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文山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李鴻章
袁世凱
說起來,李鴻章算得上對袁世凱有知遇之恩。1882年朝鮮內亂,請求宗主國清朝幫忙平判。袁世凱隨吳長慶入朝,面對叛軍他身先士卒,在軍中嶄露頭角。吳長慶爲他向朝廷請功:“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爲奮勇”,給他記了首功。
吳長慶
袁世凱是吳長慶的部下,吳長慶又是李鴻章的老部下。李鴻章自然樂得提拔袁世凱,讓他以23歲的年齡,幫辦朝鮮軍務,常駐朝鮮,幫助朝鮮訓練新軍。
袁世凱也是不負所望,1884年朝鮮發生甲申政變,日軍企圖趁機脅持國王。朝鮮國王向清軍求救,袁世凱率軍擊退日軍,平息了政變。
袁世凱的出色表現,得到了李鴻章認可,遂保舉他爲“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成爲主政一方的三品大員。此時的袁世凱,正式成了李鴻章的嫡系。
王妃
甲午戰場前夕,袁世凱回到國內,李鴻章委任他辦理營務。辦理營務就是做後勤工作,袁世凱不想幹,於是四處託關係,最後求到了翁同龢的門下。
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老師,也是李鴻章的死敵。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慘敗於日本,也有翁同龢的責任。時任戶部尚書的翁同龢,不僅不給北洋水師撥款,還時時剋扣本就不多的海軍軍費。
對於袁世凱這麼沒節操的舉動,李鴻章大爲不滿,從此冷落袁世凱。年輕氣盛的袁世凱,乾脆自立門戶,抱上了榮?和恭親王的大腿,李鴻章也拿他沒有辦法。
到了甲午戰爭戰敗,又代表清政府簽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李鴻章失勢。聽到袁世凱在小站編練新軍,李鴻章不屑的說:“我是敗軍之將,等着袁大少爺練成新軍後,打一仗試試看”。袁世凱聽說之後,心裏很不是滋味。
李鴻章回到天津後,袁世凱跟本地官員一起進見。袁世凱向他彙報練兵事務,李鴻章沒有給他留面子,當着衆官員厲聲罵道:“小孩子懂得什麼練兵?又訂的什麼合同?我治兵數十年,現在尚不敢說有什麼把握。兵是這麼容易練的嗎?你僱幾個洋人,扛上幾桿洋槍,喊幾個洋口令,便算是西式軍隊了麼?”
袁世凱被罵得面紅耳赤,面對老上司,低着頭,一句話也不敢回。對失勢的李鴻章,袁世凱依然殷勤探望。李鴻章對其投靠自己政敵的前科,始終無法諒解。
有一次,袁世凱爲失勢的李鴻章獻計:“中堂大人您對朝廷忠心耿耿,現在朝廷卻只給個首輔的空名,太不公平了。不如暫時告老還鄉,等到朝廷遇到難事,就不得不請您出山了”。
“中堂再造元勳,功高汗馬。而現在朝廷待遇,如此涼薄,以首輔空名,隨班朝請,跡同旅寄,殊未免過於不合。不如暫時告歸,養望林下,俟朝廷一旦有事,聞鼓鼙而思將帥,不能不倚重老臣。屆時羽檄徵馳,安車就道。方足見老成聲價耳。”
李鴻章卻覺得,袁世凱是來給翁同龢當說客,勸自己告老還鄉,是另有企圖,把袁世凱一頓臭罵。袁世凱不敢反駁,只能向李鴻章賠罪。其實李鴻章還真是錯怪他了,日後袁世凱就是使用這招以退爲進,多次要挾清廷給官給權的。
袁世凱對李鴻章的知遇之恩,心裏還是很感激的。就算老領導不待見自己,袁世凱還是對李鴻章尊敬有加。日久見人心,李鴻章失勢的日子裏,看慣了太多的背叛和落井下石。也慢慢認識到,袁世凱做人雖然有些現實,但並不是個小人。
在臨去世的日子裏,李鴻章向朝廷大力舉薦了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二人終於和解。
———— / END / ————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