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孩子邊跟着母親邊哭,於是母親說:“你先回去,我回來就給你殺豬。”等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就準備把豬抓來殺掉。妻子阻止他說:“我只是和孩子鬧着玩而已。”曾子道:“小孩子是不能鬧着玩的。他們還沒有自己的認知,要效仿父母的行爲,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孩子,就是教他如何欺騙。母親騙小孩,小孩就不相信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於是把豬殺掉煮了。

說話算話

教育孩子是個很難的問題,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你把他當成人來教育,他卻喊你爹媽;你把他當小孩子看,他卻又要和你講道理。這就很麻煩了,所以古人說要“易子而教”。

《孟子?離婁》中說: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公孫丑所問的“君子不教子”,就是父子之教的問題。孟子所說的“勢不行”,就是情勢無法行得通。“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夷,就是傷,反夷,就是反傷。父子因爲追求正道的原因反倒相互傷害感情,這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要“易子而教”,從而避免因求其好而相責備。這的確是一個普遍的、也實實在在無法迴避的困境。

回到曾子的教子之道上來。曾子即曾參,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爲人忠孝有禮、誠信謹慎。他的“殺豬教子”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曾子的妻子爲了安撫孩子,答應給孩子殺豬喫肉,其實就是一句哄孩子的玩笑話,不必當真。可是曾子卻認爲,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道德品質的養成有着相當深遠的影響,一言一行都不能掉以輕心,要慎之又慎。所以曾子堅持履行諾言,以此來表明信用。這個故事後來更多被用來說明教育當中“身教”的以及誠信的重要。

韓非講這則故事,其意更在於說明君主“賞罰必信”的問題。“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所以,必須明確法令之信賞必罰:“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王積於信。”(《外儲說左上》)在小事上講誠信,守信用,進而就能在大事上建立起信用,得到大家的信任。這依然是商鞅“立木爲信”的思路。英明的君主要誠實守信,從而積累自己的聲望。打一個比方,君主在臣民心中的聲望就好比證券,守信方可升值,失信則會貶值。升值到一定空間,臣民信賴君主,君主發佈的政令就會有極佳的實施效果;反過來,如果一直貶值的話,君主恐怕就要被臣民拋棄了。

《外儲說左上》中還舉了楚厲王的事作爲反例。楚厲王有危急情況的時候,會擊鼓通知百姓過來防守。有一次,厲王喝醉酒誤擊警鼓,大家都緊張地跑去守備,厲王卻說:“我喝醉了和身邊的人鬧着玩,不小心擊響了鼓。”過了幾個月,真的發生了緊急情況,警鼓響起,但這一次卻再沒能得到百姓的回應。這頗有些類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所以建立信用是相當困難的,倘若再不去小心維護,君主就會很容易喪失百姓的信任。而一旦信用喪失,國家就很難治理了。

(阿陽)


▲枇杷葉:

葉片長橢圓形,長12~30釐米,寬4~9釐米。上表面淡棕綠色、黃綠色或紅棕色,有光澤。微有清香氣,味微苦。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主產於長江以南各地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