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暮四先生

車圖騰出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 ●

在武俠江湖,有很多輝煌無比的門派,汽車市場同樣如此。曾幾何時,不少人把上汽、一汽、長安等類比爲少林、武當、峨嵋。殊不知,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少林汽車、武當汽車、峨嵋汽車、衡山汽車、華山汽車、崆峒汽車、崑崙汽車、泰山汽車、天山汽車……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罷了。

今天,車圖騰就跟大家聊聊少林、武當、峨嵋和衡山。

§ 河南少林汽車 § 

它曾是一個傳奇,一路開掛,因騙補晚節不保

天下武功出少林!

少林汽車,曾經是一個傳奇。它的大部分時光都開掛一般穩紮穩打,只可惜因騙補晚節不保。

河南少林汽車廠的前身,是成立於1968年的鄭州滎陽汜水印刷機械廠,主要生產印刷機械和中低壓閥門。

由於企業管理水平低,技術力量薄弱,汜水印刷機械廠的生產經營非常慘淡,1982年時已處在倒閉的邊緣。

1983年,周文昌被派到汜水印刷機械廠任廠長。他瞄準市場空白,帶着廠子進入了汽車行業,並帶頭拿出積蓄搞起了研發,建立了鄭州市汜水汽車改裝廠。

(周文昌)

當時,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已火遍大江南北,而汜水印刷機械廠距離少林寺只有110公里左右,很有地域代表性,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周文昌把汽車品牌命名爲“少林”。

12月26日,少林SLG620型旅行客車和SLG130KH型客貨兩用車面世。1984年生產62輛,產值302萬元,1985年844萬元。後來,SLG620還獲得了河南省首屆汽車展評一等獎。

在苦練內功方面,少林汽車和少林寺很相似,發展雖緩慢,但步伐穩定紮實。

1986年,受進口車衝擊,國內不少汽車生產廠被迫轉產或停產。這時,少林汽車繼續研發新品,推出了零擔班車、環境監測車、醫用救護車,16座高頂旅遊客車(SLG6550)等,1987年時更是推出了我國第一輛柴油輕型客車SLG6550C。

1988年,少林汽車邊生產邊技術改造,形成了年產1000輛的規模。

1990年,少林汽車又全國首家研製出柴油19座旅行客車SLG6601C。

1991年3月,少林SLG6601C出口朝鮮,填補了河南省空白。那年,少林汽車全年生產1116輛,銷售收入5288萬元。也是在那年,汜水汽車改裝廠更名爲鄭州少林汽車廠。

1992年,在轎車火爆的時候,沒有生產資質的少林汽車也忍不住插了一腳,推出了少林SLG6322,並獲得了國家星火計劃金獎,被譽爲“少林子彈頭”。

1993年,少林汽車形成了年產3000輛的能力。當年產值1.15億元,利稅885萬元。

此後,雖然國內客車市場效益逐年下滑,但少林汽車依然保持着年均15%左右的增幅。

少林汽車保持增長的祕訣之一,便是持續不斷出新品,以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1994-1996年間,少林汽車相繼開發出10餘個系列的客車及2個系列的農用運輸車。

1997年,鄭州少林汽車廠改製爲股份制企業,更名爲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周文昌家族持股在81%以上。

之後,少林汽車像坐上了火箭一樣,迅速發展。

2000年生產4908輛,銷售收入超5億元;

2001年產量同比增長38%,利稅增長55%,產銷量名列同行業第九。

2002年產量同比增長33%,銷量突破5000臺。

2003年,在“非典”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少林汽車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產銷量居同行業第七位。

2004年,少林汽車與哈薩克斯坦簽下千臺大單。此時,少林汽車已出口亞洲、非洲、拉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並行銷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

同年,少林汽車推出瑞麟等新型大客車及都市倩影等中型高檔城市客車。這一年,少林汽車銷售5572輛,擠進了行業第五。

此後,少林汽車繼續推新,逐漸形成了6大系列200多個品種,以中低檔爲主,兼顧公路、旅遊、公交客車,涵蓋大中輕型客車領域的產品架構。

其品牌和產品也多次獲得省優、部優、國家一等品、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馳名商標獲獎等榮譽。

2010年,少林汽車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2011年7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2011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少林汽車名列其中。這也是少林汽車最後的輝煌。

2015年,由周文昌之子周聚民持股超99%的,河南少林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開始生產不用上牌、無需駕照的老年代步車。這也是少有的,傳統汽車生產企業涉足這一市場。

此後,少林汽車再次被關注,已經到了2016年。

當時,財政部曝光了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意圖騙取國家財政補貼,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騙補金額高達近2億元。

後來,財政部依規對騙補企業,按問題金額的50%處以罰款,並在2016年起取消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在該事件中,少林汽車被罰款近億元,被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問題車型,並進行爲期6個月的整改。

少林汽車的具體整改情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我能看到的,是少林汽車官網現在已經無法打開,還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超半年。

一代梟雄,就這樣走向了末路。

天下武功出少林,但高手卻在民間。打敗它的看似是自己,實則是市場。

§ 四川峨嵋汽車 § 

它的命運,比滅絕師太都要坎坷

峨嵋汽車的命運,比滅絕師太都要坎坷。

峨嵋汽車由四川省客車廠出品。其前身,是成立於1936年的川西汽車修配廠,當時主要修理客車和貨車。後更名爲“四川峨嵋汽車修配廠”、“四川省峨嵋交通機械廠”,開始生產汽車齒輪、主副軸、方向機總成等配件。

1962年更名爲“四川省客車廠”,同年開始試製公路客車,之後便有了峨嵋牌汽車。上世紀70年代末,川客全面轉產客車製造。其主力車型,有峨嵋EM662A、EM663、EM6925、EM6801、EM6601、EM6700等。

憑藉適中的價格,相對穩定的質量,以及適合跑山路的特性,峨嵋汽車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有着不錯的市場表現,並一度成爲交通部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同時,作爲中國客車出口聯合體成員,峨嵋汽車還曾出口匈牙利、贊比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四川省客車廠也成爲國家客車生產骨幹企業,是當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客車製造廠,產品也多次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峨嵋牌EM960特種牽引車,在1984年承擔了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運載火箭的運載牽引工作。

此外,1987年,四川省客車廠還參與了我國與匈牙利外貿合作的1500輛卻貝爾底盤和依卡露斯整車的設計、生產工作。

不過由於產品更新慢、產量低,無法適應新時代且沒有形成規模,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四川省客車廠就有些撐不住了。

這也促使川客進行了全新嘗試。

1992年8月,四川省客車廠被以6247.5萬元的價格,租賃給了香港泰邦行實業有限公司,租期15年。川客因此從標準的中型國企,變身爲港商獨資經營企業,更名爲四川泰邦行客車製造有限公司。

不過這次合作雖轟動一時,且直至今日都是四川省對外開放的標誌性事件,但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便宣告失敗,原因是港商未按章程規定出資。

此後十餘年,四川省客車廠像隱居一般,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2004年,四川省客車廠改制成爲“四川省客車製造有限責任公司”,搬遷至成都雙流,並計劃在大邑縣建設新廠。

10月,中大集團控股川客,組建四川中大峨嵋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持股70.19%。不過這次合作再次以失敗告終。四年後,中大退出,公司名稱也再次改回四川省客車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川客再次停產。

2012年4月,川客重生。

這一年,川客大邑縣新廠終於落成,基於東風汽車產品研發平臺推出的全新一代“峨嵋牌”客車也正式投產。這時,距離計劃建廠已經過去了10年。而且直至此時,“峨嵋牌”客車的年生產能力也才只有3000輛,甚至還不及同類頭部企業一個月的銷量,規模小的可憐。

重生後的川客,效益依舊不理想。

四年後,民營企業--四川綠然集團重組川客,持股98.82%,主要產品爲峨嵋牌純電動城市客車和純電動公路客車。

雖然終於再次復產,川客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在很多人看來,峨嵋早已遠去。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簡陽的四川拖拉機總廠還生產過峨嵋牌拖拉機。不過這家企業早在2002年5月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 湖南衡山汽車 § 

它生產的麪包車,真能生產麪包,1小時400斤

看到衡山,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衡山派掌門人,“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和大隱於市的莫大先生不同,衡山牌汽車一開始就很高調。

衡山專用汽車製造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在邵陽雙清砂子坡成立的中美合作示範村,當時其主要工作是修理各類車輛。

解放後,示範村的一部分搬遷至衡陽,併入湖南省重工業廳汽車運輸大隊,專門從事汽車修理。

上世紀60年代,運輸大隊中的汽修班單飛,成立了衡陽機牀廠,除了修車,還生產車牀等機械產品,並接到了小批量軍工產品訂單。

1969年,一機部投資300萬元,把衡陽機牀廠的軍工部分搬至衡山縣,建立了衡山專用汽車製造廠。

1971年,衡山專汽廠開始使用一汽生產的貨車底盤,研發生產軍用改裝車。先後推出了炊事車、發電車、流動醫院車、武器維修車、飛機加滑油車、工程修理車等幾十種車輛。

有意思的是,衡山專汽廠還推出了貨真價實的麪包車。和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麪包車不同,它真是一款可以生產麪包的汽車,一小時可以生產200公斤麪包!

1979年,衡山專汽廠決定試製民用大客車,並於1980年完成了“衡山牌”HS641客車的試製工作。

同年,“衡山牌”客車參加了全國大客車展銷會,並一炮而紅。後來,專汽廠先後推出衡山牌團體客車、豪華空調大客車、長途客車、中型客車、輕型客車等幾十種產品。

在整個計劃經濟時代,衡山汽車輝煌一時。暢銷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還曾蘇丹、朝鮮、柬埔寨、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影《戰狼2》中,也有衡山牌大客車的身影。

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衡山專汽廠開始年年虧損。此後,在廠長劉智毅的帶領下,衡山專汽廠進行了一系列變革,推出了包括HSZ6902型團體客車、HSZ6960W臥鋪客車、HSZ6980K後置式空調客車、HSZ6600柯斯特空調中巴、HSZ6480K空調麪包車等在內的新產品。

1995年,衡山專汽廠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利稅1千萬元。

值得一提發是,1993年,衡山專汽廠還與香港百富利發展有限公司,以50:50的股比,合資成立了衡山百富利客車製造有限公司,主要開發生產中型客車和特種汽車,此後成爲防彈運鈔車定點生產企業。不過現在,衡山百富利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

2005年,衡山專汽廠改制重組,成立湖南衡山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此後,衡山汽車投入千萬元進行技術改造,綜合生產能力躍升到5000輛。

2010年、2011年,因軍品改型、民品市場萎縮、墊資等一系列問題,衡山汽車再次陷入困境,不過最終在2012年實現逆轉,生產整車1381臺,銷售收入2.64億元。

可以看到,衡山汽車雖然也很努力,但規模卻一直沒有做大。

現在的衡山汽車,產品有40多個品種的專用改裝車和30多個品種的通勤客車。其中,其生產的流動舞臺車保有量居全國第一。

話說這個舞臺車還挺不錯的,隨時隨地,都可以讓你有自己的專屬舞臺。

§ 湖北武當一車 § 

人們看到它的車,都會躲遠遠的

在武俠小說中,武當一直是僅次於少林的存在,其開山祖師張三丰更是神一樣的人物。但在造車方面,武當就差點兒意思了。或者可以說,它正處在起步階段。

目前,以武當命名的汽車品牌有“武當一車”和“武當e車”。這倆品牌都屬於湖北十堰添翼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添翼汽車的前身,是2001成立的十堰國瑞工貿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是設備安裝和廠房租憑。

2006年,國瑞成爲東風自卸車代理商,2011年,更名爲湖北國瑞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2015年,其汽車板塊剝離,單獨成立了湖北添翼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添翼獲得“專用汽車”生產資質。

第二年,“武當一車”牌環衛車上市。

添翼的主要產品是環衛類專用汽車,包括餐廚垃圾車、壓縮垃圾車、車廂可卸式垃圾車、自裝卸式垃圾車等。

此外還生產低平板運輸車和工程自卸車。

一般來說,人們到這些車,都會躲的遠遠的。不過正是有了它們,城市才更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武當一車的產品都是通過採購第三方底盤,加裝專用裝置改裝而來,並沒有懸掛自己的車標,而是依然保留了江鈴、東風、五十鈴、長安、江淮等的標識。

資料顯示,武當一車的年生產能力爲1800輛,只佔商用車市場(432.4萬輛規模的)0.04%的份額。

這樣看的話,武當要走的路,真的還很長。

在武俠江湖,有很多輝煌無比的門派,汽車市場同樣如此。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