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芽菜包括黃豆芽、綠豆芽、小豆芽等,又稱如意菜。豆芽既可以做配菜,也可以單獨食用。

豆芽菜包括黃豆芽、綠豆芽、小豆芽等,又稱如意菜。食用豆芽源於宋朝,是中國的傳統菜餚。豆芽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營養價值很高,具有美顏預防腫瘤的作用。豆芽是冬季常見的一種菜,用豆芽製作的美味佳餚十分的可口。

現就黃豆芽及綠豆芽兩者,縷述其緣由及形態。黃豆芽又稱大豆黃卷、豆櫱鵝黃豆生、大豆芽。長可至十公分,芽瓣黃色、呈卵圓形、根鬚較粗。如以黑大豆製作,芽瓣則呈灰綠色,賣相略遜。綠豆芽又稱豆苗、玉髯、巧芽、豆芽菜,另有如意菜、雀菜、銀芽、銀條、銀針、銀苗、芽心等名目,加拿大人俗稱雜碎。如掐去其頭尾,北京人叫掐菜,山東人叫豆莛。一般長五至七公分,色澤瑩白,芽瓣淡綠色,亦呈卵圓形,有子葉微露,莖細,質地脆嫩。

其實,豆芽初載於東漢的《神農本草經》,列爲中品,本是黑大豆所制,並記有其性味、功效,足證應用已久。起先用於食療,據之可治風溼及膝痛。其後則用於道家養生及充素菜食用。到了宋、元之時,食豆芽已相當普遍,它更與筍、菌並列,號稱素食鮮味三霸。其時食豆芽菜,主要用於涼拌或卷食。時至明清,豆芽入饌,或羹或炒,開始講究配料。比方說,福建人極重視豌豆苗(今名豌豆嬰)。

而豆芽之類除人食籍外,據《茶餘客話》的說法,綠豆芽甚至與鱘鰉魚等列人太廟薦新之品,可謂奇談。此外,十八世紀時,華人將豆芽攜往歐美,彼邦人士於驚羨之餘,更將它與豆腐、醬和麪筋並列,尊之爲中國食品四大發明。到了二十世紀後期,豆芽頗受國際現代營養界矚目,一度在西方掀起“豆芽熱”被堂皇列人“健康食物”之林。原豆粒中蛋白質含量雖然比較高,但由於其中存在一種胰蛋白酶抑制素,使人們不能充分消化豆類蛋白,所以,它的營養價值的利用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通過培育豆芽,原有的有機營養物質消耗不多,而且這種胰蛋白酶抑制素絕大部分被破壞,使人體對其中蛋白質的消化吸。

此外,貴州的家常名菜“金鉤掛玉牌”,其製法甚易,先放豆芽,再放豆腐,只用清水煮,另用些鹽以保持豆腐之細嫩,不再下任何配料。如果想要滋味更爲濃郁,可加添排骨、三層肉、豬腳等同燉。此菜的靈魂在蘸料,可葷可素。其中,少不得餈粑辣椒(即糊辣椒,可用辣醬取代)、醬油、蔥花、蒜泥及薑末。葷的只是多加肉臊而已。今人喫法,不拘一格。亦可把芝麻醬、甜麪醬、西紅柿醬、胡椒粉、麻油、香椿或香菜等酌量調入蘸汁內,好進一步逗弄味蕾,來個味覺大探險。

豆芽既可以做配菜,也可以單獨食用。黃豆芽常作熱菜,可以炒、燒、氽、煮等,菜品也十分豐富。做湯時,加入一把豆芽菜,湯會十分的鮮。小仙女們,你們想要用豆芽做什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