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聽琴圖》

《聽琴圖》是一幅國寶級的中國人物畫,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着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着琴絃。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抬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裏悠悠遐想;在他旁邊,站立着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着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三個聽衆,三種不同的神態,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整個畫面的氣氛,彷彿使人覺得,在這靜謐之中,有一陣陣的琴聲,混合着微風吹動松枝竹葉之聲,從畫中傳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詩來形容,其妙處那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聽琴圖》構圖簡潔,用筆稍勁健刻露,也可以說是宋徽宗的自畫像,兩位聽琴的官員中,穿紅袍的應該是宰相蔡京。四周蒼松聳立,枝幹盤迴虯勁,藤條纏繞而上;翠竹蕭疏,枝葉繁茂,迎風搖曳,風姿綽約。嶙峋怪石上點綴的名貴花卉,與几案上徐徐升起的嫋嫋煙影相應成趣,既風流蕭逸又意境優美,加上嚴謹工麗的筆墨和妍麗清雅的賦色,使此畫呈現出一派古雅、高貴的風格。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畫面上方,有'六賊'之首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一首,“吟徵調商竈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所書瘦金書字體的'聽琴圖'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畫押。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本畫描繪得相當精緻,人物表情以及畫面氣氛,足以引人入勝。通過纖細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繪得工整清麗,神妙無加。

但從所流傳的趙佶各種畫筆看來,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認爲此圖不是趙佶之手筆,元湯自謂“餘自可一望而識”。胡敬曾在他所著《西清札記》中大罵在上面題詩的蔡京,說他公然敢於皇上畫筆上面正中題詩,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值得分析的。應該說,無論如何蔡京不應該如此“肆無忌憚”地題詩於畫之正中,而且還在皇上御筆上方。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因此,歷代鑑賞家認爲《聽琴圖》並非趙佶之作。然而不管此作是代筆,或者是畫院中人的作品,無論如何,它都是一幅“神筆之妙、無以復加”的上乘作品。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