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媒體:給“地攤經濟”開綠燈,但相關部門不能做“甩手掌櫃”

近日,李克強總理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提到,“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範,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這讓“地攤經濟”再次成爲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

說起“地攤經濟”想必很多人並不陌生,不管是早集還是夜市,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五花八門的商品,“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的叫賣聲,小喫攤上瀰漫的美食香味……共同匯聚成尋常百姓處最能撫慰人心的煙火氣,也涵養出每個城市特有的市井文化。

“地攤經濟”門檻低,種類多,同其他經濟類型相比看似不甚“華麗”。然而,卻能夠爲百姓提供便利,增加城市親和力,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激發市場經濟活力,切實增加就業崗位。因而,不要小看這幾尺見方的攤位,往往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天大的事情。

前不久,中央文明辦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爲文明城市測評考覈內容。這充分說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地攤經濟”對穩就業保民生,聚人氣促消費,加快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這一務實且暖心的舉措在羣衆中間引起熱烈反響。

“地攤經濟”要想真正惠及民生,避免“看起來很美”,應當在“放”的同時,“管”要跟上,“服”要到位。因爲,在傳統印象中,擺地攤和佔道經營、喧譁擾民、髒亂差聯繫在一起。然而,這並不是“地攤經濟”本身的“原罪”,而是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高低有直接關係。國內一些有名的集市之所以經久不衰併成爲“網紅打卡地”,究其原因還是該城市以先進管理爲依託、便民服務爲中心,多方共贏爲目標,共同參與維護的良好結果。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雖然給“地攤經濟”開了不少“綠燈”,但是,相關職能部門並不能做“甩手掌櫃”,監而不管,相反,要以更加精細的管理,周全的服務,合理的規劃,在激發“地攤經濟”巨大潛能,增加穩定就業崗位,培育新經濟業態上下功夫,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亂。同時,經營者應當誠信規範經營,合法有序競爭,有經營百年老店的意識,而不是隻做“一錘子買賣”。此外,消費者在享受這“人間煙火”的同時,應當文明消費,尤其是在宵夜大快朵頤時,要愛護公共衛生環境,做好一筷一勺健康文明用餐。

民爲邦本,本固邦寧。小地攤關係着大民生,蘊藏着大學問。城市管理者要將人民至上的情懷厚植於此,敢闖敢試的精神運用於此,講實幹,求實效,爲“地攤經濟”聚人氣、添活力,讓“就業蓄水池”持續擴容充盈,讓城市更加燃情澎湃。

來源:金羊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