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在讀大二

高中畢業已兩年,初入大學時的喜悅已經變成生活中的平常。兩年來,在外我看見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回頭望去,是高中時期的經歷讓我今天能站在這個平臺上眺望遠方。在我的求學旅程中,也有不少屬於自己的經驗想和大家分享。

— 文 書—

首先就是文書。作爲大學招生官瞭解你的主要渠道,自然是需要下大力氣琢磨的。優秀的文書能夠輕易地抓住招生官的眼球,並以點帶面,給招生官展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獲獎/活動機器。那麼要如何做呢?

第一個要記住的原則就是Show, not tell。意思是一篇優秀的文書需要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品質,而不是很直白的說:我是一個陽光開朗的人,我……

第二個要記住的原則是,文書來源於生活。所以在寫文書前,我個人建議大家將自己的十幾年經歷整理一下,高中、初中、小學,甚至更早,說不定裏面就有閃光點呢!千萬不能抓住一個例子就一定要寫這個例子,一定要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回顧和了解。如果自己都不瞭解自己,如何指望招生官能瞭解你?

—活 動—

前面說到經歷,但經歷並不是說有就有,是需要實打實體驗獲得的。下面我們來聊聊活動。首先便是做活動的第一大忌——爲了升學而做活動。誠然,大家的目的是考上一個好大學,但是活動這種事情和很多其他的事情一樣,強扭的瓜不甜,大家一定要記住一點,活動不僅給你提供了申請時寫文書的素材,面試時交流的談資,它們更是你在課餘生活中探尋未來從事方向的契機。在活動中,大家可以應用課內學習的各種知識解決問題,看到平日所學如何運用於實際生活。所以一定要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然後持之以恆地做下去。這樣的活動也是你大學剛入學時的一筆資產,可以在申請社團/研究時起到重要作用。其次便是做活動的選擇——雖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但是也要注意活動的均衡性——文理兼備最好,但是如果實在不感興趣,也彆強逼着自己去做。

—學 習—

最後我們聊聊學習。高中學習生活與大學學習生活有很大差別,首先說說高中學習,AP/IB/A-Level等課程不僅要上,而且要上不少。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自己所讀的專業的對應AP在換分/課的角度上可以不用上,因爲大學裏換不了。但如果不上的話也要在這方面下功夫,畢竟這是會跟你至少四年的專業。人文方面的AP課對於理科生來說恰恰可以多上,這樣可以在大學裏省下不少功夫去鑽研自己喜歡的專業課。

同時在高中也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真的很重要。這也連接到我們下一個點——大學學習生活的不同。大學的特點就是自主。大課沒有點名(小課還是有的),作業更沒有人會推着你去做。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乍看上去很美好,其實有很大講究。什麼事情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都要靠自己分辨。同時在大學裏,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多和同學、教授交流,搭建屬於自己的社交網絡,這樣在畢業踏入社會後將會有很大優勢。

祝同學們都能申請上自己喜歡的學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