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身邊家醫”APP、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微信公衆號等方式,推送防控信息,開展網上健康諮詢與健康指導,引導居民出現健康問題時,第一時間到社區衛生機構就診。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4800餘個家庭醫生團隊實施網格化防控管理,實現家醫團隊與村(居)委會疫情防控工作無縫對接,在轄區統籌協調下,出色執行社區防控任務。

本報北京6月1日電 (孫晨彭)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日前發佈“致全市家庭醫生一封信”,舉辦“致敬 北京社區衛生人”、家庭醫生講述抗疫故事、發放《“戰疫有我 社區衛生人在行動”徵文集》等線上線下活動,展現家庭醫生主動作爲、共克時艱、爲居民健康保駕護航的精神風貌,以慶祝第十個“世界家庭醫生日”。

在抗擊疫情的背景下,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攜手家醫,同心抗疫”。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4800餘個家庭醫生團隊實施網格化防控管理,實現家醫團隊與村(居)委會疫情防控工作無縫對接,在轄區統籌協調下,出色執行社區防控任務。

一是發揮好疫情防控“探頭”作用。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做好患者預檢分診、發熱篩查、人員登記及轉診跟蹤管理,對就診患者進行體溫檢測,排查流行病學史。

二是執行好社區防控篩查任務。以家庭醫生爲代表的基層醫務人員與街鄉、村居工作人員一道,在路口、關卡等檢查站點值守,嚴防疫情輸入。

三是細化好重點人員管控措施。對密切接觸者、高風險人員、來返京人員,隔離人員和治癒出院人員,進行健康隨訪和健康監測,充分發揮智慧家醫作用進行健康指導、心理疏導。

四是開展好復產復工指導監督。對轄區集體單位、樓宇等復工復產單位開展防控培訓和指導監督,對中小學、幼兒園相關人員進行消毒和防護知識培訓。累計對2.84萬個單位進行指導和培訓,出動醫務人員8.54萬人次。

五是提供好籤約居民“服務”保障。家醫團隊主動公示電話,接受居民健康諮詢;通過“身邊家醫”APP、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微信公衆號等方式,推送防控信息,開展網上健康諮詢與健康指導,引導居民出現健康問題時,第一時間到社區衛生機構就診。累計向居民推送各種信息2895.8萬條。

六是落實好便民惠民“防控”舉措。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診,做到了服務連續、不間斷,方便居民就醫取藥。做好長期處方服務和“送藥上門”服務,降低往返醫療機構感染風險。持續做好養老機構、社區託養機構、家庭病牀等上門巡診,爲老年人用藥和常見病診療提供便利,累計提供出診服務18.2萬人次。

截至4月底,北京市家庭醫生簽約居民751.3萬人,總簽約率34.9%。2019年,北京市統計局調查顯示,89.9%的被訪者對簽約服務表示總體滿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得到居民的廣泛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