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種炎症的症狀比較隱蔽,就像奶叔朋友一樣,根本想不到孩子發燒竟然是尿路感染。說到這兒,奶叔給寶爸寶媽們說一下,怎麼簡單判斷孩子有沒有尿路感染:。

現在這換季天,孩子偶爾感冒發燒正常。但奶叔的朋友最近很困惑:

娃發燒後感冒症狀沒加重,只是小便不太正常了。

朋友描述說孩子小便的時候會喊疼,還總覺得尿不盡。奶叔感覺不對催着朋友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果然和開始想的一樣,孩子得了「尿路感染」

很多寶媽們可能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剛生完寶寶時傷口疼不敢用力上廁所,就容易導致尿不盡,最後引發尿路感染。

其實,尿路感染不只是大人們的“專利”,小孩子身上也有可能發生。

今天,奶叔就來和大家詳細聊聊,怎麼幫助孩子預防尿路感染。

打跑尿路感染這個“妖怪”前,咱們先來認識下它。

尿路感染在兒童羣體裏比較常見,出現率僅次於呼吸道感染。

主要是因爲細菌“入侵”了尿道,引起不同部位的感染,比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這種炎症的症狀比較隱蔽,就像奶叔朋友一樣,根本想不到孩子發燒竟然是尿路感染。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很有可能耽誤孩子的治療。所以寶爸寶媽們要重視起來,別忽視孩子發出的異常“信號”

說到這兒,奶叔給寶爸寶媽們說一下,怎麼簡單判斷孩子有沒有尿路感染:

  • 小便時喊疼
  • 小便次數多,但每次量很少
  • 發燒
  • 已經學會上廁所,但突然開始頻繁尿溼褲子
  • 開始肚子疼,尤其是下腹部
  • 小便顏色渾濁或者有血

這裏奶叔需要提醒下,寶寶越小,症狀越不明顯。比如嬰兒時期可能只是嘔吐,或者煩躁哭鬧。

所以寶爸寶媽們要多細心觀察孩子,發現有不對勁的情況趕緊帶去醫院檢查。

估計很多家長要問了:

照顧娃已經非常小心了,咋還能出這種“幺蛾子”?

奶叔只能說養娃學問大呀!

孩子尿路感染有很多種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 生理因素

嬰幼兒的免疫力發育不完善、防禦能力差,容易引起感染。尤其是女孩的生殖器離肛門近,尿道也更短,所以更容易被細菌感染。

  • 尿布不及時更換

孩子不及時換尿布,尿道口會經常受到糞便的污染,加上嬰幼兒的泌尿系統發育不完善,各種病菌聚集在尿道口周圍,容易引起感染。

  • 先天不足

孩子尿路先天畸形,比如輸尿管、下尿道畸形等,都容易引發尿路感染。

  • 其他因素

母乳餵養缺乏的嬰幼兒抵抗力差,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另外如果嬰幼兒局部免疫功能、膀胱防禦機制比較弱也容易引發此類情況。

等寶寶出了症狀再緊急應對是下策,接下來奶叔和大家說說上策:

怎麼幫着寶寶預防尿路感染?

  • 勤換紙尿褲和貼身衣物

這點奶叔剛剛說到了。孩子長時間穿着包有排泄物的紙尿褲或衣服,裏面的細菌很容易“鑽”到生殖器裏引發感染。

所以寶爸寶媽們可別“偷懶”,勤給孩子換尿布、衣服。

對於已經戒了紙尿褲的寶寶們,要穿比較透氣的棉質內褲。這能讓小屁股保持乾爽,阻止細菌大量繁殖。

  • 及時給孩子擦屁股

孩子大小便後,家長們最好及時給擦屁股。正確的清潔方式是從前往後(先通過尿道口,再到肛門的位置),這樣細菌進入孩子生殖器的機會就少很多了。

那什麼時候讓孩子“自食其力”?( 戳鏈接看如何教寶寶自己擦屁股 )

  • 勤喝水

平時家長們督促寶寶多喝點水,這樣能夠起到沖洗尿道的作用,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當然瞭如果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除非醫生特別叮囑,家長是不需要給寶寶直接喝水的。

  • 重視尿路畸形症狀

這一點奶叔剛剛也提到了,一些孩子有先天性的尿道畸形,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當孩子突然沒緣由地發燒,採取措施後也沒有好轉跡象,奶叔就建議家長們立即帶孩子做尿常規檢查,儘快發現或排除尿路畸形。

只要寶爸寶媽們悉心護理,寶寶們尿路感染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就算寶寶真的患了尿路感染,家長們也別太心慌,按照醫生的指導操作即可。

奶粉們, 還知道其他關於寶寶“噓噓”的問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