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七月在磐安縣橫坑隧道時發生溴乙烷泄露事故後,兩家責任公司繳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及政府部門等相關單位應急救援費用共計440萬餘元。該車途徑磐安縣橫坑隧道時發生泄露事故,30噸溴乙烷分別進入大氣和當地水體,嚴重污染了當地大氣環境與水體生態,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共計148萬餘元。

深圳一家公司在網上銷售“年檢神器”,被杭州法院判決賠償大氣污染環境修復費用350萬元;去年七月在磐安縣橫坑隧道時發生溴乙烷泄露事故後,兩家責任公司繳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及政府部門等相關單位應急救援費用共計440萬餘元。

6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開化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環境資源公益訴訟在浙江的“成績單”和十大典型案例。

2018年以來,我省法院共審結環境資源公益訴訟339件,涵蓋大氣、水體、土壤、固廢、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環境要素,其中民事公益訴訟129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09件,行政公益訴訟1件。

網上銷售“年檢神器”被判賠350萬

兩年來,全省法院審理涉及大氣環境要素的公益訴訟案件共計25件,涉及汽車尾氣排放、廢棄物焚燒、建築施工揚塵等方面,督促工業企業和市場主體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有效淨化了空氣質量。

2016年11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起訴稱: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在網上商鋪銷售“年檢神器”系列產品,以弄虛作假的方式幫助尾氣不合格的車輛規避汽車尾氣年度檢測,使得原本尾氣超標的車輛得以矇混過關繼續上路,應承擔環境污染侵權責任。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6月作出一審裁判,認爲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行爲構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判決其向社會公衆道歉並賠償大氣污染環境修復費用350萬元,專用於大氣污染環境治理。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浙江法院認爲,該案有助於在網絡時代進一步拓清大氣污染責任,擴展了環境公益訴訟的類型。

隨意傾倒污泥被判刑並判賠454萬餘元

針對工業企業違法傾倒、違法排放造成的城鎮、農村水體污染,農村生活污水、家禽家畜養殖污染物違法排放等行爲,全省法院共計審理公益訴訟案件43件。

2015年以來,姚某某等八人以工業污泥處置中間商或承運者身份,聯繫、接洽四家被告污泥產生企業將污泥交由無處置資質及能力的下家處理。

期間,他們於夜間將污泥傾倒至紅旗塘河域,致使公私財產損失600萬餘元,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費用787萬餘元。

此外,姚某某還私刻4枚印章加蓋在合同及轉運聯單等處或予以備用。

嘉興市秀洲區人民法院認定姚某某構成污染環境罪與僞造公司、企業印章罪,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其餘七名被告人構成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至五年不等,並處罰金;同時,姚某某與四家被告企業需賠償爲消除污染而支付的清理、運輸、處置費用與生態損害賠償費用454萬餘元,此外,另案相關企業已先行賠付109萬餘元。

運輸途中泄露溴乙烷賠償440萬餘元

2019年7月,在未對車輛是否符合運輸條件進行覈查、也未提供產品性質報告書的情況下,山東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將30噸溴乙烷交由延川縣春旺實業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名下的掛重型半掛牽引車裝載運輸。

該車途徑磐安縣橫坑隧道時發生泄露事故,30噸溴乙烷分別進入大氣和當地水體,嚴重污染了當地大氣環境與水體生態,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共計148萬餘元。

此次突發事件導致事故點5公里範圍內2500餘人次緊急轉移,相關應急救援支出高達290餘萬元。

隨後,磐安縣檢察院對兩家公司提起公益訴訟。後兩家公司自願繳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及政府部門等相關單位應急救援費用共計440萬餘元。

通訊員 | 高媛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