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平南縣委書記周仕志,縣委常委、副縣長蒙曉明走進快手直播間,化身“主播”,推介、銷售平南縣特色農產品。傾力代言 唱山歌、講故事,直播間裏,平南縣委常委、副縣長蒙曉明(左二)不遺餘力地推薦着平南縣的特色農產品。

傾力代言 唱山歌、講故事,直播間裏,平南縣委常委、副縣長蒙曉明(左二)不遺餘力地推薦着平南縣的特色農產品。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記者 郭煦

“直播帶貨之所以吸睛,離不開互聯網時代的新鮮感,其作用在於打開銷路。但打開銷路不僅需要新方式,還需要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如何將“平南好貨”推廣到全國,平南縣委常委、副縣長蒙曉明有着清醒的認識。

最近,廣西貴港市平南縣的企業和農戶們經常可以在手機上看到縣委常委、副縣長蒙曉明的身影。

4月1日,平南縣縣委書記周仕志和蒙曉明一起走進快手直播間,爲平南縣特色農產品代言。直播現場,蒙曉明金句不斷,還即興唱起牛歌戲。

4月15日,快手“百城縣長直播助力”廣西專場正式收官。直播間裏,蒙曉明用當地特產製作成“水果項鍊”,直播間內熱鬧非凡。

4月26日,蒙曉明再次上陣,來到淘寶直播間直播帶貨,兩個多小時成交量7000餘單,銷售額25萬元。

網絡傳播的“短平快”彌補了傳統營銷的短板,蒙曉明表示,希望以副縣長的身份多渠道助農,發揮公信力“帶飛”農產品營銷,繼續做平南縣的農產品代言人。

“我們的策劃團隊想了很多新穎的方案”

4月1日,平南縣委書記周仕志,縣委常委、副縣長蒙曉明走進快手直播間,化身“主播”,推介、銷售平南縣特色農產品。藉此,平南縣農產品得到更多的曝光量,全國網友都可以直接線上購買平南特產。

爲了這次代言,周仕志和蒙曉明使出渾身解數,在與網友的互動中,介紹了平南縣的地理位置、旅遊資源、特產、風土人情等。“縣委書記+副縣長”的豪華陣容代言,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極大關注,網友們紛紛點贊並下單購買。直播現場,蒙曉明金句不斷,完美完成從副縣長到“劉三姐”的角色轉換,還現場即興演唱牛歌戲,以各種形式講解和推介龍眼乾、紅薯幹、餘甘果等當地特色農產品。

蒙曉明告訴《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記者,這次直銷活動的初衷,就是擺脫原來傳統單一的銷售模式,直接在線上面對面地向網友做推薦,介紹當地產品的優勢並把其迅速地推向市場。當天,他們在快手直播期間共銷售農產品1000多件,線上觀看達到266.9萬人次,高峯時有6.5萬餘人同時在線,直播了兩個多小時,點贊數69.6萬。

4月15日,快手“百城縣長直播助力”廣西專場正式收官。三週內三場縣長直播,在快手端吸引了1296萬人觀看,收穫點贊158萬。其間,蒙曉明用當地特產製作成“水果項鍊”,讓直播間裏的氣氛格外熱烈。

4月26日,蒙曉明再次上陣,來到淘寶直播間直播帶貨,吸引了360萬人觀看,高峯時有20萬人同時在線,直播了兩個多小時,成交量7000餘單,銷售額約25萬元。

“爲了豐富直播內容,以多種形式推介平南特色農產品,我們的策劃團隊想了很多新穎的方案,以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蒙曉明說,從直播現場看,這些即興才藝表演確實引起了網友們的興趣,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評價,點贊不斷,從而提高了大家下單的熱情。

蒙曉明也在不斷琢磨互動的方式,“因爲快手的粉絲大部分是北方的,在與網友的互動中,有的網友問平南在哪裏,對我們推介的桂圓肉、大玉餘甘果比較陌生,我會向大家介紹平南的區位、優勢、風土人情以及產品的特點。直播帶貨對於政府官員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是與羣衆、網友拉近距離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直播帶貨讓百姓感覺領導很親民,很多網友在互動中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領導直播帶貨本身就是對產品的一種背書,網友會很信任領導推介的產品,所以下單的熱情也比較高。以上這些都與線下推銷有很大的不同”。

“傳統的銷售模式基本上是點對點的銷售,面對的是批發市場或中間商,產品到終端客戶手上價格會增加很多倍,而且在品牌推廣上效果不是很好,地方品牌知曉面不廣。現在網絡通信發達,特別是隨着5G網絡的推廣,直播帶貨將是一種趨勢,而且推動的作用非常明顯,通過直播帶貨,地方的農特產品直接面對全國消費者,價格上能給消費者很大實惠,更重要的是把平南的特產推向全國,讓更多的人瞭解平南,瞭解平南特產,是一種很好的品牌推廣方式。”蒙曉明表示,縣領導頻頻出鏡直播帶貨,加強了平南縣當地電商企業的線上店鋪流量轉化。

掛職縣長帶來營銷思維:把“平南好貨”推廣到全國

“賣出去啦!”平南縣明樂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令勇眉開眼笑,“300多萬斤大青棗,終於賣得差不多了。”

平南是農業大縣,傳統種植業發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縣滯銷雞鴨鵝100萬羽,大青棗、沃柑等水果約4萬噸。從正月初三開始,馮令勇就睡不着覺。丹竹鎮團結村屬於沙石富硒土質,種植出來的大青棗脆甜,市場一直叫好。沒想到今年碰上疫情,到處封村封路封市,合作社600多畝300多萬斤大青棗面臨滯銷。“種了20年大青棗,從來沒碰到過這種架勢。慌呀!”馮令勇說。

讓馮令勇沒想到的是,前不久,副縣長蒙曉明把雲集等3家電商帶到果園當“帶貨主播”。其中一天的直播,雲集電商平臺就銷售大青棗4萬斤。蒙曉明也成爲當地名副其實的“網紅”。

下一步,平南縣還將通過各大平臺流量窗口和衆多網紅達人的流量結合,推動電商與當地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把平南農產品進一步推介出去,助力本地農業產業發展再升級。蒙曉明表示,“我們商務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將出臺有效措施,鼓勵電商、社羣團長走進田頭,直接從田頭把農產品分揀、打包、冷鏈配送到消費者手上。同時與多個大電商平臺聯手,打造政府直播賬號,提高粉絲量,培養地方直播帶貨達人,不定期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形成直播帶貨長效機制,做好‘平南好貨’的品牌宣傳推廣。”

1975年7月出生的蒙曉明是廣西賓陽人,從廣西金融投資集團到平南掛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分管農產品品牌建設和推廣工作。

平南縣21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但是農產品品牌建設還沒有完成。平南盛產優質米、龍眼、肉桂、桑蠶、八角等優質農副產品,其中六陳肉桂、大新石硤龍眼等縣域特色農產品品質上乘,卻沒有形成特色農產品品牌,雖然銷量不錯,但不能解決利潤低的問題。

蒙曉明認爲,直播帶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善上述問題的。“從金融機構到地方政府,我的身份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但從事金融工作20多年,我的營銷思維始終沒有變,到平南政府工作後,我到哪裏都會宣傳平南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特產,希望更多的人瞭解平南。因爲出身企業,我在與農業企業交流時會有很多共鳴,能夠設身處地爲他們考慮,解決企業的困難,同時也會給他們很多企業發展的建議,所以大家都覺得我比較好相處,企業有什麼困難、問題,以及平南農業發展的好建議,都會向我提出來。對農業企業有較深的瞭解,加上我有做主播的氣場及營銷的技巧,這些爲我直播帶貨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除了銷售特產,蒙曉明也會在直播中向網友們介紹平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爲後期當地規劃發展旅遊業蓄力。

平南縣位於廣西東南部、西江上游,面積2988平方公里,北迴歸線穿境而過,土地肥沃,土地富硒含量高,物產豐富,盛產優質米、石硤龍眼、肉桂、茶葉、八角、蜜絲棗、柑橘等優質農產品。石硤龍眼、墨底龜、大玉餘甘果被農業農村部確認爲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平南縣古稱龔州,置縣已有1650多年曆史,有狀元故里之稱,文化底蘊豐厚,平南牛歌戲、大安鎮校水櫃習俗和平南三利小刀鍛制工藝、大安粵曲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曉明表示,今後的直播將會整合更多當地資源,實現多方位宣傳、多方位推廣。

生產銷售兩端發力,提升產業競爭力

經過兩年多時間對平南農業的深入調研,蒙曉明發現,目前品牌建設不完善的確是困擾平南農業農產品發展的大問題。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平南縣出臺了《平南縣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三年行動方案》,請專業的公司爲農產品創建品牌,爲每一個種類的農產品註冊商標,打造“平南好貨”公共品牌,促進種植上規模,貿易上檔次,產業上臺階。

去年,平南縣成功打造石硤龍眼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2個國家級和3個自治區級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將餘甘果、大青棗、荔枝、柑橘等優質農產品推向粵港澳市場。近年來,平南縣已成爲大灣區的副食品供應地之一。隨着南廣高鐵、貴梧高速公路的通車,平南縣已進入粵港澳2小時經濟圈範圍,大灣區“後花園”美譽越來越響亮。

蒙曉明表示,平南具備優越的區位優勢,非常看好平南未來的發展。目前平南21個鄉鎮已有近200個100畝以上產業基地,今年又提出打造7個萬畝特色產業基地:萬畝葛園、萬畝玉桂、萬畝藥物園、萬畝油茶、萬畝產業基地套種南瓜、萬畝紅薯、萬畝村莊果園。未來將以富硒米、特色水果(石硤龍眼、荔枝、大青棗、柑橘、餘甘果、黃皮、火龍果等)、蔬菜、茶葉、中草藥、漁牧、林下經濟和具有地方特色稀有品種爲重點,構建具備鎮域、村域特色的產業,打造平南縣特色水果、中草藥、蔬菜、漁牧8個超億產業。

“直播帶貨之所以吸睛,離不開互聯網時代的新鮮感,其作用在於打開銷路。但打開銷路不僅需要新方式,還需要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對此,蒙曉明有着清醒的認識。平南特色農產品在推動生產標準化、產業數字化、產地品牌化方面也在不斷轉型升級。主要抓手是發展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是選準一批特色產業。通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找準了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切入點,通過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和品牌化建設,培育壯大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導產業,以“品”帶業,以“業”致富。二是推廣一批綠色生態技術。三是推行標準化生產,開展“三品一標”認證。鼓勵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產品申報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等認證,加強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積極組織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推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產品,提高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提升平南縣特色農產品的供給質量。四是推動一批產業融合。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電子商務營銷,探索推廣“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及時對接供需,實現特色產品優質優價。圍繞主導產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包裝、運輸、商品化處理等相關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挖掘農業增收潛力。在發展特色產業基礎上,拓展休閒觀光、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推進農業與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提檔升級。五是創設一批扶持政策。制定出臺財政、稅收、管理、品牌、信貸、保險、評選、質量評價等配套政策。

標準化種植、專業化生產、品牌化塑造和一體化經營,在生產、銷售兩端改革發力,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也是“直播帶貨”成爲農產品銷售長期動力的基礎。“在生產端,我們因地制宜,選準主導產業,種植過程有專業技術指導,提升產品品質。在銷售端,我們將加強品牌建設宣傳推廣,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對冷鏈物流、電商平臺給予政策鼓勵。從以前單一的鼓勵種植,轉變爲種植、銷售兩端都有政策鼓勵,同時激勵種植和銷售,特別是通過激勵銷售反過來影響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蒙曉明說道。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于靖園對本文亦有貢獻)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5月下旬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