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約的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軍用醫院船即各國特別並專用以救助、醫治並運送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而建造或裝備之船隻,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加以攻擊或拿捕,而應隨時予以尊重與保護,但須於使用前十日,將該船之名稱及其說明通知衝突各方。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具有遠海醫療救護能力的醫院船。

2017年,韓國MBC電視臺播出了一部電視劇《醫療船》。所謂“醫療船”,指的是一種爲小島提供醫療服務的船舶。這種船舶輾轉在醫療設施不足的海島村落裏,在給島民看病的同時,還爲感到孤獨無助的人們帶去溫暖與安慰。


在世界各國的軍隊裏,也有類似的醫院船。

醫院船是一種很古老的船舶。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艦隊裏,就出現了醫院船的影子。大約在公元前 450 年,古希臘雅典艦隊裏出現了一艘三桅戰船“治療號”(Therapeia),可應該是世界歷史裏第一艘醫院船。在羅馬帝國時代,則有一種被稱爲“免疫者號”(Immunes)的醫院船。

“治療號”和“免疫者號”醫院船,跟隨艦隊出征,治療生病的水兵或和槳手。

公元前5世紀,中國正處於春秋末期、戰國初期。那時候,中國的戰爭主要在陸地上進行,因此軍隊裏沒有這種專門的醫院船。

在歐洲,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後,醫院船逐漸發展成熟,成爲一支艦隊的標準裝備。大航海時代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海上強國在進行殖民擴張的時候,醫院船便是編隊裏的必備船隻。醫院船的佈局、裝備、醫療技術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程序等,也日趨完善。


1700年至1721年,俄國與瑞典爲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進行了一場爲期21年的戰爭,史稱“爲第二次北方戰爭”。在這場戰爭裏,俄國一共出動了10多艘醫院船。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當年6月,一支英國艦隊共40餘艘艦船和4000餘士兵抵達中國海面,這支艦隊裏就有醫院船。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打響。在這次戰爭中,英國使用了一艘“美女島”號醫院船。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比較符合醫學要求的醫院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裏,醫學船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挽救了大量傷病員的生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光是英國就先後改裝了100多艘醫院船,是使用醫院船最頻繁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戰的主戰場在太平洋戰場,因此美國成爲使用醫院船最頻發的國家。


醫院船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屬於人道主義救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1949年,世界各國在瑞士日內瓦簽訂了一份《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將對醫院船的保護寫入公約中。

公約的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軍用醫院船即各國特別並專用以救助、醫治並運送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而建造或裝備之船隻,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加以攻擊或拿捕,而應隨時予以尊重與保護,但須於使用前十日,將該船之名稱及其說明通知衝突各方。”這就意味着,在任何情況下,軍隊裏的醫院船都不得受到攻擊或拿捕。


第三十六條又規定:“醫院船上之宗教、醫務及醫院工作人員以及其船員,應受尊重及保護;不論船上有無傷者及病者,在醫院船上服務期間,不得被俘。”

《日內瓦公約》同時規定,醫院船的一切外表應爲白色,兩舷和甲板標有紅十字圖案,在醒目位置掛本國國旗和白底紅十字旗,以便識別。醫院船禁止攜帶武器,並且對於交戰中的落水者,不分國家和派別,必須無條件施救。

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具有遠海醫療救護能力的醫院船。美國有兩艘醫院船,即“舒適號”和“仁慈號”。只不過,這兩艘醫院船都是由大型油輪改建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