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由於流域各方國的社會經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使得一些較大的國家有力量以武力兼併他國,開拓疆土。由此便出現了長期的爭城掠地戰爭。在戰爭中楚、吳、越等國將本地區的航運大規模地用於軍戰,並大造軍舟。
一、從楚、吳水戰,看楚國的造船實力
楚國利用本國日益發展的造船業和人民駕舟經驗豐富的優勢,在流域中最早組建起了一支攻伐敵國的強大舟師水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楚康王首次派出舟師在巢湖水域(今徽舒城一帶)攻伐吳國。此後楚平王又先後於公元前525年、前523年、前518年3次組織大規模的舟師攻打吳國和濮國。
在公元前525年的一次水戰中,吳、楚雙方都出動了大批戰艦,在長江下游今安徽裕溪口一帶江面上展開了激烈的決戰,結果吳國舟師戰敗。
楚國曾繳獲了吳國舟師統帥公子光乘坐的艅艎大艦。吳公子光及時組織一批勇士,化妝成楚人模樣,乘其不備,於夜間將艦奪回。在征伐濮國的水戰中,楚國的浩大艦隊,溯湘、資、沅、澧諸水進軍,一直打到了湖南中部。昭王繼位,楚國又先後於公元前508年和前504年兩次派遣水上勁旅伐吳。但是這兩次都出師不利。公元前504年吳太子終纍帥吳國艦隊,大敗楚國舟師,俘虜了楚國舟師將領潘子臣、小維子和大夫7人。從此,楚、吳舟師爭奪,暫告結束。
自楚康王十一年到楚昭王十二年的66年間,楚國6次派出大批戰艦向鄰國發動大規模的水上戰爭,這已充分地顯示了他們的造船實力。在楚與吳多次水上較量中,楚國勝多敗少,表明楚國的戰船已具有航速較高、性能較好、結構牢固、戰用裝置先進以及戰鬥能力強等優勢。他們建造的戰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舡”等多種類型。?伍子胥逃到吳國後,把這些戰船的建造方法及其水戰用途等經驗帶到了吳國。
?二、楚、吳戰爭促進了造船技術的發展
吳國是一個以舟立國的方國。吳國無論是在境內保衛本土,還是向外開拓地盤。都必須要有大量的舟船作爲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因此,隨着楚吳之間戰爭的進行,吳國也將本國的航運大規模地應用於戰爭並大力建造艦船。
吳王僚在位時建造的“艅艎”大艦,體形寬大,首尾高聳,是這一時期型制最大的水戰指揮艦。晉人葛洪稱讚它是水上航行的最好船隻。但在長江裕溪口戰役中,一度被楚國繳獲,也暴露了“艅艎”龐大難調,行動遲緩的弱點。闔閭掌政時期,在伍子胥的指導下,吳國也建造出“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舡”等戰船。
伍子胥還在總結水戰經驗的基礎上,創造了舟師用艦的水戰理論。他把“大翼”當作陸戰的重車,“小翼”用爲陸戰的輕車,“突冒”作爲陸戰的衝鋒車,“樓船”比用爲陸戰行樓車,把“橋舡”作陸戰的輕足驃騎來用。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吳國的各種戰艦揚其所長,充分地發揮了它們的戰鬥力,使吳國舟師很快地成爲能與楚國抗衡的水上強旅。
依靠這支精銳的舟師,闔閭時,吳軍曾一度攻入楚國的郢都。公元前485年,夫差又命徐承率舟師從海路攻齊。雖然被齊國擊敗,但吳國的舟師敢於從內河航向大海、他們的航運能力受到了檢驗。
?三、水戰促進了船隻的設計、製造與用途的發展
伍子胥在吳國發展了楚國的造船經驗,使吳國成了以善於建造戰艦而著稱的國家。吳國建造戰船的技術先進之處,在於他們能根據各種戰艦的不同用途,來設計其不同的大小、形制與長寬比例。
據《越絕書》等有關史籍所載:
“大翼廣一丈五尺二寸,長十文,可乘士卒九十多人;中翼廣ー丈三尺五寸,長九丈六尺;小翼廣ー丈二尺,長九丈”。
以這種長寬比例復原,三翼戰船的形體狹長,與“嵌錯銅壺”上描繪的戰船大致相符。這些戰船的航速都很高。
勾踐在位時,越國已經出現了規模較大的造船工廠和專門從事伐木與造船的工匠。公元前494年,勾踐敗給夫差以後,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強國大計。他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採取各種措施,振興國家。其間,他深感於越國水師力量薄弱,吸取失敗的教訓,決心大造戰船,加緊訓練舟師習流(水軍),以便實現滅吳復仇的大志。
操練水軍圖
勾踐爲了解決造船所需的大量木材,派出“樓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爲桴,故曰木客”。這裏的“木客”一名,既是伐本士卒的代稱,又指他們所開闢的伐木場地——木客山,在今紹興木柵。木客們將採伐的木材編成木排,隨錢塘江浮運到海邊。爲戰船的建造源源不斷地輸送優質木材。
當時越國的造船工場,設在距離今紹興市50裏外的海濱。越人在海灘上築起土堤,在堤內施工造船。船舶建造竣工後,便掘渠破堤通海,然後再順渠放船入水試航。這祥的造船施工場地,被後人稱作“船宮”。
《越絕書》中說:“舟室者,勾踐船宮也。去縣五十里”。勾踐還在離紹興40裏的海邊建築有停泊軍舟的“石塘”。又在今肖山縣境內的航塢山附近造有修船泊艦的“杭塢”。今浙江肖山縣、紹興市一帶的杭州灣海濱,有錢塘江和浙江入海。這裏暢通舟船,便於運輸木材,海灘寬闊,是條件優越的造船場地。越國的“樓船”、“戈船”都是在這裏建成下水的。恃仗着較大的造船能力,越國也締建起了一支善於水戰的舟師。在與吳國的水上角逐中,往往能出動戈船100多艘。
四、舟師戰艦的發展對舟船建造的促進與發展
春秋時期長江流域各國用於水上攻伐的戰船圖像,到戰國初年,被人們繪鑄在青銅器上保留下來。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鑲錯圖像銅壺”和河南汲縣發掘出的“水陸攻戰銅鑑”,以及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宴樂射獵銅壺”等,都形象逼真地繪畫着春秋時期的戰船圖形,並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激烈的水戰場面,嵌錯銅壺描繪的兩層甲戰船,上層載水戰士卒,揮戈射箭奮戰。下層居划船水手,奮力揮劃長槳,向敵船衝擊。這是春秋時常見的戰船。
這一時期,舟師水軍已成爲流域各大國顯示軍事實力的重要武裝力量。大型戰艦,往往被看作具有威懾力量的戰略裝備。因此,各國的先進造船技術,都必然地要在戰船的建造上表現出來。水戰的勝敗,也往往與各國航運事業的發展狀況及其所掌握的造船技術的先進程度有關。爲了戰爭的需要,有些先進的造船技藝首先就被用於軍舟的建造之中。
正如馬克思所說:“一般說來,軍隊在經濟的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規模運用機器也是在軍隊裏首先開始的”。由於舟戰的需要,造船技術進步較快,給民間舟船建造以積極的影響。軍事行動的急速性,鍛鍊了駕舟人員的本領。在危險環境中行船,使他們積累了不少的航駕經驗。對水上捷徑的追求,推動了人工運河的開鑿。軍舟集泊地的出現,又孕育了港口的錐形。這一切在客觀上又有助於水上航運事業的興起與進步。
主要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