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起甘肅的石窟,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其實在“羲皇故里”天水市,還有一座雖知名度不高、卻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石窟,它就是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城西南2.5公里文旗山上的大象山石窟,其石窟造像可遠溯至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據記載,大象山石窟最初命名時,並不是“象”字,而是佛像的“像”,這是因爲山中雕刻了一座巨大的佛祖釋迦牟尼坐像,自從大佛完工後,世人便一直沿稱“大像山”。

原標題:甘肅這座石窟 風光堪比莫高窟 罕見蓄鬚佛祖雙目神光竟千年不減!

說起甘肅的石窟,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其實在“羲皇故里”天水市,還有一座雖知名度不高、卻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石窟,它就是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城西南2.5公里文旗山上的大象山石窟,其石窟造像可遠溯至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大象山佔地面積約640畝,自山腳拾級而上至山頂,總長1.5公里。山上松檜叢生、花香滿地、亭臺樓閣依山而建,窟龕巍峨壯觀,是古絲綢之路上集石窟和古建築於一體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現已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重點名勝保護區。

據記載,大象山石窟最初命名時,並不是“象”字,而是佛像的“像”,這是因爲山中雕刻了一座巨大的佛祖釋迦牟尼坐像,自從大佛完工後,世人便一直沿稱“大像山”。近年來,人們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爲改成“大象山”意義更爲深遠,從此大像山正式被命名爲大象山。

與國內其它石窟不同的是,大象山石窟除了現存的22個窟龕,還有供僧人修行的禪窟,這在全國也十分罕見。其中開鑿於北魏時期的甘谷大佛,高23米,距地面200米,爲半圓雕石胎泥塑,造型渾厚雄偉,氣勢宏大,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有趣的是,儘管大佛腳下的通道只有一米多寬,但遊客無論從任何角度,觀看到的大佛都比例完美。

一千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解決視覺誤差,做到技巧與觀感的完善統一呢?經過專家學者的仔細觀察,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原來大佛的上嘴脣高出下脣許多,雙耳也比正常比例高出一倍多。此外,大佛的瞳仁是用一口黑釉大缸劈成兩半鑲嵌在眼眶裏,而且超出下眼瞼的位置,使得雙目炯炯有神,千年神光不減。

在甘谷縣當地還流傳着大佛蝌蚪狀短鬚的傳說,相傳清末有一外縣商人來甘谷,在渡渭河時不幸落水,命在旦夕之時他看見了山上的大佛,於是便祈求大佛,如若得救便爲大佛貼金。僥倖生還後,他請匠人爲大佛貼金,貼到最後發現金子不夠,於是就爲大佛畫上了鬍鬚。後經專家考證,大佛的蓄鬚造型其實是印度早期佛教犍陀羅的風格。

在深4.5米的圓拱形大窟頂部四周,還懸塑有飛天、捲雲、蓮葉等衆多栩栩如生的石刻造像,其中數只人首鳥身、振翅欲飛的妙音鳥,是我國最早借鑑古希臘神話有翼神祇形象特徵的石刻雕塑,堪稱西方裝飾性雕塑和中國寫意性雕塑完美結合的藝術鉅製。

大佛窟的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除大佛窟外的其餘22處石窟都遭到破壞,造像壁畫無一倖免。現在保留下來的建築也都是清光緒年以後重修。上圖中的雙明窟,又稱藥王洞,洞內17尊泥像爲1994年按原樣重塑。

清同治年間維修山上建築時,木匠利用剩下的邊角料修建了一座結構奇巧的魯班殿,屋頂爲八卦蓮花藻井,磚雕木雕刀法準確細膩,堪稱大象山上最精美的建築作品。如今,大象山下新修了公園和商業區,爲遊客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裏走走轉轉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