,王玲一遍又一遍的深入道路沿線被佔地村民家中做工作,磨破嘴皮子,跑爛鞋底子,每一米道路都灑滿了她辛勤的汗水。

“2019年1月11日,星期五。4社的道路終於修好了,看着走在硬化的水泥道上洋溢着笑容的村民,我覺得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解決了路的問題,王玲又開始謀劃姚家溝產業發展。2018年姚家溝村“摘帽”後,要怎麼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在王玲的日記裏,記者找到了答案:“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園”。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產業園目前設施設備均已到位,飲水喫食都是全自動化設備,現在只等仔豬入欄。”

“2019年6月4日,星期一。到產業園與負責人黃明光交流,幫助去爭取政策支持。……他們表示願意支持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

“2019年10月8日,星期二。目前產業園以調試完成,首批仔豬已入欄,現有生豬接近2000頭,我們村豬場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也能帶動我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現在,蓬安縣逢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姚家溝村新建的養豬產業園,佔地12畝,投入資金300餘萬元,預計年出欄生豬5000頭。通過專業合作社+業主+貧困戶的模式,有效帶動貧困戶49戶193人脫貧增收,成爲了姚家溝村的支柱產業。

“小王書記”成了村民的“家人”

在王玲的“扶貧日記”裏,記着許許多多家長裏短的“乾貨”。記者隨機採訪,王玲便帶着來到貧困戶姚先聯家裏。同行的還有駐村工作隊隊員伊傑。

“小王書記,你們又來啦,快進屋坐!”見到“老熟人”來到家裏,今年76歲的姚先聯熱情的招呼着。

“姚叔,怎麼沒看到李姨,她的身體恢復得怎樣?”“恢復挺好的,今天天氣不熱,她和我女兒去地裏幹活去了。”親人般溫馨氛圍裏,王玲拉着姚先聯的手聊起了家常。

“多虧了小王書記,不然我老伴人可能就沒了。我們現在都把她當家人看待。”說到這裏姚先聯有些哽咽。

時間撥回到2019年5月。王玲在她的扶貧日記這樣寫到,“2019年5月29日,星期三。之前去過很多次姚先聯家,李秋碧一直說肚子痛。我們在村上待了那麼久,發現村上的老人對醫療很有誤區,相信熟人、私立醫院,延誤了治療不說,還花了很多冤枉錢。在我們多次勸說後,這次終於願意去醫院。”

去醫院一檢查,出大問題了,李秋碧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得知這一消息后王玲和伊傑立馬聯繫醫生,安排手術。

“2019年9月17日,星期二。李秋碧術後恢復其實不錯,目前化療情況也很理想。但她心態不好,聽到其他人說她活不長了,內心充滿了恐懼。爲了老人能儘快好起來,我要多關心她的心理狀態,多開導她。”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李秋碧的傷口恢復不好,出現了傷口疝。縣醫院告知,這個手術醫院沒人能做,需要從外面請醫生…….上午和伊傑商量李秋碧的病情及處理辦法時,突然想到,以前貧困戶楊維華在中醫院做過類似的手術。伊傑馬上聯繫了中醫院,醫生表示能做。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像這樣的事例,在王玲的日記本太多太多了。噓寒問暖、送藥就醫、跑腿幫忙…….這個一開始被村民們認爲根本不會走進他們生活的瘦弱“小女生”,用兩年的實際行動,以真心換真情,一點一點地走進他們心裏,成爲了他們口中的“家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