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通證券則分析認爲,展望六月,爲了配合政府債券發行、推動實體融資利率持續下行、引導貨幣社融增速明顯高於去年,貨幣依然維持寬鬆。”王全月表示,而從長期來看,則需要構建多層次的銀行體系,同時繼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使金融機構有權利、有能力爲風險定價,最終實現其有動力服務實體經濟,是防止資金空轉較爲治本的方法。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儘管6月份的第一天,央行並未進行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OMO),但業界認爲,雖然月初資金面擾動較少,但壓力仍存;而本月資金利率中樞或也將繼續抬升。

機構普遍預期,6月份央行仍會出臺一系列的貨幣政策來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OMO操作、引導LPR利率下行、降準等組合拳,利率下行通道或將再次開啓。

而在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之下,有機構預計,M2和社融的增速也將進一步加快。但從中長期來看,各國央行疫情期間均大幅放水,我國廣義貨幣M2增速連續2個月大幅回升,需警惕下半年通脹風險的重新迴歸。

本月資金面及利率依然承壓

進入6月份的第一天,央行選擇暫停逆回購操作,原因是“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而從市場利率上看,相較於5月份的大幅上漲,今天市場利率也出現了普遍下行。

數據顯示,今日質押式回購利率普遍下降至1.7%以下,其中,DR001最新利率爲1.6224%,DP007利率爲1.6358%。而上週貨幣利率大幅上行,其中R001均值上行80bp至2%,R007均值上行56bp至2.05%。DR001均值上行80bp至1.93%,DR007均值上行55bp至1.97%。

不過,業內普遍認爲,6月份資金面及市場利率依然承壓。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表示,本週即將跨入6月,月初資金面擾動較少,壓力主要來自公開市場即將到期的6700億元逆回購。此外,隨着新一批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完畢,本週計劃發行金額暫時不大,放量發行暫告一段落,但上週發行的政府債券繳款有一部分將持續至6月1日,資金面衝擊或略有延續。央行仍有可能繼續開展逆回購操作予以呵護。

“從全月看,6月流動性壓力主要存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6月8日和19日分別將有5000億元和2400億元MLF到期,合計7400億元;二是6月末將存在季末考覈壓力,屆時資金面可能出現短暫緊張;三是財政赤字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和抗疫特別國債後續可能的發行需要流動性予以支持配合。”王靜文表示。

海通證券則分析認爲,展望六月,爲了配合政府債券發行、推動實體融資利率持續下行、引導貨幣社融增速明顯高於去年,貨幣依然維持寬鬆。

“但另一方面,貨幣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也存在三方面制約。”海通證券認爲,一是債市槓桿抬升,二是貨幣政策進入觀察期,三是市場利率持續低於政策利率早已隱含了降息預期。綜合而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防止資金空轉,在前期寬貨幣逐漸傳導至實體的過程中,6月資金利率中樞或繼續抬升。

6月仍存降息降準可能性

由於資金面及市場利率仍有壓力,業界普遍認爲,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方向明確,說央行“踩剎車”爲時過早。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5月中旬以來,市場開始擔憂貨幣政策“踩剎車”。5月22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但“踩剎車”顯然與政府報告精神不符,且與國內經濟形勢發展需要相悖。

“我們認爲貨幣政策還沒有到踩剎車的時候,貨幣政策還有一定的寬鬆空間,仍將針對後續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而相機抉擇。”連平認爲,未來一個時期,針對於國內經濟恢復和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銀行讓利實體經濟”要求明確,再疊加配合發行特別抗疫國債和地方專項債的融資需要;同時考慮到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時滯效應,政策在上半年實施可能較爲適宜,六月底前央行有可能再次降準50-100個基點,MLF也可能再次調低20個基點,帶動LPR報價同步下降。

建銀投資諮詢分析師王全月也認爲,人民銀行可能繼續維持市場流動性現狀,即不大水漫灌,也不收縮流動性,保持資金價格在正常水平平穩運行。同時鑑於6月是傳統社融增量大月,且地方債再融資需求較大,6月存在降準的可能性。

“前期因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人民銀行通過超常規的貨幣供給穩定金融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符合客觀需要。”王全月認爲,伴隨國內經濟進入修復期,人民銀行貨幣供給邊際收縮、維持流動性現狀,符合實體經濟築底反彈的客觀情況。

另外,地方債發行速度經過5月的“井噴”,新增地方債可能在6月出現回落。不過,王全月認爲,6月再融資地方債需求較5月超出2000億左右,人民銀行仍有動力通過降準補充長期流動性。而月內MLF到期大概率續作,以應對6月新增社融“大月”的傳統。OMO操作則需視市場每日流動性變化尤其是地方債發行速度而擇機靈活使用,確保資金價格平穩運行,以及MLF到期順滑續作。

此外,王全月表示,掣肘人民銀行引導利率下行的因素正在減弱。匯率方面,在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今日開盤價7.1180,較上週末明顯回落,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貶值的壓力短期內有所消退;同時,即將公佈的5月CPI回落速度可能較快,人民銀行有動力再次開啓引導利率下行的政策通道。

M2和社融加速上漲應預防空轉及通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實際上,今年上半年無論是M2還是社會融資規模已經出現了較高的增長。業內預計,M2和社融增速將進一步加快。

連平表示,年初以來債券融資放量增長,可能是隨着貨幣政策寬鬆趨勢明確,好企業債券融資成本明顯低於貸款融資,企業轉向債券融資的需求加強。然而,隨着好企業的債券融資逐步得到滿足,而資質較差企業發債依然不暢,債券發行市場兩極分化下融資增量會有所減弱。但信貸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考慮到去年下半年疊加今年年初的逆週期調控刺激效果可能在未來一個時期內逐步產生作用,預計5月M2增速繼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或可達11%-11.6%,中值爲11.3%,較4月小幅提升。”連平表示。

不過,在M2和社會融資增速加快的同時,業界呼籲防範通脹重燃以及資金空轉預期。

海通證券認爲,要警惕通脹預期重燃。海外疫情有所緩解,歐美各國計劃逐步重啓經濟,工業品價格或隨經濟好轉低位反彈。4月以來食品價格出現持續回落,對通脹的拉動不斷減弱,短期CPI或將逐月降低。而從中長期來看,各國央行疫情期間均大幅放水,我國廣義貨幣M2增速連續2個月大幅回升,需警惕下半年通脹風險的重新迴歸。

此外,王全月則表示,要防止資金空轉,短期看需要特殊的手段,而特殊的手段即是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並明顯降低費率”,通過解決無押品、未貸款、短期無力還款的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以及增加政府性增信的覆蓋面,可以有效鼓勵金融機構信貸投放,防止資金空轉。

“從中期來看,通過財政、行政等其他手段,形成政策合力幫扶企業渡過難關、走出困境,降低金融機構信貸投放風險,是中期防止資金空轉的方式。”王全月表示,而從長期來看,則需要構建多層次的銀行體系,同時繼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使金融機構有權利、有能力爲風險定價,最終實現其有動力服務實體經濟,是防止資金空轉較爲治本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