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菱選擇了林黛玉作爲老師,原因無非有兩點:一、黛玉的詩才不在寶釵之下,甚至更勝一籌。但是從香菱學詩這一情節來說,寶釵體內的“冷”佔了上風,似乎給人不近人情之感。

且說香菱進大觀園見過衆人之後,自己便往瀟湘館中來。前日寶釵說她得隴望蜀,勸她暫且將學詩放一放,但香菱心裏對這件事仍是念茲在茲。

香菱選擇了林黛玉作爲老師,原因無非有兩點:一、黛玉的詩才不在寶釵之下,甚至更勝一籌;二、就授道解惑這點而言,黛玉其實是要比寶釵更慷慨,更容易相處,也更能同情弱者。

寶釵從心裏並不看重作詩,只當作詩是閨房中的玩兒鬧罷了,她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勸黛玉時曾說道:“你我只該作些針黹紡織事纔是”。事實上,寶釵自己也是這麼奉行的。我們都知道寶釵很會做人,寬容大度。但是從香菱學詩這一情節來說,寶釵體內的“冷”佔了上風,似乎給人不近人情之感。

相反我們來看林黛玉。林黛玉一生愛作詩,常常通過寫詩來抒發自己不能在現實生活中表達的感情。長期寄人籬下,林黛玉的內心也是孤獨的,內心渴望有人來與她探討詩詞,更希望有人來請教自己,這樣一來,會有一些滿足感,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香菱是比黛玉身世更可憐的女孩,與林黛玉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達到情感共鳴,心心相惜。香菱並沒有因爲身處底層而放棄對生活中美好的追求。的確,“詩”不是生活必備的,它不像大米飯,是人賴以生存的條件。但是,懂詩的人,必定高貴。香菱之所以可以成爲金陵十二釵副冊第一位,正是因爲她對詩的追求,是“詩”給予了她相對其他丫鬟的高貴身份。

因此當香菱上門請教的時候,林黛玉一口答應:“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林黛玉雖然給人的印象是“孤高自詡,目無下塵”。但是她對於香菱學詩傾囊相授的做法,其實是她另一個性格中的側面反應:性格孤僻的女子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這樣的老師,又熱情,又耐心,講課也清楚瞭然!給學生以學習之趣。

學詩其實是一個女孩子提高自身修養的一種途徑。“詩意”可以說是對一個女子靈魂的高度讚美。黛玉比寶釵更加富有感情,更加可人,是因爲她把“詩”看作是自己的靈魂,成爲自己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寶釵很完美,但是她並不可愛。判詞中:“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才”和“德”顯然有了一個對比,這是兩人畢生的信念與追求,也是兩人身上反應出來最明顯的對立點。而香菱學詩這一情節又從側面反映出寶釵的“外熱內冷”和黛玉的“外冷內熱”,又是一個對比。

除此之外,寶釵從心裏認爲香菱是“呆”的,並且她認爲學詩是會導致香菱更加痛苦的一件事情。她是這麼說的:“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和他算帳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我們可以看出來寶釵對香菱的評價:“十足的呆“。寶釵是斷斷不肯收下這樣的徒弟的,她認爲學詩要講究天分,教香菱這樣的徒弟,很有可能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但是收穫不如預期。

可是林黛玉卻對香菱這樣說:“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人對香菱的評價截然相反。黛玉說香菱是聰明伶俐的,並且她給了香菱預期:不到一年。前面在香菱進入大觀園時,寶釵說要讓她在園中住上一年。如此看來,林黛玉是對這個徒弟很有把握的,並且也對自己的教學規劃十分有信心。

我們都知道“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的郭靖大俠。他的師父們江南七怪在大漠十年也沒能把郭靖教出個樣子,而這七位師父只是怪罪自己的徒兒天分極低,七師父韓小瑩更是爲此氣的掉眼淚。郭靖一生真正的轉折點是他遇到了洪七公。洪七公輕鬆地教了郭靖一個月左右,郭靖就從庸庸碌碌成長到一流高手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名師出高徒”。當好一個出色的師父,既要自身武功高強,也要懂得教育之法。

當然,寶釵和黛玉在詩詞方面的造詣都可以說出神入化,不分伯仲。但香菱捨近求遠的從師黛玉,倒像是黃蓉不鑽研自家桃花島的武功,反而求着洪七公來當自己的師父,就是因爲洪七公身上有那種“親和力”。林黛玉也是如此,她不論天資,也不論主僕地位,既然拜我爲師,我就教你,有教無類,我還要盡力教好你。有這樣的老師,其實是學生之幸。所以香菱學詩時,不去找自己的主子寶釵,而捨近求遠追隨黛玉學詩,這是書中合情合理的重要一筆。

作者:柳桐,夜雨燈窗品紅樓,紅樓一夢,終身難醒。我愛好《紅樓夢》。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我愛好詩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