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你是什麼性格的人,在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的煎熬之後,你都會變得堅強。能夠看懂並時常自我勸誡“生氣是因爲不夠大度”的人,往往都經歷過這些讓人心疼的事情。


此前有聽到過這麼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也深以爲然: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不是因爲他們說得不對,我們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沒有親身經歷我們依然無法“苟同”,甚至還會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

可真正當我們在人生路上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再回過頭來想起曾經我們嗤之以鼻的大道理時,才發現果真如前輩所言。


很多人都認爲一個人的經歷,會形成他的性格,而這些性格會影響他的人生。實際上經歷的過程,並不能徹底改變性格,因爲性格是很難改變的。

比如那些習慣獨處的人羣中,會有性格活潑的人,也會有性格孤僻之人。他們性格各不相同,但因爲有類似的經歷,所以讓他們都習慣於獨處。

而往往讓人習慣於獨處的,不是性格,是複雜而煩惱的人際交往或者曾經在交際過程中受過傷害。

類似這樣的情況其實還有很多,而有這麼4句人生的感悟,往往聽懂了或者長大成熟的人,都有過讓人心疼的經歷。讓我們一起看看是哪4句話吧。


“生氣是因爲不夠大度”

什麼樣的心境纔算大度?或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標準,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做到“大度”。

那些勸你“大度”的人,一般都是未曾體會過你痛苦之人。

俗話說:

可爲什麼我們還是要勸自己“大度”呢?是因爲我們面對一些不公待遇之時,無可奈何、無能爲力。

當你跟對方的地位懸殊很大之時,遇到對方的無端指責,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無力反抗的。因爲身邊的人都會“審時度勢”,他們不會去挑戰地位高之人的權威,只會來勸你“大度”。

能夠看懂並時常自我勸誡“生氣是因爲不夠大度”的人,往往都經歷過這些讓人心疼的事情。


“嫉妒是因爲不夠優秀”

很多人都會說:“你可以羨慕,但不可以嫉妒。”似乎用這樣的一句話就可以把“羨慕”和“嫉妒”分成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一般。

事實卻是,我們還會經常說另外一句話:“羨慕嫉妒恨”。也就是說,羨慕和嫉妒本身就沒有太大區別。

有些人能力一般,但因爲出身好,父母關係硬,所以通過“走後門”的方式謀得了一份讓人“羨慕”的美差。

而我們明明自己很努力,也把自己打磨得非常優秀了,但可能就是因爲差了一個“背景”,所以跟好的前途失之交臂。

關鍵別人還來勸你“不要嫉妒,要足夠優秀”,這纔是讓人無奈而又無比心疼的經歷。


“悲傷是因爲不夠堅強”

誰不想被呵護着長大?誰又不想每天快樂生活?誰又想變得堅強?

一個堅強的人,往往也是一個“麻煩”之人,他們麻木的是那些挫折、困境,因爲經歷得太多太多,已經產生了免疫。

當我們懂得“悲傷是因爲不夠堅強”的道理時,其實我們體會到的真諦是:

無論你是什麼性格的人,在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的煎熬之後,你都會變得堅強。

就像網上說的一句話一樣:

“堅強”,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種習慣,對挫折、對痛苦、對磨難的習慣。

當你真正懂得這句話的含義後,你纔會明白這種習慣是多麼讓人心疼啊。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試想一下,當你看到一個本該天真爛漫的孩童,因爲生活所迫而“堅強”時,你會不會感到心酸、心疼?


“鬱悶是因爲不夠豁達”

“豁達”和“大度”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豁達之人,往往都會表現得比較淡然。他們看透了人情冷暖,看淡了得到失去,看清了人心黑白。

而真正能夠看透、看淡、看清,是需要有所經歷才能徹底做到的。

所以“豁達”是結果,而爲了達到這個結果要經歷在遇到刻骨銘心的痛之後,又不敢輕易向人訴說,只能在夜深人靜之時慢慢自愈的過程。

熬不過,鬱悶至極;熬過了,淡然豁達。

“鬱悶是因爲不夠豁達”,翻譯過來就是:

我們當然會認同“豁達”的處世態度,但也會心疼達到“豁達”境界的過程。


寫在最後

《周易》開篇曰:

我們明白這句話的道理,簡而言之就是:

可在自強之前,我們也只能通過親身經歷“百毒”的磨練,才能做得到不生氣、不嫉妒、不悲傷、不鬱悶。

真正能夠看懂,甚至已經做到了“大度”、“優秀”、“堅強”、“豁達”的人,哪一個又不是經歷了讓人心疼的苦難的呢?

只願能看懂這4句人生感悟的人,往後餘生可以不再經歷這些磨難。


—END—

本期話題:你看懂了或者做到了這4句話的中的哪一句?

歡迎留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