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看《百年孤獨》這部小說的時候,得到的不是感覺孤獨感,而是感覺很迷茫,很多人在看這部小說的時候,看不懂裏面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尤其是你第一眼看這本書看不懂那麼需要仔細看,當你再仔細看的時候發現更看不懂,那麼很多人就乾脆翻到第1頁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這部小說出版的時候時間還是挺久的,但是自從出版之後爲什麼又成爲一個經典呢?最讓人疑惑不解的是,明明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爲什麼就成爲了一個經典?


這部小說所指的百年,就是因爲他寫的是7代人的故事,那麼就是百年。而所謂的孤獨,不單是他們整個家族的孤獨,包含其他家族的孤獨感都是一直存在的。

還是要回到剛纔的一個話題,爲什麼一部看上去那麼孤獨的小說,並且又很難讓讀者理解的作品就成了經典了。讓很多讀者更匪夷所思的是,這部小說有可能需要看三五遍才能看懂是什麼意思。哪怕真的拋開內容在講什麼,即使只記得裏面每個人物的名字,都需要畫一個圖表才能識別,因爲當中人物不單很多,而且他們的名字與名字之間特別的相似。畢竟寫的是7代人的故事。好在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很獨特的性格和特點,所以方便把他們區分開來。


針對這一部特別難搞懂的小說,爲什麼能成爲經典,我有自己的一點看法。我認爲這一部小說能成爲經典,很大程度是讀後感起了作用。讀後感對一部小說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那麼我們今天就把讀後感的作用給羅列出來,大家對照一下就知道這部小說爲什麼會那麼火了。


讀後感對一部作品有以下4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 讀後感會影響其他讀者對該書的購買情況。

好的讀後感能讓更多的人來買這部小說,而不好的讀後感也會影響到讀者的購買。我們在網上查詢一部小說的時候,那麼隨之而來關於這部小說的評論和讀後感一定很多,比如《百年孤獨》這部小說你在網上隨便搜一下,就有大批量的讀後感在等着你閱讀。針對一本你看不懂的書,那麼讀後感無疑是給你一個更好的解釋。

通過看讀後感你可以更清楚的知道這部小說到底在講什麼,如何梳理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如果大家都說這部小說寫得很精彩的話,那麼讀者一定也會想去購買,如果有大部分人評論這部小說寫的不好的時候,那麼讀者一定會放棄購買。讀後感是別人看過這部小說之後才下的結論,不管是正面的評論和負面的評論,都會直接影響到讀者對這本書的購買情況,讀後感就是讀者買書的一個重要參考的依據。

【二】 會影響其他讀者的判斷力。

很多人對一部小說的判斷都是根據別人的判斷而下的結論。讀後感能直接影響到其他讀者的判斷力,如果大衆都說這部小說精彩的話,那麼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判斷,《百年孤獨》這部小說讀後感就影響了很多人的判斷,我第1次看這部小說的時候,也是翻到一頁的時候就已經看不下去了,實在不知道到底在講什麼,那麼在網上看到很多讀後感之後,才發現大部分人看了這部小說的第1遍都是這種感覺,那麼很多人就評價當你把這部小說看三五遍的時候,就會知道這是一部很精彩的小說,我就是通過讀後感又繼續讀了第2遍。

【三】 會影響這部小說的銷量。

如果一部小說的讀後感越精彩的話,那麼買的人也會越多,如果一本書的差評太多的話,那麼就不會有更多的人去購買。雖然也包含了一些人惡意的評論,但是大部分的讀後感都是讀者真實的讀後感,這就好比我們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如果一個產品差評很多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想去購買了,如果一個產品好評比較多的話,那麼會有更多人想去購買。

很多消費者都會有一個從衆的心理。就是大家覺得好都買了,那我也去買,如果大家都說不好的話,那我也不去購買。網上的讀後感確實會存在對一部小說的最真實判斷,其實讀者可以自己去書店選購書,可以看一下大概的內容再選擇要不要購買。因爲讀後感只是個人觀點,每個人對小說的評價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小說內容好而已,有些人覺得小說內容一般,因爲每個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樣的,衆口難調。

就像這部文學作品《百年孤獨》,喜歡他的人覺得他是一部經典的文學鉅著,而不喜歡他的人覺得它太難懂了,完全不知道在講什麼,所以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在看《射鵰英雄傳》的時候,有的觀衆會覺得主人公是有是一個特別有正義感的人,但是有些人就會覺得主人公特別的懦弱無能,所以每個人對小說的判斷都是不一樣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部小說的好壞還是根據讀者個人的判斷而定。

【四】、會影響其他讀者的後期傳播。

讀後感有時候就相當於是讀者的口碑。如果讀後感好評比較多的話,那麼其他的人會繼續推薦給更多的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口碑的傳播。好的作品能快速的傳播,不好的作品也能快速的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