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優秀又英勇的人。在以前的舊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一直留存在人們的思想中,但是細回憶,古代的穆桂英冒着違反軍紀的嚴重性陣前掛帥,花木蘭爲了不讓年老的父親上戰場決定代替父親,女性用自己的優秀事蹟來向世人證明。

 ''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英雄不讓鬚眉,以前的封建思想對女性的蠶食肉眼可見,裹小腳、三從四德、男子可以納三妻四妾,但婦女卻要嚴守婦德。條條對待女性的不平等的''理所當然''讓那個時期的女子飽受摧殘。可能也是因爲在這種環境下,也纔會孕育出更優秀的女性。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這位偉大的女性便是邱一涵,在她的一生中,爲祖國做出了很多連男子看了都忍不住對她感到敬佩的貢獻。

 說到邱一涵對祖國所做的貢獻巨大,並不只是說說而已,邱一涵在部隊上所做的工作,部隊上的大家都看在眼裏,她也用自己的事蹟向別人證明了,女子雖本爲柔弱,但只要認真的做起事情來,相比起男子來說,是一點也不會遜色的。雖說在保衛祖國,爲國葬身的英烈英雄當中鮮有女子,但對於女子所做的貢獻並不能就這樣選擇性的無視掉或者是當作沒什麼

大不了的。杜甫曾經也說過:''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裏曾經與畫眉。''

邱一涵從小就生活在愛國情緒高漲的家庭氛圍中,在這種家庭下成長,多多少少也會受到家人們的影響。所以長大後的邱一涵也盼望着有一天能夠爲祖國做出自己的一番貢獻,能夠對養育了自己這麼多年的國家做出回報。一直有這種想法的邱一涵在19歲時,加入了青年團。在青年團裏好好奮鬥了三年之後,邱一涵終於如願的成爲了一名共產黨員。在成爲中國共產黨的這一歷程中,她跟隨着部隊也參加了不少的戰役,要說最爲苦難和出名的,那便是我們現在提到也會心生敬佩的萬里長征,想必長征的路程中充滿的艱辛與苦難。不用我多說,單單從文章中或歷史的記載中都可以體會到長征有多麼考驗人的意志力。

 長征對邱一涵的內心進行了千錘百煉。她熱愛國家熱愛家人的那顆心更加熾熱。在以後的幾年裏,邱一涵也遇見了自己命中註定的那個人,他的名字叫做袁國平。認準了人的邱一涵很快就跟袁國平結了婚。結婚後的兩人十分甜蜜,夫妻二人的默契協作、互相尊重讓部隊裏的大家都羨慕不已。邱一涵和袁國平也成爲了了部隊裏的模範夫妻。感情穩定的他們很快就擁有了愛情結晶,在結婚的一年後,他們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一名可愛的小女孩。但夫妻倆爲了更好的爲黨部工作,決定把女兒送到鄉下撫養。但沒有想到的是,女兒在鄉下卻因爲沒錢治病而不幸的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她還未好好看過的世界。失去孩子無疑對父母的傷害是最大的,哪個父母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父母能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就這樣離自己而去。

 說說邱一涵的丈夫袁國平,他的出色表現曾讓毛主席也對他讚不絕口。毛主席曾誇耀他的政治觀念十分牢固,工作經驗十分豐富。自己的獨立能力和執行命令的能力也是讓人沒的說。但事情總是會出現意外。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邱一涵和袁國平這夫妻倆被派到了軍部工作。夫妻倆在軍部工作認真、兢兢業業。只要按這種情勢下去,未來的大好前途正在等着他們的到來,但意外發生在了袁國平的身上,袁國平在一次上戰過程中英勇殉國了。

 失去了女兒的邱一涵又再次失去了丈夫,她已經變的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每當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回憶起自己以前和袁國平的種種。原先近在咫尺的愛人,如今陰陽兩隔,所能觸碰到的,只有一張沒有生命的照片而已。個人感情終究抵不過國家大事,邱一涵將鞠躬盡瘁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就這樣一月月一年年的工作,彷彿是想用工作來麻痹自己的神經似的,最後在工作中,邱一涵耗盡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時年49歲。在葬禮舉行的時候,她曾經的好友、戰友以及親人都來爲她送行,在這衆多人中還有三名上將爲她扶柩,往好的一面想,邱一涵也終於和自己多年未見的丈夫再次的''相見了''。

結語:

講述完邱一涵的故事,相信我們的內心都會產生動容。重男輕女的思想雖然是老思想了,但是在一些思想觀念落後的地方,這些觀念仍然存在。而今天年輕一代的我們,對於這種觀念應該摒棄,我們應該攜手建立和平社會,爲以後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引用資料:《木蘭詩》

《題木蘭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