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吃一两次自然就会觉得腻了,导致以后不愿意再吃妈妈做的饭菜。可是妈妈会担心大锅饭的营养不够均衡,添加的配料太多导致孩子的口味变重,或者孩子在学校吃的并非一顿饭那么简单,而是享受集体生活带来的快乐感。


自从被冠以母亲这个身份之后,很多本来是厨渣的妈妈都摇身一变,成为无所不能的“小厨娘”。

让孩子吃到无添加营养餐是妈妈所希望的,可是却发现孩子根本不给面子,有时候连碰都不碰一口,反而喜欢吃学校里的大锅饭。

可是妈妈会担心大锅饭的营养不够均衡,添加的配料太多导致孩子的口味变重,或者孩子在学校吃的并非一顿饭那么简单,而是享受集体生活带来的快乐感。

孩子为什么更热衷于吃学校里的“大锅饭”?

1、吃饭的时间段有限制

孩子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妈妈不会规定孩子在某个时间段吃完,也不会立一些吃饭的规矩。

比如:吃不完就要直接收走餐盘,而是担心孩子吃不饱,一直等到孩子吃完,或者他们不吃的话还直接追着孩子去喂饭。

孩子想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久,一切都顺从孩子的意思。

可是在学校吃饭是固定某一个时间段的,孩子吃饭的心理准备会加强,如果这个时间段吃不完,可能就会饿肚子。

所以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会更加专注,无形中也提高了孩子的食欲。

2、学校的饭菜款式更多

在家里妈妈有时候可能为了方便,随便做一些菜就作为孩子的餐食了,或者做一堆放冰箱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这样又解决孩子一顿的餐饮了。

孩子吃一两次自然就会觉得腻了,导致以后不愿意再吃妈妈做的饭菜。

可是在学校,为了可以刺激孩子的味蕾,会每天做不同的菜式去吸引孩子,不仅荤素搭配得很好,有时还会专门做些可爱的造型,提高孩子的食欲。

3、吃饭的氛围会更开心

小孩的世界是非常纯真的,如果有其他小伙伴的陪伴,会让他们更加享受吃饭的过程,而且身边的饭霸也会带动饭渣吃饭的效率。

有时候老师还会在吃饭的时候,跟大家做吃饭比拼的小游戏,比如谁吃饭吃得快就会获得一份奖励。

在这种竞争的小游戏氛围下,也会让孩子自觉地吃饭,并为了得到奖励而进入正常吃饭的状态。

相比在家里父母总是追着喂饭,学校的吃饭氛围更能激起孩子吃饭的乐趣,慢慢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吃饭,改变平时吃饭的坏习惯。

除此之外,导致孩子不爱吃饭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

1、喂的零食分量太多

一旦孩子哭闹,家长就会直接用零食堵住孩子的嘴,来让自己更省心。

有时候如果孩子不吃饭,担心他们饿肚子,也会给孩子吃零食。孩子的胃其实非常小,如果吃太多零食的话,就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不想吃饭了。

家长如果给孩子添加零食,一定要注意分量和时间段,千万不要在吃正餐的前一小时喂零食,不然孩子的胃已经被零食填满,根本不会再想吃饭了。

2、孩子的活动量太少

如果孩子一直都困在家里,只顾着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连出去散步都不愿意去,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活动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随之减少。

这样会直接影响对食物的消化程度。因为身体的食物还没有完全消化掉,自然对食物没有想吃的欲望。

3、身体缺乏微量元素

孩子如果一直处于厌食的状态,身体发育比同龄人差,家长就要优先考虑孩子身体是否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时地把孩子带到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尽早发现问题从而对症治疗。

4、孩子的饮食不规律

有时候孩子或者是饿过头导致不想吃饭,大多数的家庭因为工作繁忙,总是到孩子的吃饭点还没有做好饭。

错过了孩子正常的吃饭时间,搞乱了孩子的饮食规律,导致他们越来越抗拒吃饭。

孩子不爱吃家里的饭,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1、变换着饭菜的花样

孩子都是贪心厌旧的,对于经常吃的菜式他们会觉得没有新鲜感,所以不妨在菜式上入手,多换着花样去做给孩子吃,从而激发孩子的食欲。

2、选择较可爱的餐具

为了让孩子爱上妈妈做的饭,不仅从菜式上做一些改动,其实也需要注重餐具的选择。

可以选稍微可爱一点的餐具,或者让孩子自己挑他们喜欢的餐具,用自己的餐具装上美味的饭菜,孩子对于吃饭的期待感也会加强。

3、邀同伴到家里就餐

孩子喜欢在学校吃饭,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小伙伴的陪伴,家长可以邀请孩子的同伴来到家里吃饭。

在这种互相陪伴而且快乐的氛围下,不仅能培养孩子学会跟别人分享,还能改变孩子讨厌在家里就餐的状态。

相关文章