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與日本海軍戰於黃海大東溝,這是"甲午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鬥;由於北洋水師剛剛組建,裝備以及戰鬥力都不如日本海軍,最後被打得節節敗退;在次年威海一戰中,元氣大傷的北洋水師,困守劉公島一月之久,孤立無援最後全軍覆沒;其實當時清廷不僅有北洋水師,還有一隊南洋水師,爲何在北洋水師的生死存亡時刻,南洋水師不去救援,而選擇袖手旁觀呢?
黃海一戰頗爲慘烈,北洋水師遭受日軍重創,連"致遠號"艦長鄧世昌,都壯烈殉國;南洋水師之所以未去增援,首先是來不及,黃海一戰持續了僅五個多小時,而且日軍在戰前進行了細緻的部署,所用的戰艦均是靈活快速的新式戰艦;所以部署在福建、江浙一帶的南洋水師,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趕到黃海戰場,對於早有預謀的日本來說,早就算準了關鍵時刻北洋水師沒有援軍。
第二個原因是清廷希望南洋水師保存實力,以避開戰鬥保住軍艦;在近代史中清廷可謂是被列強"吊打",根本原因並不全是因爲自身實力弱小,而是清廷寄希望於國際社會,欲通過其他國家出手調停爭端;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於如狼似虎的西方列強,唯有全力一戰,才能保住尊嚴與主權;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雖然遭受重創,但依然有着一定的戰鬥力,但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躲在威海港,高掛"免戰牌",這讓日軍徹底取得了黃海的制海權;連清廷戰鬥力最強的北洋水師都避而不戰,更別指望南洋水師跋涉增援了。
第三個原因是比較複雜,首先要從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的誕生說起;海軍是一種極爲耗費軍費的軍種,能同時保持多支海軍戰鬥力的國家少之又少,清廷腐敗無能,組建一支海軍已經是極爲勉強,因此在清廷規劃組建海軍之時,就沒打算組建南洋水師;可清帝國的"掌門人"慈禧,擔憂李鴻章麾下的北洋水師一家獨大,決定再組建幾支海軍以互相制衡。
慈禧擴建海軍的主意,本來就不是爲了強大國防,所以各個艦隊的官員,也是互相爭奪資源,還沒等到打仗,自家已經互相視爲仇敵;北洋水師由李鴻章一手組建,而南洋水師的創始人,則是左宗棠與沈葆楨,李鴻章與左、沈二人之間也心有間隙;但是如果說南洋水師見北洋水師遭遇滅頂之災,故意袖手旁觀見死不救的話,恐怕有點誇張。
可畢竟兩支艦隊的積怨由來已久,因爲溝通不及時,導致貽誤戰機,最終慘劇發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由於前期溝通不及時,再加上日本海軍動作十分迅速,所以南洋水師根本來不及反應,北洋水師就已經戰敗撤退;有人認爲南洋水師雖然來不及增援,但是可以偷襲日本港口以"圍魏救趙",但這個機會也是稍縱即逝,日本海軍恐怕也早有防備。
在海戰結束後,李鴻章說北洋水師以一隅之力,對戰日本全國海軍,這句話可謂是道破了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除了日本海軍裝備優於北洋水師,並經過周密部署速戰速決外,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也是沒有幫手;但是縱是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合力,在戰鬥力上也遠遠不及日本海軍,所以南洋水師北上救援,恐怕也沒有好結果。
【參考資料:《中日甲午戰爭全史》,《南洋水師"見死不救"問題探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